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恒
柳州市柳江实验高中 ,广西柳州545100
摘要:传统教学模式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以教师作为课堂活动的主体,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内容,这样的教学活动模式会压抑高中生进行信息技术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并且降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性思维。因此,将STEM教学思维延伸到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来,在保证学生对于学习知识的热情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促进学生发展。
关键词:STEM教育理念;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新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在人的教育中应该保证一定的信息技术的基础,这样能够让人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也就是说信息技术在教育中是占有一定地位的。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信息技术课堂不应该局限在单一的知识传授,而是把培养学生信息意识作为课程重点,为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进行信息技术教学。STEM教育理念在信息技术课堂的广泛应用能够满足新课改的要求,因此本文旨在阐述STEM教育理念的特征进而提出在高中信息课堂教学中的策略和建议。
一、STEM教育理念的重要性
(一)STEM教育理念的情境特性
STEM教育理念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实践应用中,学生需要体会教师为其创建的相关知识场景,保证STEM教育里的情景化特征的实现[1]。同时,也因为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情境的合理运用,在保证学生理解领悟教学知识的基础上,能提高学生对于高中信息技术知识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最终达到学生能够在生活实践中灵活运用课堂上获取的新知识和能力。
(二)STEM教育理念的实操性
STEM教育理念是综合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综合门类的交叉教育,它并不是这四门科目的简单叠加,而是在对四门科目的综合融合构建的有机整体。所以这就要求学生在STEM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进行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活动时,不仅仅要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同时要拥有动手实操的能力,这样才能保证课堂知识的通汇贯通和在不同科目内进行知识迁移的能力,最终让学生掌握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三)STEM教育理念的跨学科性
正如上文中提高的,STEM并不是学科概念的简单累加,而是要求知识在学科中进行灵活应用的能力。在STEM教育理念下进行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活动,有助于学生培养创新型思维和形成系统的知识构体系,最后能够提升学生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如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运用STEM教育理念
(一)创设合理有趣的情境
只有学生感兴趣的知识才是学生学得好的知识,反过来,想要学生把知识学好就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STEM教育理念中,要求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一定要亲自体验,然后获得成就感,通过自身对于技术的实际使用体验,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同时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弱项和不足[3]。所以,教师在进行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活动中时,要创设合理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自我操作,自我体验。
比如说在进行《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基础》中第三章第二课《信息的集成与交流--建站规划》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优先展示不同类别的网站,并且对于网站类目进行详细阐释:腾讯网是集合新闻财经汽车等多项类目的综合类门户网站,而雷竞技是集合游戏内部资讯游戏发售新闻和游戏比赛通知等多项类目的游戏主题网站。然后进行对于高中学生的引导:如果你要建设一个网站,那么你的网站都可以实现哪些功能,为什么建立这种网站?给学生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最终在进行建站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建站的相关技术,这样既可以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技术操作能力,保证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高效开展。
(二)鼓励学生合作探究,自主解决问题
一个人的思考知识一座孤岛,思维碰撞的火花才是发现新大陆的根本原因。在STEM教育理念中,协作性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特征,经过团队协作,往往能够发挥出超出教师预料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时,应该鼓励学生合作探究,自我解决问题,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也能够增强班级凝聚力,同时促进学生学习知识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水平。
比如在进行《信息技术与社会》这一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第一组的学生讨论网上生活的优点,第二组进行网上生活的缺点的讨论,第三组学生讨论进行网上生活时的所需要的媒介,第四组学生讨论网上生活的方式都有哪些。经过学生的合作讨论,也许学生给出的答案会和书中知识不尽相同,但是由于教材往往具有滞后性,学生讨论的答案会更接近生活实际。这样通过不同小组的展示,能够让学生在充分发挥能力以后认识到网上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对知识有更加完整的印象,这样保证学生能够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理解和深入思考。
(三)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在STEM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学生不可能进行单一科目的知识性学习就可以对高中信息技术进行很好地掌握[4]。也就是说传统概念下的单科教学使学生在进行知识的灵活应用上缺乏相互协调和横向联系,知识在学生的脑海中时分离的分散的。所以在进行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应该主动设计教学内容,保证各个科目之间的联系,同时也要保证知识和真实世界具体问题的联系。
比如在进行《信息的集成与交流--动态网页》这一课堂活动的过程中,由于要对网页进行编码,所以要保证学生的数学水平能够使用相应的编码,同时由于在对网页进行编码时要会使用HTML编辑器,这就要求学生要掌握一定的技术能力,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活动中既要保证学生会使用工具,也要保证学生对于计算机语言的掌握。这样学生才能在课堂上真正的建设属于自己的网页。
结束语
STEM教育理念是希望培养能够灵活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生活中实践问题的复合型人才,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远远达不到标准,但是高中是培养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创新能力和开发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潜力的黄金时期,所以希望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工具和资源充足的情况下,尽可能对学生进行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杨浩杰.以STEM教育理念为载体构建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新模式[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15):88-90.
[2]黄丹.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探究[J].东西南北:教育,2020(10):150-150.
[3]唐棣、陈凌、冯正午.基于STEM理念的高中数字化实验项目式教学研究[J].科技风,2020,No.426(22):68-68.
[4]曾庆华.STEM教育理念下的机器人课程教学模式探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9,20(12):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