宋宝锁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
提要:起笔用十四个叠字,写了一个悲剧性的场面。秋寒晚风不只是自然风物,更是与词人对立的力量。大雁掠过,再添一戏剧性波澜,打开了词人回忆的意识流。词人望着繁盛黄菊,将回忆时间再次向前推。接下来,词人叙写自己对孤栖长夜的想象。词人不仅预想了长夜难捱的景象,还预想了长夜泪滴的情形。收尾用一反诘,将情感推向高潮,以问收束,“欲说还休”。
关键词:叙述;戏剧性;波澜;意识流;想象。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此词的叙述时间一直存有争议。一些学者主张将“晚来”改为“晓来”,如唐圭璋在其《读李清照词札记》中说:“此词上片既言‘晚来’,下片如何可言‘到黄昏’雨滴梧桐,前后言语重复,殊不可解。若作‘晓来’,自朝至暮,整日凝愁,文从字顺,豁然贯通。”但更多版本仍遵古籍。其实,古籍原版没有纰漏。“晚来”与“黄昏”虽同属戌时,但尚有两个小时的空间,铺叙皆可在此间进行,且这样内容更加紧凑。词中“晚来风急”与“到黄昏、点点滴滴”彼此呼应,先是急风酝酿,不久便细雨滴落,符合天气变化的逻辑。
此词应写在词人南方漂泊时期。靖康之难,北宋灭亡,词人随丈夫赵明诚渡江南逃,不久经历夫死家亡,只好孤身辗转流徙。国破、家亡、夫死的打击彻底改变了李清照的词风,她的笔下没有了当年那种清新雅致的笔触,而是变成了沉郁凄婉的词风。此词叙写词人对亡夫的深切思念以及孀居孤栖的悲凉景况,一字一泪,浓郁悲凉。
前人评此词,大多津津乐道于它的叠字句法。张端义《贵耳集》卷上说:“本朝非无能词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叠字者”,后“又使叠字,俱无斧凿痕”。明代茅映《词的》说:“这用十四叠字,后又四叠字,情景婉绝,真是绝唱。”但是只重叠字的“创意出奇”与“卓绝千古”,不免有买椟还珠的问题。此词成为绝唱,全在叙写跌宕,情感深挚,哀婉动人。
起笔用十四个叠字,写了一个悲剧性的场面。赵明诚业已离世,但在今天这个傍晚,词人意识出现了错觉:房间弥漫着温馨的气息,仿佛丈夫就在身旁。或许词人晚妆刚毕,想请丈夫一赏,便兴奋地呼唤。几次呼唤没有回应之后,词人便四处寻觅。词人找遍内室、书房,房间皆冷冷清清。这时词人才忽然清醒,意识到丈夫业已永诀,于是孤居的凄惨、失夫的忧伤袭上心头。这个悲剧性的场景是丈夫尚未走出词人生活的心理现实,是词人真实生活的记述,读来令人潸然泪下。
十四叠字,一分为三,前后逻辑十分严谨。词人“寻觅”的结果是闺内的“冷清”,闺内的“冷清”又引发了“惨戚”的心境。唐圭璋《唐宋词简释》评说:“起下十四字叠字,总言心情之悲伤。中心无定,如有所失,故曰‘寻寻觅觅’。”他将起笔十四叠字视为全词的总说,未免有些粗疏,将“寻寻觅觅”视为恍惚有失的心理状态也很勉强。“寻觅”是词人举止,原因在于词人对亡夫的深情。汤显祖在《牡丹亭记题词》中说:“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赵明诚在李清照幻觉中复生,正是李清照“一往而深”的写照。傅庚生在《中国文学欣赏举隅》中解释说:“良人既已行矣,而心似有未信其即去者,用以“寻寻”。寻寻之未见也,而心似仍有未信其便去者,用又“觅觅”;觅者,寻而又细察之也。觅觅之终未有得,是良人真个去矣。”这个解释很是地道。
起笔陡生波澜,承笔又添波澜。词人伤夫之痛难遣,自然需要酒力消痛,可是秋寒晚风却趁机肆虐,似乎与词人为敌,有意消解酒力,存留词人痛苦。
这四句将秋晚寒风拟人化,为错觉生悲的情节添了一个波澜,将词人悲情引向深入。“最难将息”间接反映了词人身体的衰弱,又侧面突出了节侯“乍暖还寒”的特点。有如此节侯,急来的晚风定然又暖变寒,寒意逼人,“三杯两盏淡酒”怎能敌过?这里的秋晚寒风不只是自然风物,更是与词人对立的强大力量,不仅具有拟人化的特点,更是一个被戏剧化了的角色。
“雁过”三句,再添一戏剧性波澜。正当词人伤心之时,大雁掠过天空,又撩起词人对昔日独守闺房的回忆,本就悲痛难抑的心境变得更加不可遏止。词人曾写《一剪梅》,其中有:“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当时,词人在青州家中守闺,夫君在莱州为官,词人盼望音信,思夫情切,竟产生了雁足回书、幸福捧读的遐想。可是今日不同,夫君已逝,仰望大雁,再无昔日甜美的相思、团圆的希冀,只有丧家失夫的沉痛、孀居的凄凉。这三句以“雁”为回忆的诱发物,打开了词人回忆的意识流,使词人陷入回望幸福过去的自我折磨。
词的过片直承上片的意识流,写词人望菊思昔的心理。“堆积”,应指花团紧簇。秋菊不会凋零,都是枯在枝头。“憔悴”指词人因伤心而面容消瘦。“谁”,指丈夫赵明诚。“满地”三句写了这样一番景象:词人透过窗子,望着园中堆堆簇簇的黄菊,脑海浮现出当年丈夫为她摘菊簪戴的恩爱时光,可如今夫君离世,物是人非,怎么可能还会有人为憔悴的她摘菊簪花呢?词人沿着大雁撩起的思旧脉络,将时间向前推进至夫妻一起赏菊、吟诗、读书、品鉴金石的阶段,表现出词人沉浸昔日幸福、感伤今日孤苦的复杂心理。有人认为这三句明写菊花凋零憔悴,再也无人摘取,暗喻岁月流逝,人已衰老、憔悴。将此三句与词人晚年对照,孤立地解释有其合理性,若置于前后语境,这样解释阻断了行文意脉。
接下来,词人叙写自己对孤栖长夜的想象。词人守着窗儿,望着远方,首先想到的是:今夜的每分每秒都将痛苦难熬。词人“怎生得黑?”黑夜中的词人会怎样呢?曹丕《寡妇诗》有句:“守长夜兮思君,魂一夕兮九乖。”词人也应也必然如此吧。词人不仅预想了长夜难捱的景象,还预想了长夜泪滴的情形。“梧桐”两句,化用了温庭筠《更漏子》中的语句:“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最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但《更漏子》写的是闺妇思念丈夫远游,而此词却是清照哀悼亡夫。《更漏子》是实写秋雨梧桐,此词不仅是实写,也用为比喻。词人想象自己今夜,泪水将就如眼前的梧桐滴雨,会点点滴滴地滴到天明。
收尾用一反诘,将情感推向高潮。“这次第”,指全文叙写的情状。“怎一个愁字了得”,言外之意,词人内心含有无限愁痛,无法以一“愁”字淋漓说尽。“愁”是一种心理情绪,无形无状,无法直接描摹。诗人写愁,多用比喻,将无形的情感有形化,增强情感的可感性,如秦观《江城子》有:“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李煜《虞美人》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词人之愁,深重的程度可与两人比肩,但是表达独辟蹊径。易安以问收束,妙在戛然而止,“欲说还休”,留有余味。
解读短词,不可读断意脉,必须“瞻前顾后”,前后勾连,方明文理旨趣。此词叙写情事,环环相扣,波澜迭起,悲情累加,读来撼人心魄,肠断心碎。朱靖华在《李清照词鉴赏》中对此词赏评:此词“进行了‘滚雪球’般的推进描写。女主人公的主观情感和心理活动的每一个波澜起伏,全与客观景物的更迭发生密切的配合,一句扣紧一句,一事沾连一事”,“把愁绪愈积愈浓、愈结愈大,最后达到难以遏制的地步。”
参考文献
[1]傅庚生《中国文学欣赏举隅》[M],北京出版社,2003年1月版
[2]朱靖华《李清照词鉴赏》[M],齐鲁书社,1986年4月版
[3]唐圭璋《读李清照词札记》[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第二期
[3]唐圭璋《唐宋词简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2010年04月版
[5]吴熊和《唐宋词通论》[M],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03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