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敏
田林县浪平镇中心校 533302
摘要: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建立学生正确三观的关键时期,同时,在这一时期,小学班级管理的目标是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团结友爱,树立学生集体意识,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而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其教学目标要教授学生基本的语文知识以外,还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由此可见,小学班级管理的目标与语文教学的目标有着很高的共性,因此,本文将分析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的相关内容,并提出两者有效结合的策略,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
关键词:高年级;语文;教学;班级管理
引言:小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具有非常明显的人文特征,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基础的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当在日常教学中,积极促进班级管理与语文教学的融合,使两者相辅相成相互结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优化班级管理的路径,以此促进班级管理效率与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2]。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相结合的意义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尤其是进入高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开始逐渐有自我意识,凡事都喜欢自己做主,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以及情感,都经历着较为剧烈的变化,在这一时期的语文教学中,如果与班级管理相结合,不但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丰富,摆脱教学内容形式单一的问题,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在学习知识的时候,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3]。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结合的策略
(一)采用小组教学的形式
现代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相较于以往的学生,现代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开阔,但是其思想也往往较为自我狭隘,缺乏共情能力与协作意识,因此,现代学生往往不具有与人合作的能力,心理也容易产生孤独感,出现心理问题,影响学生日后的全面发展。基于此,在日常班级管理与语文教学中,教师都应当注重教授学生如何与人相处,以及待人接物的方法,通过分组的形式组织学生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学生们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交流的过程中,不同的思想得到碰撞,思维火花飞溅可以使学习氛围更加浓厚,带给学生们更好的学习效果。同时,当学习小组每个成员之间的观点不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求同存异,锻炼学生的协作意识,最终使学生们学会商量,学会退步与协作,形成一个大家都认可的观点。经过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学生们还可以更深刻地剖析与理解各种问题,并在小组团队中学会分工,形成集体感与荣誉感,实现自我管理意识,以此促进学生们的全面成长,提升班级管理的效率与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古代孟母三迁,孟母是为了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孟子》中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与孟母三迁的故事如出一辙,其都强调了环境的重要性。在现代班级管理与教育教学中,我们也应当认识到班风、学风的重要性,一个具有良好班风、学风的班集体,可以带给学生良好的影响,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意识,有助于学生日后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基于此,语文教师应当注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班级形成良好的班风与学习,以此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个班级里的学生众多,每个学生天生的性格、家庭背景、以及目前的学习水平各不相同差异性较大,想要协调众多的学生,在班级里形成统一、良好的班风并不是一件易事,基于此,语文教师可以在教学时候,注意引导学生互相帮助,采取“以快带慢”、“以优带差”的模式,让班级逐渐形成互帮互带的学习风气,使学习能力较差,以及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在“快生”的带动下,逐渐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与学习能力,以此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带动全班学生进步,促进学生们的自我管理以及语文成绩的提高。
(三)利用语言艺术促进学生形成正确三观
中华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宝藏,而中华语言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宝藏,也是中华儿女日常交流工具,俗话说:“一句良言暖三冬”,良好的语言不但有利于沟通交流,同时,还可以带给人们精神力量,给予人们心理慰藉。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语言学科,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与深刻内涵,通过语文语言的学习,学生们可以学会更好地交流,受到教材中文化思想的熏陶,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形成良好的道德感。同时,语文教学重要教学目标还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这与班级管理的目标也有着一致性。因此,语文教师应当在语文教学中,结合班级管理的目标,充分展现自身的人文素养,发挥语言艺术的优势,在教授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带动语文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帮助学生领悟更多道理,建立更强的道德感,形成正确的三观,使他们成为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少年。
比如,在教学《金色的鱼钩》这一篇课文的时候,语文教师可以结合班级选举的事情,对学生们开展人文教育,以语文教材中老班长的行为作为例子,引导学生们思考本班级的选举事情。通过探索语文教材中的内容,学生们会建立集体意识,体会到班长职务的神圣与不易,从而会变得更加具有集体荣誉感与善解人意、体谅别人。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继续思考:“老班长为什么这样做呢?老班长身上还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你们认为自己可以做班长吗?”,通过一系列的提问,教师便可以逐步引导学生意识到责任、坚毅、舍己为人这些良好的思想品质,感悟其中可贵的人文精神,体会责任二字的承重内涵,以此,学生们不但会学习到语文教材中的良好思想品质,还有利于班级的管理,使每个学生逐渐形成班级责任感。
(四)结合语文教学与管理制定奖惩制度
小学生的性格天真,在他们眼里教师具有绝对的威严,学生们如果可以得到教师的鼓励,便会非常欣喜,学习动力也会更足,而如果得到教师的惩罚,对学生而言也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可以对学生的心理起到警醒作用。基于此,教师可以利用学生们的这种心理,让学生们进行相互监督,采取适当的奖惩措施,以此通过奖惩措施促进学生学习与班级管理工作。通过奖惩制度,调皮的学生会得到惩罚,表现好的学生会得到奖励。比如,教师可以在班级里制定荣誉榜,每次结合学习成绩以及综合表现,对学生进行选拔,选拔各方面都优秀的学生进入榜单,并在其后面贴上小红花,以此在精神上鼓励学生。如,教师可以选择按时完成作业以及助人为乐的学生进入榜单,然后惩罚学习情况不良,以及日常表现不佳的学生打扫卫生等,以此督促学生学习,使班级管理效率提高。
结语:总而言之,语文作为一门独特的具有人文精神的基础学科,不但可以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同时,还有利于班级管理,基于此,语文教师应当积极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在语文教学中采取分组教学形式,并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采取适当的奖惩措施,利用语言艺术,鼓励学生形成自我管理、自我监督意识,建立学生良好的三观,促进学生语文成绩与班级管理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郑颖.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现状与培养策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8.
[2]穆志伟. “合作学习”背景下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D].延边大学,2018.
[3]唐敏. 重庆市城区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6.
[4]刘璐. 小学高年级语文家庭作业设计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
[5]周齐.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讨论式教学法的实施现状调查与分析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