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琴
重庆市北碚区晏阳初中学 400700
摘要: “不愿写、没的写、不会写”是初中学生写作中的三大问题,自然写作教学遵循写作能力培养的内在机制,通过自然启情、自然构思、自然表达、自主运用四个环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愿意写、自然地写、快乐地写。
关键词:初中语文;自然写作教学;理论;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这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之一,写作教学即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环节,但是现实中,写作教学情况却不容乐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以应试为目的功利化教学倾向严重,侧重于教写作的套路和模式、训练语言表达的技巧,甚至有些教师基本不教,在写作教学中只是布置任务、学生写、教师批改,缺乏写作的过程指导。学生写作兴趣平平,作文僵化缺乏灵动,语言华丽却难以打动人心。低效或无效的写作教学,使学生写作能力完全处于自然状态下的自由成长。
写作教学究竟应该教什么、怎么教才能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呢?《文心雕龙》其《原道》篇,“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 王芳.刘勰论写作的“自然”法则[J].写作,2002(15):22-23.
]指出了作文形成的自然过程,即心中有想要表达的,然后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就形成文。这一由“意”到 “文”的写作自然进程,启示我们写作能力培养应遵循的过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让学生“有想要表达的”,“想”即写作的意愿,就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动力,“有要表达的”即作者的思想,就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其次是“把想法用文字表达出来”,即培养语言表达技能。
自然写作教学遵循写作能力培养的内在机制,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动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使学生愿意写、自然地写、快乐地写,写出自我的真见识、真性情、真精神。
一、自然写作教学概述
“自然写作教学”是基于自然主义、人本主义思想、动力学写作教学原理(DCCB)[ 动力学写作教学原理是四川大学马正平教授在《中学写作教学新思维》一书中提出来的,他将中小学作文教学分为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两个系统,强调动力学、操作化、成功感(即DCC)作文教学的理论和体系。]、交际语境写作理论[ 交际语境写作是西南大学荣维东教授提出的写作教学理论,参见《交际语境写作》。]、视点结构教学理论等,提出的写作教学理念。自然写作教学强调写作教学要遵循写作活动的自然规律,充分激发写作动机,让学生在真实语言环境中自然地完成写作过程,最终实现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目标。
“自然写作教学”的提出,源于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启发。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了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夸美纽斯对其进行了总结和系统论证,卢梭将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推向极致。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归于自然”,遵循自然的法则,强调人的天性的自由发展。《大教学论》指出“秩序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教学艺术的主导原则”[ (捷)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5(2012.4重印):65],“秩序”即自然规律。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写作活动亦然,自然写作教学遵循写作活动自然规律来开展教学活动,从而让写作教学成为“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
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罗杰斯(C.R.Rogers)从人本主义的学习观出发,认为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学习知识,也不是教学生如何学习,而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的资源,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气氛,让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动力学写作教学思想也特别强调写作积极性的激发和写作思维训练,认为“动力性困难”即缺乏写作兴趣和积极性,是学生写作的主要困难。交际语境写作理论认为,“写作是作者在特定语境中,面向明确或潜在读者,构建书面语篇进行表达和交流的活动。”[ 荣维东.交际语境写作[M].北京:语文出版社,2016.6:5
],自然写作教学重视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从写作题目的设置、教学活动的组织、学习环境的营造等方面,立足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激发学生的表达愿望,让学生愿意写作。
审美化视点结构教学(ATVS)亦称“审美化教学”,“指将所有的教学因素(诸如内容、方法、手段、评价、环境等)转化为审美对象,使整个教学过程转化为美的欣赏、美的表现和美的创造活动,使整个教学成为静态和动态的和谐统一、内在逻辑美和外在形式美高度和谐统一的整体,从而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习负担,使师生都获得充分身心愉悦的一种教学思想、理论和操作模式。”[ 赵伶俐.视点结构教学技术原理[M].上海:百家出版社,2002.8:161]自然写作教学将写作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统一,使学生在愉悦中建构写作知识,提升写作能力,促进全面和谐发展。
二、自然写作教学模式
自然写作教学采用审美化视点结构教学模式。视点结构教学技术是指“确立一个清晰的点(知识点、技能点、问题集中点、重点、中心点或其他点等),从此点沿着一定逻辑联系轨道或结构展开知识和思维视野的适用于各级、各类教学的教学技术或教学技术性行为系统。”[ 赵伶俐.视点结构教学技术原理[M].上海:百家出版社,2002.8:3]“审美化视点结构教学也就是一种视点结构教学(TVS),或是视点结构这一基本教学模式的或教学常式的一种典型变式或下拉模式。”[ 赵伶俐.视点结构教学技术原理[M].上海:百家出版社,2002.8:164]"视点结构教学技术"被称为"通用教学技术",当然也适合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写作教学。
自然写作教学模式(图1)由"语境呈现自然启情—交流碰撞自然构思意—写作实践自然表达——评价修改自主运用"四个环节构成。语境呈现自然启情环节:通过创设写作语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愿意写;交流碰撞自然构思环节:通过写作思维训练,让学生知道写什么,完成写作构思;写作实践自然表达环节:通过写作实践,完成作文初稿;评价修改自主运用环节:通过学生自主设计评价量表、自评——互评等方式,对写作结果进行反馈教学或补救教学,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写作方法,并通过自改——互改的方式,运用习得的写作方法进行作文修改,最终完成作文。
图1. 自然写作教学模式
三、自然写作教学实施策略
荣维东教授在对全国中小学生的作文调查中发现,学生在写作中存在“不想写、没的写、不会写”三大困难,针对学生的这些写作困难,“为何写、写什么、怎么写”就成为了当前“写作教学的核心问题”[ 荣维东.交际语境写作[M].北京:语文出版社,2016.6:426]。自然写作教学在实施过程中“自然启情”环节,通过创设情境、活动体验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自然构思”环节,通过写作思维训练帮助学生完成作文的立意、选材等构思内容;“自主运用”环节,通过自主设计作文评价量表,进行作文自评——互评、自改——互改,实现作文方法的运用和内化,最终实现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目标。
(一)自然启情策略
真实自然的写作是心有所感、心有所想的自然而然的表达,自然写作教学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学生的写作意愿问题,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让学生愿意写。但在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承担着相应的语文教学任务,初中语文教材中涉及的写作内容不一定都是学生感兴趣的、有表达意愿的话题,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愿意写作呢?
1.生活情景触发式。交际语境写作理论认为“写作要置于真实或拟真的社会环境、任务场景或具体语境中”[ 荣维东.交际语境写作[M].北京:语文出版社,2016.6:55
]。要让学生愿意写作,教师首先需要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交际语境,触动学生情感,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写作情境的创设可以是社会生活情景,比如:播放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视频,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同学们都经历了一个特别的寒假,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有哪些人和事,触动了你呢?这是同学们都经历过的情境,他们都有可说的内容。也可以具体语境,比如:初三学生即将毕业,同学们互写临别赠言,你想写给谁,写什么?怎样写好一份有意义的临别赠言,让同学留下深刻印象,这是同学们需要的,这样的话题也易于激发学生的写作意愿。
2.活动体验生发式。设计体验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产生认知和情感上的体验,自然生发出写作的意愿。比如,在教学“描写”这一作文主题时,可以设计观察活动,让学生选择一个观察对象进行观察,这个对象可以是一件东西、一株植物,也可以是一个动物或者一个人,观察时可以用眼睛看、鼻子闻、耳朵听、手摸等方式,记录下你观察到的细节和感受。也可以设计游戏体验活动,如“击鼓传花”,让学生玩游戏,说游戏过程中观察到的细节、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和体验,在游戏中学生感受到活动的乐趣和紧张气氛,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从而让学生愿意写作。
以上两种策略一般运用在课堂写作教学时,学生的写作兴趣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仅在作文教学课堂上,同时也应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语文教材所选的文本,皆是文质均美的,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感悟文本内容、结构、语言、情感,从而产生对作品、作者的喜爱、敬佩等情感,学习到写作的一些知识,从而自然而然地产生模仿表达和写作的冲动。写作兴趣的培养不仅在课堂上,也在课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去感知、体悟生活,记录下生活中的点滴感悟和灵感,有利于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写作兴趣的培养还在于写作成就感的激发,让学生经常获得写作的成功体验,可以使学生形成更持久而稳定的写作动机。
(二)自然构思策略
作文是与构思是一个思维的过程,有了表达的意愿之后,写作者接下来就需要确定表达的“中心”或“主题”,即立意;选择写作的材料,生成写作内容。而立意的新颖、深刻、高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作文的水平。教师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在产生写作意愿后,将认知体验点、情感触动点、思想冲突点自然地提炼、深化,形成作文的主题,完成作文构思呢?
1.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是美国奥斯本提出来的,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方法,目的在于得到多种设想,在实施过程中,让学生围绕某一话题,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发散思维,提出大量的与别人不同的独特的想法,为写作时的筛选、提炼做准备。比如“学习景物描写”围绕“春天”这一主题词,进行头脑风暴,同学们先将自己想到的与主题相关的信息、想法等记录下来,然后进行班级交流,老师将同学们的想法写在黑板上,不做任何批评,学生在交流过程中还可以将受到同学启发的想法记录下来。“头脑风暴”让学生在写作中有充分的自由,有利于学生打开写作思路,形成有创意的立意,同时丰富写作的内容。
2.思维导图法。思维导图是以放射性思维为基础的直观的图形思维工具。它可以帮我们把写作前的所思、所感清晰有序地在图形中反映出来,让思维可视化。比如“写出故事的波澜”这一主题,学生可以用“鱼骨图”先确定要写的事情及结果,事情的经过可以通过“障碍——突破”的形式,“障碍”设置可以从不同角度,比如来自自己、来自同学、来自环境等,然后列出突破障碍的方式以及这一过程的收获。可视化的思维导图有利于帮助学生围绕中心选择材料、丰富写作内容,及时修正写作偏差,更好地监控写作过程。
自然写作教学的核心就是学生思维的训练,“头脑风暴”和“思维导图”都是思维训练的方法。头脑风暴是发散思维的训练,提升学生思维的广度和创造性;思维导图让学生思维可视化,提升学生思维的形象性和条理性。思维训练让学生形成作文的结构图示,自然而然地完成写作立意,轻松地选择写作的材料,完成写作的构思。
(三)自主运用策略
这一环节是写作后的交流评价和修改环节。在这一环节,学生需要通过设计作文评价量表,开展作文评价活动,在评价活动中积累写作方法,然后再运用习得的写作方法修改作文,在方法运用的实践中积累写作经验,形成写作技能。
1.作文评价策略。自然写作教学教学的目标是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其中包括写作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写出作文初稿后,怎样判断这篇作文达到了写作标准,学生的写作能力有所发展呢?我们可以让学生共同商讨作文评价标准,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每一个写作单元都有一个主题或能力训练点,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单元作文学习的内容要求以及写作能力训练要求拟定评价量表。以统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抓住细节”为例,本单元阅读教学有四篇课文,分别是《邓稼先》《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回忆鲁迅先生》《孙权劝学》,写作提示中对抓住细节提出三点注意事项要求“要抓住典型细节来表现人物精神风貌”“可以借助一些写作手法来突出、强调”“还可以借助一些抒情、议论句子,对人物的精神品质进行点金式的概括”[ 温儒敏.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11:24]。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教材要求的四个方面:事件的典型性、细节的典型性、手法的适切性、抒情、议论语句的恰切性等拟定评价指标,然后再根据评价量表对作文进行评价。在评价时可以采用“自评-互评”的方式。学生自己制定评价量表,可以让学生明确本次写作的具体要求及评价标准,自评-互评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形成对作文优劣的正确认知,从而指导写作实践,提升写作能力。
2.作文修改策略。通过拟定评价量表,开展自评-互评,学生对好的作文有了明确的标准,同时也对自己的作文的立意、选材、结构、语言等方面的不足,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接下来就可以针对不足之处进行修改了。在作文修改时,可以采用“自改-互改式”作文修改,即自己修改,也可以同学互改,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修改作文时重点从本次作文训练点入手,其次从立意、选材、结构、语言等几方面进行修改。在指导修改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选择学生的优秀作文作为范文示例,也可以将学生的问题作文作为评讲范例,让学生先跟着学修改,然后再进行修改,将写作方法运用到写作实践中,以此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自然写作教学中,自然启情环节的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愿意写是自然写作教学的基础和前提;自然构思环节的写作思维训练是自然写作教学的核心;自主运用环节是实现写作方法内化、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关键;整个写作教学过程中,营造和谐自然的写作环境是实现自然写作教学的重要保障。这四方面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写作教学中只有将四者有机整合,才能建立起自然写作教学的“秩序”,实现学生在快乐中自然而然地写作。
参考文献:
[1](捷)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5(2012.4重印)
[2]荣维东.交际语境写作[M].北京:语文出版社,2016.6
[3]赵伶俐.视点结构教学技术原理[M].上海:百家出版社,2002.8
[4]马正平.中学写作教学新思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
[5]李海林.言语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3
[6]普丽华,江少川主编.现代写作概论(第三版)[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4(2018.8重印)
[7]邓彤.微型化写作教学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