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立德树人谈谈如何构建小学高效道法课堂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10期   作者:邹俊
[导读]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邹俊

        广州市南沙区南沙小学  511400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就是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具有中华文化底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国际视野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创新教学手段,引入多样化资源成为教师的首要任务。在实际情况中,教师应该利用道德与法治课程来落实立德树人工作,让小学生得到全面的、长远的多元发展。本文基于立德树人来谈谈如何构建小学高效道法课堂。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小学教育;策略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离不开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普及,因此,小学基础教育中应该重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性,这是基础教育改革与社会的需要,也是人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中所必须接受的优质教育。近年来,我国强调在素质教育、学科教育过程中深入落实立德树人原则,并基于此原则构建一个高效的课堂,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融合立德树人理念符合现代教育发展趋势,是全面提高教育水平的重要环节。
一、坚持立德树人原则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
(一)主体性和主动性
        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落实立德树人工作?首先教师应该明确课程的主体性与主动性。学生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主体,任何理念都应该围绕学生来落实和发展,教师应该让学生接受良好的德育教育,同时自身也应该有立德树人的责任与使命感。其次,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只有提高学生的主动性,才能引导其理解知识,并做到融会贯通。
(二)主导性和开放性
        为了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理念,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创新教育资源在课堂中的主导性和开放性。同时,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只有具有创新创造精神的课堂才能真正引领学生全面发展[1]。
(三)针对性和灵活性
        立德树人理念的落实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道德与行为习惯,更是为了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好具有针对性与灵活性的课堂活动设计,对不同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引导方法和教育方式,为学生认识道德与法治知识,提高综合素养提供条件。


(四)实践性和激励性
        从思想道德出发,培养全面型人才,这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思想,因此教师应该基于立德树人理念来开发教学新形式以提高课堂实践性和激励性,最终达到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目的。
二、基于立德树人原则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
    每一个教师在成为教师前的训练过程中应该立德,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更要立德。先立德,再树人,如在树人的过程中有不足,还是要重新回到立德角度进行反思,在实际情况中,立德树人既是立教师之德树教师之人,又是立学生之德树学生之人。
(一)开发全新资源
      为了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原则,让学生从心底里真正认可道德与法治理念,教师应该开发和利用全新资源,如生活德育资源、社会德育资源等等。生活中的德育资源是学生熟悉的事物,学生在接触这些德育资源的时候往往会有自己判断,这时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就可以让他们茅塞顿开,对一些复杂的事物提高认知[2]。对于社会上的一些德育资源,小学生的判断能力还比较弱,这时,教师就应该通过帮助学生理解课本上的道德与法治知识来让学生对社会上一些真实事件进行分析判断。
(二)创新教学手段
     教师可以通过创新教学手段来构建一个高效的道德与法治课堂,进而让立德树人教育作用更加凸显。在实际情况中,教师可以采取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等,通过这些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生动形象的“德育知识”。例如,在讲解《我很诚实》这一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排演小剧场来帮助学生理解“诚实”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例如,在讲解《生活离不开规则》的时候,教师可以以游戏为载体,让学生通过游戏来认识“规则”的重要性。
(三)完善教学评价
     通过完善教学评价,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将会更加全面和高效,这样的课堂更有利于教师完成立德树人工作。在讲解完课本知识以后,教师应该对整节课进行反思总结,并基于学生实际情况完善教学评价标准,如在讲解爱国情怀的时候,学生是否对此有共鸣、能否理解爱国人物的高尚节操等等。教学评价的方式主要有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师生互评等等,在评价以后,教师还应该采取一些有效的激励手段,进一步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3]。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应该基于立德树人原则来开发教育资源、创新教学手段,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让小学生可以通过思考、探究、合作学习等等方式来了解认知真实的社会,体会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最终促成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同栋.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探微[J].当代家庭教育,2021(09):19-20.
[2]张晓青.立德树人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根本任务[J].当代教研论丛,2020(07):87.
[3]沈丽.立德树人是道法课堂的根本任务[J].华夏教师,2020(12):89-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3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