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高阶思维 深度剖析数量关系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12期   作者:蒋巧君
[导读] 高阶思维是一种以高层次认知水平为主的综合性能力
        蒋巧君
        浙江省义乌市宗泽小学   
        高阶思维是一种以高层次认知水平为主的综合性能力。根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可知:把人的认知思维过程从低级到高级分为“记忆、 理解、 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六个层次 ,其中“分析、评价和创造”是属于高级认知。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由此可知,理清数学信息之间的数量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在课堂上促进学生主动运用高阶思维,进入深度思考状态,深度剖析数量关系,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到数学本质,有效解决数学问题。
        (一)运用综合分析,深知“数量关系”之所以然
        综合法又叫“顺推证法”或“由因导果法”。即利用已知解决问题;分析法又叫“逆推证法”或“执果索因法”。即由未知探需知,逐步推向已知。分析法解题方向较为明确,容易找到解题的思路和方法,缺点是思路逆行;综合法从条件推出结论,较简捷地解决问题,但不便于思考。“分析综合法”又叫混合分析法,是同时从已知条件与结论出发,寻找其之间的联系而沟通思路的方法。在解题过程中,分析法和综合法是统一的,不能把分析法和综合法孤立起来使用,分析和综合相辅相成,有时先分析后综合,有时先综合后分析,有时会同时“两头兜”。
        在数学课堂上,若能充分运用好综合分析法,能让学生深知“数量关系”之所以然。如四年级的《烙饼问题》,根据已知条件“每次只能烙2张烙饼,两面都要烙,每面需要3分”,解决问题“要烙饼36张至少需要多少时间?”一般老师往往从烙1张饼到烙n张饼,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有什么规律?从下面列表中可知:要烙的饼张数×3=烙饼最少的时间
        
        为什么“要烙的饼张数×3=烙饼最少的时间”呢?因为“要烙的饼张数=至少要烙的次数”,所以“至少要烙的次数×3=烙饼最少的时间”。课上到这里,很多老师就不会引导学生运用综合分析法进一步探究“数量关系”之所以然。
        为什么“要烙的饼张数=至少要烙的次数”呢?我们引导学生从先用分析法思考“至少要烙多少次?”可知“至少要烙的次数=要烙的饼的总面数÷每次烙两个面”“要烙的饼张数×2=要烙的饼的总面数”,得出下图,再引导学生用综合法从下往上解说如何从已知条件出发,求出至少要烙的次数。直到学生发现:因为“要烙的饼张数×2÷2=至少要烙的次数”,所以“要烙的饼张数=至少要烙的次数”。此时此刻,如果老师能趁热打铁追问:“如果烙饼的锅再大一点,每次烙的不是两个面”,还会出现“要烙的饼张数=至少要烙的次数”的现象吗?学生从下面的综合分析法的图示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数量之间的关系,马上能明白:如果烙饼的锅再大一点,每次烙的不是两个面,要烙的饼张数就不等于至少要烙的次数。如果要烙的饼的总面数除以每次烙的面数得到的结果没有余数,此时至少要烙的次数等于商;如果要烙的饼的总面数除以每次烙的面数得到的结果有余数,此时至少要烙的次数等于商加上1。
        
          学生在运用综合分析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理清了已知与未知之间的数量关系得以解决问题,还慢慢提高数理逻辑思维能力。
        (二)运用反思评价,彻悟“数量关系”之所以优
        我国最早的教育著作《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则是从学习方面提出反思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任何一个学生,不论其学习能力起点如何,都有必要通过多种途径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反思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自我学习意识,不断对学习诊断、纠错、创新,增强自我指导、自我批评的能力。
        评价是及时监控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评价时要充分注意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思路和方法,及时发现差异,及时引导学生学会好中选优。
        如:五年级学生学习分数除法(三),学生能够利用已有知识解决书上的例题:有6名同学在跳绳,是操场上参加活动总人数的,操场上参加活动的总人数是多少?
学生可以通过画图直接解决这个问题:
        6÷2=3(名)3×7=21(人)
        此时,老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反思评价,如果数据很大也画图解决吗?有没有更优的办法呢?根据“有6名同学在跳绳,是操场上参加活动总人数的”可以找出怎样的等量关系?
        根据“总人数×=跳绳人数6名”,得出“总人数=跳绳人数6名÷”。
        引导学生对自己已经有的解决办法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和善于突破、超越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迈进。
        由此可见,反思评价是对思维过程、思维成果以及行动进行监控、反思、评估和改进,促进自我导向、自我约束、自我监控和自我修正。
        (三)运用奇思妙想,细品“数量关系”之所以新
        “创新”一词在《新华词典》的解释是创造革新,创新就是在原有资源的基础上,通过资源的再配置,再整合,进而提高现有价值的一种手段。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又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首要任务。对不同于常规的思路和方法,尤其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积极的评价。
        六年级学生能一题多解关于稍复杂平均数问题,达到活学活用的水平。如:笑笑骑车从甲地到乙地,去的时候每小时行15千米,回去的时候每小时行10千米。小明来回一趟,平均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
         方法一:(1X2)÷(1÷15+1÷10)=12(千米 ? 时)
         方法二:速度比15:10=3:2    时间比 2:3
                 (15X2+10X3)÷(2+3) = 12(千米 ? 时)
     一般情况下,课上到这里也算完成任务。笔者正想布置下一个任务,某学生站起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既然可以把从甲地到乙地看作“1”,也可以把从甲地到乙地看作“10”,不相信的话,大家试试看。大家验证结果确实时正确的:(10X2)÷ (10÷15+10÷10)  = 12(千米 ? 时)。正因为上面学生的启发,又有学生说:只要把从甲地到乙地看作“非零的正数”就可以。求新求异的思维火花越来越绚丽多姿,从中看出学生的思维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老师最后引导学生在新的情境中,综合运用算术法和方程法解决稍复杂平均数问题:“笑笑班上有一批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平均得63分,总分是5040分。其中男生平均得60分,女生平均得70分。参加数学竞赛的男生和女生各多少人? ”以此促进解决问题策略的深度迁移。
        促进学习者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是一种弘扬人的主体性,开发人的潜能,发展人的创造性,培养健全人格的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引导学生运用高阶思维深度剖析数量关系的过程是深度思考的过程,是需要付出“认知努力”的过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形成勤于深思、细研的思维品质,才能慢慢提升学生深度思考的能力。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