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型型
杭州市采荷第二幼儿园 310000
【摘要】游戏是幼儿自由、自主、自愿的活动,教师的支持与指导要依赖于对幼儿游戏实际情况的观察。只有对幼儿的游戏进行充分的观察,分析幼儿游戏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背后的原因,教师才能形成正确的引导指导方案。本文是教师对班级角色游戏进行持续观察-分析-调整的实录。在观察-分析-调整的过程中,获得一些支持和指导小班角色游戏的方法和经验。
【关键词】小班;角色游戏;实景观察
游戏是幼儿自由、自主、自愿的活动。教师的支持与指导要依赖于对幼儿游戏实际情况的观察。只有对幼儿的游戏进行充分的观察,分析幼儿游戏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背后的原因,教师才能形成正确的干预指导方案。本文是教师对班级角色游戏进行持续观察、分析、调整的实录,在观察-分析-调整的过程中,获得一些支持和指导角色游戏的方法和经验。
一、从丰富游戏角色入手,扩展角色游戏内容
实录一:只有妈妈的娃娃家
娃娃家里,小B抱着宝宝进入娃娃家,这时小C已经在娃娃家里烧饭,小B看到小C说到:“你是爸爸吗?我是妈妈,我和宝宝饿了要吃饭。”小C答道:“我是妈妈,不是爸爸。”小B急了大声喊道:“不行,我是妈妈,看!我还有宝宝,你没有宝宝。”“我也有宝宝,我的宝宝出去玩了,马上要回来了,我要给她烧饭吃。”于是,两个人相互争执这都要当妈妈,谁也不让谁。
分析
1. 游戏内容单一
在场景中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因为在角色扮演中角色游戏行为和儿童的生活密切相关。而小班幼儿缺乏社会生活经验,因此在游戏中经常会出现游戏内容单一、贫乏。
2. 角色单一
在角色游戏中孩子们有自己喜欢扮演的角色和不喜欢扮演的角色。而这些所谓喜欢的角色通常是孩子比较在乎和经常接触到的熟悉的社会人际关系的再现。所以,孩子对社会角色的认识和体验就是以妈妈为主,这就导致了角色单一情况。
引导策略
1. 增加材料
①增加能够体现角色多样性的游戏材料
小班幼儿出现以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为依据选择适宜的物品,计划和组织自己的行动引导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因此,教师可以投放具有代表角色身份的材料帮助幼儿来体现自己的角色身份。
②增加能够引发幼儿日常生活经验的游戏材料
增加的材料要容易引发幼儿的兴趣,满足幼儿的需求。因此,教师可以在娃娃家投放一些生活中经常用的物品。增加幼儿不局限于娃娃玩烧饭、抱娃娃的游戏材料,幼儿将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拓展到利用澡盆为宝宝或者为自己洗澡等。
2. 利用多种形式丰富幼儿家庭生活经验
为了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可以根据幼儿在游戏中的需要在每次活动的开始或者结束时,我们可以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交流讨论,组织幼儿讨论和交流自己想要知道的问题和游戏中遇到的困难。
二、关注幼儿角色意识,促进游戏角色互动
实录二:不管宝宝的“父母”
一位孩子带了个领带手里拿了个公文包当起了“爸爸”。妈妈也开始忙自己受伤的工作,对宝宝说:“宝宝,妈妈去厨房给你做些好吃的菜菜吧!”于是,妈妈开始在厨房里忙着做饭。只留宝宝一个人,过了一会儿爸爸抱着公文包回到家,看到妈妈在厨房在烧饭,就对妈妈说:“妈妈,你在做什么?”“我在包饺子。”“哦,那你快点烧,我饿死了。”说完又跑开去玩了,而妈妈在厨房继续忙。
分析
1. 角色意识认知“结”
小班幼儿对决扮演的模拟生活体验出现认知“结”。什么是认知“结”,指的是幼儿在探索和思考过程中,遇到使其行为受到停滞不前和片面的影响。其认知“结”在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对角色认知经验不足,兴趣不稳定的,故不能清晰地意识到角色身份的责任。
2. 角色协调认知“结”
在角色模仿中爸爸下班也可以一起和妈妈做饭,宝宝看到爸爸也可以问候爸爸,爸爸你回来啦等。这是因为小班幼儿在游戏中的社会行为规范没有较深入的认识形成的。
引导策略
1. 教师采用平行式介入法丰富幼儿对角色行为的认知
平行式介入法是指教师在空间距离上接近幼儿,并与幼儿用相同的材料从事相同的活动。教师采用平行式介入法目的在于引导幼儿模仿,教师起着暗示指导的作用,这种指导是隐性的。当幼儿对角色处于没有互动状态时,教师可用这种方式介入进行引导。
2. 教师采用交叉式介入法引发角色之间的互动
交叉式介入法是指当幼儿处于主动地位时,教师可扮作客人介入到中间去,并巧妙引导孩子提升游戏技巧。当幼儿进入游戏状态时,教师就可以隐退了。在一边静心观察,关键时刻再登场,教师引导幼儿向游戏的高级水平发展。
三、改变游戏材料结构,扩展幼儿游戏的想象
实录三:老师吃这几样东西
娃娃家内,妈妈问宝宝:“宝宝,你饿吗?妈妈给你做饭吃好吗?”“好啊!”于是,妈妈在餐桌上摆出了逼真的三明治、包子、披萨等。宝宝和妈妈吃一通就把“食物”倒回筐子里。过了一会,爸爸回来了说:“我下班了,饭做好了吗?”妈妈把前面刚倒回筐子里的“食物”一样一样的装盘,摆放到桌上。
分析
1. 操作性少
在观察中发现中漂亮、逼真的游戏材料在开始的时候孩子们是很喜欢摆弄这些材料,为什么时间一久幼儿的兴趣就逐渐下降了呢?投放的越多、越逼真的材料由于不需要制作,没有操作性可言只是简单地摆弄材料,时间长了幼儿就出现无所事事,从而慢慢的降低对游戏的兴趣。
2. 创造性少
游戏中,真实物品的投放,虽然使幼儿有了生活的体验却缺乏了真实游戏。出现“以物代物”活动少,幼儿创造性少。
引导策略
1. 投放一些低结构材料
角色游戏是象征游戏的一种,因此,教师可以投放一些半成品和制作起来比较简单的材料。这样有助于发展幼儿的形象思维,同时,游戏也变得有趣了。而一些简单的制作材料的投放可以加强幼儿的动手能力。
2. 根据幼儿游戏发展来调整材料
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的游戏需求,根据游戏情节来增减材料,引导游戏的发展情况。还有,有时候我们不知道游戏时幼儿会有什么样的情况出现,而需要的材料不能及时的给予,我们可以引导幼儿自己动手来制作一些。
四、总结与反思
(一)环境支持
1. 自主环境
《指南》明确指出: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因此为幼儿创设自主的环境是游戏开始和发展的基础。
2. 材料投放
教师应该为提供的材料适合个年龄段幼儿发展水平,同时,材料的投放根据幼儿游戏的发展进行不断调整,材料太多幼儿不知道玩什么,材料太少又不能满足幼儿的需要。其中,半成品和废旧材料的投放有利于调动幼儿的兴趣性和积极性。
(二)经验积累
1. 幼与生活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孩子的生活中每天都会发生这样那样的事情,当事情发生的时候,让孩子们去体验经历,如家里来客人了,让孩子和妈妈一起招待客人,招呼客人进来、请坐,为客人递水果。有这样的经历,想必娃娃家就会上演这样的故事。
2. 幼与幼
每个幼儿所具备的经验积各不相同,当孩子们在游戏的时候,同伴的行为会互相影响,从同伴中获得经验,并成为自己下次游戏的经验素材,在游戏中加以运用。
3. 师与幼
在游戏中,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他们眼中的世界。教师请细细观察,在游戏指导过程中,把握好指导的时机与度,激发幼儿在游戏中学会自主学习、操作、探究、交往,让孩子在确立其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游戏、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董旭花,王翠霞,阎莉,刘霞 幼儿园创造性游戏区域活动指导 【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