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涛
西南大学
摘要:本文针对四川农业大学2017级大学生疫情前后体质测试的实际情况,数据统计等方法,总结学生身体素质情况:新冠疫情后较新冠疫情前差,并提出建议:加强体育锻炼宣传,增强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提升体育课考核标准;举办各项体育技能大赛,提升学生组织体育活动能力。
关键词:四川农业大学;2017级大学生;体育素质;新冠疫情
前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全民宅在家,运动锻炼因为特殊时期必然少之又少,为此全国各高校相继推出抗疫健身活动。“健康第一”已经成为公民的普遍共识,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国防建设的加强,无一能够离开人们健康的体质,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成为人们的基本需求。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四川农业大学2017级学生体质测试结果为研究对象,男女生各选取100名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数据统计法
根据四川农业大学2017级学生新冠疫情前后的数据统一,对比前后差异,寻找规律。
1.2.2 对比分析法
通过疫情前后两次体质测试数据对比,分析学生体育参与行为与体质测试结果。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新冠疫情背景下大学生体质测试结果对比调查分析
2.2.1 体质测试结果(总)合格率对比分析
表1 体质测试(总)结果合格率对比统计表(N=100)(男)
疫情情况 合格情况 百分比%
疫情前 合格 79
疫情后
不合格
合格
不合格 21
65
35
表2 体质测试(总)结果合格率对比统计表(N=100)(女)
疫情情况 合格情况 百分比%
疫情前 合格 75
疫情后
不合格
合格
不合格 25
62
38
表1、表2数据表明:疫情前体测合格率均超过了7成,其中男生的合格率达到了79%,女生达75%,可见,学生在体育锻炼方面做的较好,总体身体素质高。男生不合格人数略少于女生,说明男生总体身体素质略好于女生;其次,新冠疫情后男生测试结果浮动较大,大于女生,男生体质测试结果不合格人数达到了35人,在原基础上增加了14人,而女生不合格人数为38人,在原来基础上增加了13人,总体增长率相似。
2.2.2 长跑类项目体质测试结果合格率对比分析
表3 长跑类项目体质测试结果合格率对比统计表(M=200)
疫情情况 合格情况 百分比%
疫情前
疫情后
合格
不合格
合格
不合格 78
22
62
38
表3数据显示:新冠疫情对长跑类项目的影响较大,疫情前测试结果显示长跑类项目合格率为78,合格率较高,不合格率达到22%也说明2017级大学生长跑素质较差,欠缺长跑锻炼;而疫情后不合格率上升至38,共计增长16个百分点32名学生人数,这便显示出新冠疫情对于长跑素质的影响极大。
2.2.3 力量类项目体质测试结果合格率对比分析
表4 力量类项目体质测试结果合格率对比统计表(N=200)
疫情情况 合格情况 百分比%
疫情前
疫情后
合格
不合格
合格
不合格 71
29
63
37
表4数据表明:力量素质合格率为71%,总体合格率较低,说明应该加强力量素质练习;疫情后结果显示,力量素质合格率下降至仅为63%,37% 的学生力量素质显示不合格,说明疫情后应注重力量素质的恢复。
2.2.4 柔韧类项目体质测试结果合格率对比分析
表5 柔韧类项目体质测试结果合格率对比统计表(N=200)
疫情情况 合格情况 百分比%
疫情前
疫情后
合格
不合格
合格
不合格 92
8
89
11
表5数据显示:柔韧身体素质总体合格率较高,疫情前后柔韧身体素质的合格率分别为92%和89%,接近10%的大学生人数柔韧素质不合格较符合预期数据,这部分大学生多数是受身体形态影响或是缺乏锻炼造成,主要在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方面的素质不达标。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新冠疫情对于肺活量和柔韧类身体素质的影响较小,一方面是由于肺活量和柔韧类项目考核标准较为宽松,学生在充分做好准备活动的前提下能够轻松达标;另一方面也说明新冠疫情对于静态身体素质的影响率较小,学校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工作中应该从其他方面出发,如:心肺能力、耐力和爆发力素质等。
3.1.2 大学生爆发类、耐力类、力量类身体素质的影响较大,这类项目属于动态身体素质,需长期循环锻炼才能增强,新冠疫情居家隔离中,阻断了大学生的锻炼节奏,对于动态身体素质的影响可见一斑,尤其是耐力素质的影响最大。因此,学校在加强学生身体素质锻炼工作宣传中应该强化耐力素质锻炼。
3.2 建议
3.2.1 加强体育锻炼宣传,增强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
宣传是一切工作开展的初始阶段,首先,学校可在校园公众号中发布体育锻炼宣传小视频,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参与热情,同时,在官方公告牌中张贴体育锻炼对身体素质锻炼的有益之处,以及体育锻炼在抗击新冠疫情方面的作用等,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让学生自觉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意识,自觉参与体育锻炼。
3.2.2 提升体育课考核标准
体育考核应该在新冠疫情后提升其标准,同时为了保证学生的参与与通过率,可在完成时间中给予延长完成时间,如:延长体育课程的打卡时间,或是将中长跑考核标准适当提升,目的是刺激学生自觉锻炼,同时给予学生充足的锻炼时间。其次,诸如公共体育课方面,课提升技巧类体育课的考核标准,如排球垫球考试提升数量标准、健美操考核提升动作难度标准等等,从考核中提升学生的“小素质”练习。
3.2.3 举办各项体育技能大赛,提升学生组织体育活动能力
全校各院系均可效仿体育学院,举办年度大学生技能大赛,将体育个项目分类举行,选派学生组队参与各个项目,以班级为单位参赛,保证每名学生均能参与其中;其次,举办类似团队项目活动,如:班级排舞大赛、班级特殊跑步接力大赛(十人十一足)等,既可锻炼学生体育素质,也可利用体育比赛增强学生的体育或者组织能力。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2] 单思聪.吉林省大学生体育锻炼参与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0,28
(10):23+26.
[3] 王小乐. 高职院校大学生体育参与意识现状研究[J].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17(34):42-43.
[4] 吴晗晗, 但林. 大学生体育意识的性别差异性分析[J]. 当代体育科技, 2015, 5(029):109-110.
[5] 徐荥, 谌俊斐, 徐焰, et al. 广东省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J]. 高教探索, 2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