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玲玲
莱西市第四中学 山东青岛 266600
摘要: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生活化教学思想逐渐被应用到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在这样的背景下,对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研究,是为了增强二者的契合度,探索出物理教学的高效教学模式,从而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和物理学科素养。基于此,本文章对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初中物理;运用
引言
随着我国新课标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和深入,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融合了更多元化的教学形式,旨在激发学生的探索动机,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教师运用生活化教学理念不仅可以有效解决物理教学中存在的弊端,也满足新时代背景下初中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效率。
一、生活化教学概念
生活化教学是指将教学活动与学生生活进行关联,对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把握,以此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及理解,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学习当中,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及发展。学生学前教育中生活教育理念的渗透及应用,要注重将学生教育教学活动置身于生活情境中,注重把握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欲望,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的情操得到有效地陶冶。
二、生活化教学理念运用于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优势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学好物理,要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通过生活化教学和实验,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思维,使学生在物理知识的应用中具备创新精神,更能通过物理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因此,生活化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二)锻炼学生深入生活、观察生活的学习能力
教师在物理教学中渗透生活化教学策略,能够有效锻炼学生深入生活、观察生活的学习能力,赋予学生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还能鼓励学生积极生活、热爱生活,除了体现生活化教学理念在物理教学中的指导作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也具有深远意义。
三、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一)借助生活案例,做好物理学习兴趣激发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想要通过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渗透,来完成对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就必须要先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为此,教师要多运用一些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能够从生活角度去认识和感知物理,并进一步体会到物理知识的学习乐趣,由此来实现对他们的学习动力激发,为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弹力”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对生活中弹力的现象提出问题,使学生初步感知弹力,如,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撑竿跳高的图片,并提出问题:““撑竿跳高比普通跳高跳得高,它借助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利用了借助撑竿恢复原状的反弹力,引入今天的新课。接下来教师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橡皮筋、弹簧、橡皮泥,让学生试着拉一拉这些物体,并说一说在拉动这些物体松手后这些物体会产生什么不同的结果。预设学生回答为皮筋拉动松手后皮筋会变回原来的样子,但橡皮泥不能,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弹簧、橡皮筋等物体受力时形态会发生变化,不受力时形态恢复原状,这种特性就叫作弹性。类似橡皮泥的物体在受力后形态不能自动恢复搭配原来的形态的特性叫塑性。
接着教师提出问题:如果将橡皮筋拉开到一定程度会发生什么?让学生进行探究并明白物体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当超过了物体的限度,物体就不能完全复原。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和生活中的实例来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
(二)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精心设计提问
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学生大量分析、思考与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强化自己的物理知识,建立一套完善的物理知识体系。对此,教师在进行提问时,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精心设计问题,使问题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物理核心素养发展的需要。例如,上“常见的光学仪器”关于“凸透镜成像规律”相关内容时,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使用放大镜,于是可以把放大镜作为教学工具。让学生观察放大镜在看书本时文字和实际文字的差别,同时创设生活化问题:(1)放大镜、照相机等凸透镜的成像有哪些特点?(2)这些凸透镜的成像结果与哪些因素存在密切关系?(3)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常见或者常用的凸透镜?通过生活化问题的提出,激发学生的勃勃兴致。
(三)开展生活训练,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设计者,其必须要进一步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并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他们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生活化训练,由此来锻炼和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他们的初中物理课堂学习效果。例如,在完成《光的折射》一课的学习后,我就为学生布置了“制作万花筒”的生活训练任务。在该任务中,学生需要自己回家寻找并制作出万花筒,并将自己的万花筒带到班级中一起进行展览,让同学们一起观看,看谁做的万花筒最漂亮。又如,在完成《浮力》一课的教学后,我就为学生布置了“制作小船”的生活训练。在该训练中,每个学生有且只有3张A4纸,他们需要用A4纸制作出一艘小船,并将自己的船带到班级中进行浮力测试,看看哪位同学制作的船浮力最大。
(四)课后作业生活化,提高学生应用能力
一堂丰富有趣的物理课下课了,但是学生在课堂上新学习的知识点,需要学生在课后及时巩固,这时布置合理的课后作业,就可以帮助学生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加深学生的印象,还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初中物理课的课后作业除了书面作业以外,教师也可以将生活化教学的手段融入到一些需要学生动手的作业中去。教师需要结合该年龄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一些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的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运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进行实验,让学生可以在生活中更好地感知科学知识,借助自己的力量掌握科学知识。比例如,在组织了“凸透镜”教学之后,笔者为学生们设计了操作性作业,要求他们回到家中,搜集恰当的生活物品,制作望远镜或照相机。搜集材料的过程,是学生体验生活的过程;操作材料的过程,是学生应用物理的过程。通过完成如此家庭作业,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进一步地建构物理与生活的关系,发展物理应用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活化教学对于初中物理教学来说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运用生活化教学理念开展教学,不仅可以有效解决传统物理教学中存在的诸多弊端,也可以让学生更加贴近生活,为学生打造坚实的物理基础。因此,教师应该不断开拓创新,充分利用生活资源优越的教学作用,为学生探求更多元化的发展方向,使学生体验到在生活中探索、求知的快乐,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物理素养,从而收获丰硕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金峰.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06):144-145.
[2]成汝英.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探索[J].新课程,2020(49):106.
[3]师凤梅.“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3.
[4]马金平.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创新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学周刊,2020(32):87-88.
[5]王蔚.探究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与评价,2020(09):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