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枝伟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五小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钦州市 535000
摘 要:当前的小学更为重视素质教育,数学作为主要的课程,对于教学要求更高,这就需要数学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创新教学策略,将高效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建立起来,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以确保学生将来更好地学习。本论文着重于研究小学数学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构建;创新;高效课堂
引言:
在小学教学体系中,数学课程是重要的内容,数学教学质量如何直接关乎到学生的学习成绩。所以,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备受关注。小学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要合理利用课堂时间实现教学质量最大化,就要将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以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为目标,展开教学,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对于所掌握的知识熟练运用,使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实现综合素质发展[1] 。
一、对备课高度重视
要保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需要在课前做好备课工作,明确讲课的主要内容,还要根据教学需要适当地拓展知识。小学生喜欢玩耍,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听课效果不是很好,教师对于此要充分理解,先将拓展知识准备好,采用设置悬念的方法激发学生思考。当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学生带着问题学习,目标就非常明确,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如此,学生的探索欲和好奇心都被激发起来。
比如,在进行“时、分、秒”备课的时候,教师要在课堂上进行游戏教学,就需要明确游戏的内容,即向小学生询问时间。学生站成一个圈,中间的一名学生扮演“小猫”,一圈的学生向中间的“小猫”提问时间:“小猫,小猫,现在几点啦?”“小猫”可以任意说出几点,指出一人将时间在黑板上画出来。如果没有画对,就要站在中间当“小猫”。
采用这种游戏活动的方式,可以吸引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感觉数学学习是非常有趣的。这样可以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学质量也有所提高。
二、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活动的方式,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们自己组织活动,完成各项活动任务。当前来看,小学重视素质教育并不断深化,但是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实现,学生按照教师的指令参与活动,显得很被动,在教学活动中不能很好地发挥主体作用,不仅学生的积极意识没有被激发,甚至会对数学产生排斥心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非常不利。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构建高效课堂,开展活动的时候要围绕着学生这个核心展开,以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具有积极主动性。
比如,教师在讲《认识图形》的时候采用活动教学模式,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到活动中,让学生想一想,哪些图像在生活中经常看到。这样可以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建立关联性,学生能更好地熟悉图形,并掌握有关的知识。学生在学习中更加感到轻松、愉悦,数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都会有所提高。
三、用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
问题能够引发人的思考,教师在课堂上善于用恰当的问题带动学生学习,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非常有帮助,这是小学生需要具备的核心素养,而构建高效课堂是关键。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开展问题教学活动,引发学生对问题深入思考,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素养得到培养。
比如,“分一分与除法”教学中,对教材内容采用如下的设计方式:
教师在讲台上准备一些桔子,让三名学生分别拿走5个桔子,此时问所有学生,这三名学生一共拿走了多少个桔子?不用加法,而是用乘法如何计算?然后,教师说:“你们看,桌子上还有15个桔子,如果要分给三名同学,应该怎么分呢?”学生通过思考之后,用乘法计算出3×5=15,之后用逆推的方法得出15=3×5。此时,教师顺理成章地引出除法的概念,使学生对“逆推”正确理解,同时还要提出一些类似的问题,训练学生计算的灵活性,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采用互动教学模式
小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对新奇的事物具有一探究竟的欲望,而且在探究事物的过程中,对各种新发现会产生深刻的印象。
教师要将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充分利用,用新奇的事物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通过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这样,学生很快进入到学习状态,而且注意力非常集中,对所获得的知识深入理解,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师的教学质量有所提高[2] 。
比如,在讲“倍数与因数”的时候,教师从教材内容出发对导入语进行设计,具体如下:
教师走进教师,大声说:“大家看看,我带来很多瓶酸奶,你们都喜欢喝什么口味的?”小学生非常开心,抢着回答:原味的、草莓味的、葡萄味的、黄桃味的……。教师按照学生的回答,将这些口味的酸奶摆在桌子上,说:“现在,让我们看看不同口味的酸奶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教师对每个口味的酸奶数了数,说:“原味的酸奶是6瓶,黄桃味的酸奶是4瓶,草莓味的酸奶是2瓶,它们之间在数量上有什么关系呢?”有学生回答:“原味的酸奶比黄桃味的酸奶多2瓶。”教师继续问:“还有呢?”又有学生回答:“原味的酸奶比草莓味的酸奶多4瓶。”教师接着问:“还有其他的关系吗?”就这样,倍数的概念逐渐引导出来。
用这种互动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教与学的有效性都会有所提高。
五、注重整理教材内容
教师注重整理教材的内容,对教材知识的重点、难点都能够分得很清楚。要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数学教师在课前需要分析教材内容并予以整理,对学生的数学水平要充分了解,将重点和难点都提炼出来,并制定难易标准。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活动前要对学生的整体数学学习能力有所了解,对数学教材的内容深入研究,对数学教材中的内容全面把握。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知识的讲解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避免学生面对难度大的数学知识而遭受打击,导致后续的学习中缺乏自信心,由此可以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点逐步掌握。
比如,教师在讲“加与减”的时候,可以将数字卡片利用起来,让学生对加减法有所了解,并开展趣味性练习,使学生沉浸在学习活动中掌握加减法的特点。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用比较容易的例题,“10+5”、“10-5”、“10+10”等,当学生对加减法有所熟悉之后,可以适当地增加难度,让学生计算“12 +10”、“10-8”。采用这种逐渐增加难度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带着自信学习,而且学习态度更加积极乐观。
六、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小学数学教学要打造高效课堂情境教学是非常有效的方法,注重激发学生的能动性,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让学生在情境中独立分析问题和思考问题,对其思维能力的培养非常有帮助。教师在教学中对情境要巧妙运用,要让整个的课堂氛围更加活泼生动,使学生轻松学习,数学思维更加活跃,好奇心被激发起来,求知欲望强烈,为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创造良好的条件。
比如,在讲“小数乘法”的时候,教师要从教材内容出发思考学生的日常爱好,以这个角度创设课堂情境,让学生感到生动有趣。小猪佩奇是很多小学生喜欢的动画片,教师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小猪佩奇推着购物车到超市买东西的动画片,然后提问:“小猪佩奇买了三盒牛奶,一盒牛奶4.5元,那么,小猪佩奇应该支付多少钱呢?”
小猪佩奇是小学生喜欢的卡通形象,而情境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比较贴近,学生在情境活动中充满热情,就开始帮助佩奇计算需要支付的钱数了。起初学生会采用加法计算,即4.5+4.5=9。这个答案是正确的,教师给予肯定,并告知学生,可以利用另外一种更简洁的算法,即4.5×2=?然后开始讲解计算小数乘法的方法。
通过引入小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内容创设课堂情境,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不仅在课堂上对学习充满兴趣,在生活中也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逐渐养成数学思维习惯。随着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提高,数学能力的增强,学习质量就会更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所提高[3] 。
结束语:
通过上面的研究可以明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获得良好的效果,就要打造高效课堂模式,才能满足当前的教育发展要求。数学教师在课堂上要从教学实际出发,做好备课工作,将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对于问题教学高度重视,并注重互动教学,根据实际需要开展情境教学模式。通过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将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以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程芳. 关注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构建数学高效课堂[J]. 新纪实·学校体音美,2019,000(8):1-2.
[2] 舒中扬. 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育游戏与小学数学融合途径探索[J]. 读写算,2019,000(6):56.-57
[3] 郭薇. 探究核心素养下如何有效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 国际教育论坛,2020,002(7):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