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贤杰
贵州省黔西南州望谟县石屯镇学校,贵州黔西南5523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与推广,在小学阶段开展数学教学时,课堂教学任务和目标早已经不是之前的教授知识和技能,而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通过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既可以较好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也能针对性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继而较好地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是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标准中明确指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将学生作为教学核心。这与之前传统教学相比从本质层面存在相应差别,之前传统课堂教学一直都以教师为主要核心和主导,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只处于被动接收知识为主,并以一直以消极的态度被动地进行学习。因长时间应用此方式,不仅不利于学生主体性和独立性之间建立较好的连接,时间久了学生也只会变为接收知识的容器,无法进行独立学习。而新课程标准中对于课堂实际教学方面提出,既要注重凸显学生课堂主体地位,还要以学生为教育教学出发起点。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课堂中,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和保持乐观积极态度积累经验,这样才能将学生转变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真正成为一个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一、巧用游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参与学习兴趣
乌申斯基说过:没有兴趣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学习属于强制性学习,会将学生探究真理的欲望扼杀在摇篮里。兴趣是激活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动力源泉,也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探究思考的主要依托[1]。可以说如果学生不具备较好地学习兴趣,学生将会成为知识的接收者,一直以被动的方式进行学习数学知识。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将之前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变,尊重学生学习需求和教学技巧、方法等,巧用游戏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较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因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小,对于游戏的兴趣仍然比较高。因此,在实际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游戏机制,可以将玩和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充分落实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使小学生可以在学中玩、玩中学,继而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展开深入探究和分析。比如,在学习“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这部分知识,如果教师应用之前的教学方法,根据教材提纲进行新知讲解,学生学习兴趣自然不会很高。基于此,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设置师生互动沟通实践活动,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列数字。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判断是否可以被3整除,经过几轮游戏过后,学生会发现在自己计算过程中对于一些比较大的数字时,会因计算时间影响判断效率,甚至有时还会出现计算错误的情况。而教师为什么可以快而准的进行判断?此时,教师就可合理把握学生的好奇心,进行讲解新知识。教师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引导教学,不仅可以较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也能进一步增强学生探究分析的动机,继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二、精心设置数学问题,激活学生独立创新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可见疑问是开拓学生思维能力、智慧的重要起点,同时也打开学生创新之门的密钥[2]。
在小学阶段要想切实地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进行培养,教师就需要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应用提问的方式,来较好的激发学生探究动机,以及启迪学生的数学智慧思维能力。另外,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还要注意问题的探究性和启发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增强学生自身问题意识,在激发学生思维的同时也能促进其对问题进行展开自主探究分析。
针对小学阶段学生教师可设置启发性比较强的问题,积极引导学生对问题产生较好的探究积极性。因小学生正式初级认知阶段,而数学知识中的知识点有过于深奥难懂,学生并不能通过自主探究分析就可完成教学任务。如果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因切入点或理解存在偏差,对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方面会起到相应影响。因此,教师可在学生困惑时期,选择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来进行引导教学,使学生从全新的角度为出发点对数学知识和问题进行探究分析。学生可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形象到抽象深入地理解这些深奥难懂的知识点,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的方式了解整个知识形成过程,使自己真正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这样的方法,即可以较好的激发学生参与意识,也能对学生实施恰当合理的独立思考培养和引导。
三、联系日常实际生活,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因数学这门学科与日常实际生活存在紧密联系,其实这也是数学学科显著的特征。在小学阶段开展数学教学过程中,只有将日常实际生活融入数学课堂中,才能真正凸显数学学科的生命活力,让学生从知识产生的根源为起点进行探索分析。这样不仅有益于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对于开发学生智力、激发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等方面都可起到积极促进作用[3]。为此,教师应当将之前传统提纲式教学方法进行摒弃,而将学生作为数学教学开展的起点,将日常实际生活经验与教习内容进行有效结合,为学生拓宽学习视野和生活数学素材。同时,这也有助于较好的增进学生与学科之间的紧密联系,引导学生通过调动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思考。
比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这部分知识时,教师改变之前传统灌输式讲解新知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可先测量家中装冰箱家用电器盒子的实际面积,经过学生观察和思考后,学生可深刻领悟无论是长方体或正方体面积求和都是需要将六个面总合而得出的。然后,教师还可引导学生自己制作一个长方体模型,通过引导学生测量和思考的方法,既可以丰富学生实践经验,也能使学生通过亲自测量和动手总结方法。上述此方式既可以较好地体现数学与日常实际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性,通过学生自主实践探究在掌握知识和积累经验的同时,也能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进行增强。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是学生可以学好数学的关键。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凸显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教师则要转变身份做好组织者和引导者。只有在师生共同合作、努力后,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也是在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奠定前提和基础。此外,教师也需要不断对自身教学能力、教学观念、自身素质等进行创新,积极发现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黄宏.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J]. 小学生:教学实践, 2019, 000(010):P.79-79.
[2]杨文娟. 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J]. 科普童话, 2019, 000(026):P.52-52.
[3]蒋佳燕.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J]. 数学大世界:小学三四年级辅导版, 2020, 000(001):P.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