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从句在语法填空题中的教学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12期   作者:刘一
[导读] 在对近五年的高考英语试卷进行研究之后不难发现
        刘一
        贵州省毕节市第二实验高中  551500
        摘要:在对近五年的高考英语试卷进行研究之后不难发现,高考试卷当中对于语法填空题的考查难度并不算大。从语法点考查范围来说,近几年主要以名词单复数、词性、从句、动词时态等几个方面进行考查。本文将以从句为例,分析语法填空题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英语;从句;语法填空

尽管近年来,高考英语试卷中对于语法填空题的考查难度并不算大,但仍旧有很多学生在语法填空题中失分较多,语法填空题的成绩难以提高。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法填空题解题水平,减少不必要的丢分就成为大多数教师十分头疼的问题。本文将以从句为例,分析语法填空题的教学策略,以期给广大教师带来一定的思考和启发。
一、语法填空题的本质
语法填空题又被称为开放式语篇天空,是德国心理学家和英语语言学家根据格式塔心理学以及语篇分析理论等所创造出来,测试学生整体语篇能力的题型[1]。能够从语法结构和句式形态、词汇含义等方面进行综合测试,展现了新课程改革中教学重点由语法知识向语法技能转变的趋势,强调测试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知识积累。根据地区不同,其填空数量不等。
二、语法填空题薄弱的原因
        学生对于语法的学习并不过关,高考的语法填空题中,每套试题均有考查从句连词的题目,但学生对于从句语法的学习水平较低,似懂非懂[2]。部分学生在进行语法学习时并不理解,全靠死记硬背,同时实践机会较少,致使学生难以掌握从句这一语法,也就难以进行对应的语法填空题的解答。第三,学生没有掌握足够的解题技巧和解题方法,解题能力不高,难以进行综合应用。再加之高考英语时间紧张,学生难以进行充分地审题和做题,进而影响了高考英语的整体发挥水平。
三、英语从句在语法填空题中的教学策略
在语言学习当中,语法学习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实际上,语法填空的主要目的就是考查学生对于语法的整体掌握情况。因此,学生要对高中阶段的语法进行系统性的复习,明确语法填空题中的常见考点,掌握考点的解题思路。从句在语法填空题中通常以连接词等形式出现,考查内容为定语从句、名词性从句以及状语从句[3]。


(一)定语从句
定语从句的基本原则为,如果两句完整的话中具备共同的部分,那么就可以将这两句话合并为一句话,并用一个关系词来替换共同部分。没有被替换的句子就是主句,而部分内容被替换的句子就是从句。根据这一原则,在判断空格所在的句子是否为定语从句时,就可以通过是否可以用一个词或短语带入进后面的据知当中,使整个句子的结构完整、合理来判断。如果发现可以直接带入,那么在填空时则可以考虑填入that、which、who等关系代词。如果可以加上一个介词之后再进行带入,那么可以考虑when、why、where等关系副词。
(二)名词性从句
名词性从句分为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以及同位语从句四大类。其中主语从句的形式主语主要可以分为it做形式主语以及无it做形式主语两种。宾语从句常见的类型主要分为及物动词宾语从句、介词后宾语从句以及it做形式宾语三种。表语从句通常位于be动词之后。在判断名词性从句时,可以通过空格后的句子是否能够在整个句子中充当主语、宾语、表语或是同位语等来进行判断。在解题过程当中,需要学生通过翻译题干来进行解题,这也就需要学生在掌握语法的同时,掌握大量的英语词汇,避免由于不认识单词而导致难以理解题干意思,最终造成对题目的误解。
同时,不少学生在进行从句判定时,容易将定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混淆。实际上,在同位语从句当中,从句和名词的地位和作用相等。也就是说,从句可以解释句子中名词的具体内容。但学生也同样应当注意,并不是所有前面出现fact、idea、hope等名词的句子都是同位语从句。判断从句时还是需要通过理解句子含义的方式来进行。
结束语
在高考英语题型当中,语法填空题的答题技巧和答题策略占据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因此,教师应当充分掌握学生的解题困难和解题障碍,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讲解,帮助学生迅速掌握解题技巧和解题方法,督促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不断积累英语词汇,树立学生的解题信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促使学生不断提高语法填空题的正确率,进而提高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引导学生触类旁通的掌握其他科目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给予学生以更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陈晓蕾[1]. 高考英语语法填空之玩转从句[J]. 新东方英语(中学生), 2017, 000(003):P.37-39.
[2] 张献. 高考英语语法填空题解析与备考建议[J]. 考试与招生, 2020(4):11-13.
[3] 杨兵林. 高考英语语法填空题解题之"授人以渔"[J]. 教学考试, 2018, 000(030):P.59-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