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打造措施探讨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10期   作者:王艳艳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逐渐深化,初中数学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求不断提高
        王艳艳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十五中学    ,河南省平顶山市467021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逐渐深化,初中数学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求不断提高,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深入学习,是教师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在高效课堂中,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自主探究空间、自主发挥余地,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不断思考与探索,获取数学知识,形成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从而体现“高效”理念。本文结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从不同角度提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打造措施。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方法

        高效课堂是目前教育领域中出现较为频繁的词汇,初中教师打造高效课堂,需要把握两个核心:学生与学习,一方面要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另一方面要让学生产生学习行为,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自然获取数学知识,实现知识获取与理解的同步实现,有效改善以往教学中“先讲解知识后理解含义”的情况,从而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营造良好的学习空间[1]。
一、教师正确引导,发展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师要给与学生正确的引导,引导学生发现不同数学知识体系中的重点内容,为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学习提供明确导线,从而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提出具体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利用联想、类比、逻辑推理等方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驱动学生深入自主他那就。
        以北师大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学为例,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是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基本几何图形,能够描述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对几何图形进行分类。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球、棱柱等不同几何图形的3D立体模型,提出引导问题:观看这些图形,你们感觉熟悉吗?生活中有哪些事物与这些图形相像呢?此时学生纷纷展开联想,一名学生表示:我看到长方体的几何图形,就好像看到了我家的电冰箱、衣柜、书架。另一名学生表示:衣柜与长方形几何图形一样,都是有6个面,且每两个面相同,每对对边的长度相同的。由此可见,在教师的有意引导下,学生能够发散思维、展开联想,主动将几何图形与生活中的物品联系起来,甚至能够自觉归纳生活中物品、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自主展开探究性学习,有效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实现高效课堂构建目标[2]。
二、调整教学设计,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局限  
        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师要积极创新课堂教学设计,设计出一些具有较强探究性、互动性的数学条件,构架相应的数学情境,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中思考问题,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不断深入研究,突破原本思维局限,形成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以上述的《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为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已经初步掌握了“立体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为了让学生能够将这一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中,教师设置情境条件为:我们要在家中摆放衣柜、电视机、床头柜、沙发、书桌、洗衣机等家庭用品,请大家根据图片中显示出来的位置、空间大小,说说,这些家具是否能够摆放预设的位置呢?为什么可以(不可以)?此时学生沉浸于这种“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中,要想回答教师这一问题,学生就需要结合刚刚学习的空间几何基本特征,对比各种家具、家电长宽高与与预留位置长宽高,综合分析二者之间的数字差距,判断其是否能够摆放到设计位置,若不能,如何调整。在这样思考与探究环节,学生经历了调用已学知识——对比分析数字大小——根据对比结果判断——在脑海中构建空间图示——尝试着利用基本特征及图形原理解决问题,有效推动学生空间几何思维、空间结构感的形成与发展,实现高效课堂构建目标。
三、搭建多种模式,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用
        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师可以灵活引入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发挥不同模式的应用价值,从而提升初中课堂教学有效性。在上述两点中,教师主要运用“问题式导学法”对学生进行引导、启发与提点,让学生在明确导向之下自主思考、自主探索,能够有效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数学思维能力。相较之下,还一种更加新颖的教学模式——“3510循环大课堂”,就是让班级学生利用35分钟进行展示与交流,利用10分钟进行预习,搭建“课上+课下”的循环结构,进一步调整课堂教学内容,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3]。
        以北师大版教材八年级上册《一次函数》课堂教学为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①理解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概念;②根据基本条件写出一次函数表达式;③判断两个变量是否能够构成一次函数关系,体会构建函数模型的思想。教师根据目标提出课堂循环学习活动为:“课前阅读教材,了解函数的特征”、“课堂中交流与展示预习成果,互动讨论预习过程中的问题”、“课堂上利用10分钟预习下一节课的知识内容”。在这一过程中,班级学生已经在预习中明确了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重点与难点内容,且在教师给的导学案指导下能够构建出“一次函数”的基本知识框架。在课堂交流环节,大部分学生都能够表达自己的预习成果,且提出“变量能够影响函数”的学习结论,一些学生在课堂中给自己的同组成员“设置题目”,互相考较,进一步探究数学问题,不断锻炼自身的一次函数知识运用能力,提升问题解决能力。最后,教师给学生发下一节课的导学案,让学生结合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内容,尝试着自己解决未来即将学习的知识问题,从而实现课上、课下、课上之间的衔接,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实现高效课堂的建设。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本质上就是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充分发掘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索潜力,通过教学设计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局限,促使学生形成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同时发展学生的探究探索能力、数学思维能力、实践探究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因此,在今后的数学高效课堂构建中,教师需要始终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为学生搭建一个自主、交互的学习空间,从而增强初中数学课堂的高效性。
参考文献:
[1] 叶平. 借助微课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J].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0, No.73(07):97-97.
[2] 阙建华. 关于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探究[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0(9).
[3] 陈小红. 小组合作背景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 当代家庭教育, 2020(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