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红 黄姗姗 吕斯尧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摘要:基于解释水平理论,本研究以我国高校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创业教育的不同组织方式与创业意向间的关系,以及家庭背景和控制源对于上述关系的影响作用。具体来说,创业教育的组织方式可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两类,两类对于学生创业意向都具有促进作用;由于感知心理距离差异,活动课程使学生产生更低的感知心理距离,因此比学科课程对于创业意向的促进作用更强;在此基础上,家庭背景中父母若有创业经历或自身控制源强,会进一步拉近学生的感知心理距离,因此更有利于接受创业教育的学生提升创业意向。这些结论为双创教育的实践活动提供相应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创业教育组织方式;解释水平;感知心理距离;创业意向
一、引言
Peter Drucker(1985)曾指出创业能力跟基因没有一点关系,既不是一种魔力也并不神秘,和任何学科一样,它可以通过学习而掌握。[ Peter, Drucker, 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ractice and Principles.”, 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 1985, Vol. 4 Issue1, pp. 85-86.] 基于此,创业教育已成为世界性的重要研究议题,高校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意向的培养也越发得到了重视,创业教育投资仍在不断增加。但这种增长必须建立在隐含的合法性前提下,即创业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传达学生创业知识、培养学生创业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创业意向、促进创业活动。但现实并非如此,依据2019年6月10日发布的麦克思《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18届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1.8%)较2014届(2.0%)略有下降,这表明我国创业教育对创业意愿的作用具有复杂的关系。
由于创业教育是一个涉及多主体、受环境及个人等多种因素影响的系统性工程,它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探索,学术界也没有形成统一的结论。一些研究者认为,创业教育对于创业意向的积极作用不容忽视。[ 宁德鹏、葛宝山,《创业教育对创业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中国高等教育》2017年第10期。][ 张秀娥、徐雪娇、林晶,《创业教育对创业意愿的作用机制研究》,《科学学研究》2018年第9期。] 但也有研究表明创业教育对学生创业意向的实际影响仍不清楚;[ Wu, Sizong , and L. Wu . "The Impact of Higher Education on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n China."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an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2008, Vol. 15 Issue 4, pp. 752-774.][ Walter, Sascha G., K. Praveen Parboteeah, and Achim Walter. "University Departments and Self–employment Intentions of Business Students: A cross–level Analysis."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013, Vol. 37 Issue pp. 175-200.] 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创业教育反而降低了学生的创业意向,带来消极影响。[ Oosterbeek, Hessel, Mirjam Van Praag, and Auke Ijsselstein. "The Impact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on Entrepreneurship Skills and Motivation."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2010, Vol. 54 Issue 3 pp. 442-454.]
创业教育与创业意向关系存在争议的原因可能如下:
(一)以往的大多数实证研究将创业教育视为一个没有区别的整体。测量方式主要采取“0/1”变量或“评价获得式”李克特量表,而对于创业教育中究竟是哪些组织方式有利于创业意向的提升尚未明确。Graevenitz等(2010)的研究表明学生在创业课程(理论导向/实践导向)中接收到的信号存在差异,会阻碍或促进学生创业意向的提升。[ Von Graevenitz, Georg, Dietmar Harhoff, and Richard Weber. "The Effects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 2010, Vol. 76 Issue 1, pp. 90-112.]
(二)国内外创业教育的思维与方式存在明显差距。例如Westhead和Solesvik(2015)[ Westhead, Paul, and Marina Z. Solesvik.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Do Female Students Benefit?." International Small Business Journal, 2016, Vol. 34 Issue 8 pp. 979-1003.] 对转型经济体乌克兰创业教育的研究,行业竞争激烈、风险大、机遇多等特点使该国创业项目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国情,注重提升学生警觉性和风险识别两种创业能力。而我国创业教育起步晚,理论实践相对脱节,各校专业设置、学科重点、科研实力及学生培养目标均不同,创业教育没有突显培养何种能力,呈现五花八门、非标准化模式。因此应根据我国创业教育背景进行针对性且符合现实的研究。
创业教育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创业教育是否能取得成效并积极作用于学生创业意向,是创业教育领域的核心议题。因此需要更深入地研究创业教育可能通过何种机制影响创业意向。本研究借鉴前人理论基础,根植于我国创业教育实情,将创业教育课程类型划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两类,并从解释水平视角阐释不同组织方式的创业教育如何影响学生创业意向。
二、创业教育组织方式的分类和内涵
教育组织方式理论渊源可追溯到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约翰·杜威在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年)中将课程类型划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Jamieson在1984年提出创业教育的二分法:“关于”与“如何”创业。前者教授学生创业需具备哪些个人特质及经济成功的原因;后者强调创业实践中技巧的教学等。[ Jamieson, I. “Schools and Enterprise”, in Watts, A.G. and Moran, P. (Eds), Education for Enterprise, 1984, CRAC, Ballinger, Cambridge, pp. 19-27] Neck等(2011)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过程”与“方法”二分法。[ Neck, Heidi M., and Patricia G. Green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Known Worlds and New Frontiers."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 2011, Vol. 49 Issue 1, pp. 55-70.]前者强调创业是创业者不断认知的过程,力求提前学习与预防创业可能会经历的风险;后者则指应对不确定性及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学生适应能力。以上学者提出的教育组织方式划分方法均以“理论”和“实践”为侧重点,前者强调理论灌输,体现在观察、描绘、理解与预测,后者强调实践导向,体现为行动、实践、决策、发现机会及反馈。因此提炼出表1:
表1 创业教育组织方式二分法内容
学者 划分方法 内容及教学方式
约翰·杜威(1916) 学科课程
活动课程 “学科课程”强调理论灌输,多为传统被动式教学方式;“活动课程”则看重实践作用,形式多样,最大的特点是学生亲力亲为。
Jamieson
(1984) 关于创业
如何创业 “关于创业”主要传授创业需要具备哪些个人特质及创业成功的原因,多为教师课堂教学,被动式学习;
“如何创业”侧重教授创业实践需要的技能及推动想法的产生、团队建立,教学方式以“边做边学”为主。
Neck & Greene
(2011) 过程
方法 “过程”指学生不断加深对创业的理论认知,内容以“提前预防创业风险及在不同情境下如何去做”为主,课堂教学,多采用案例讲解;
“方法”指在实践中发现机会并不断适应变化、迎接挑战,开展各种创业实践活动。
因此,本文将约翰·杜威提倡的教育组织方式引入创业教育:创业学科课程强调理论灌输,主要是教授“关于创业”的知识;创业活动课程则看重实践的作用,提供“如何创业”的知识。这恰好与我国高校开设的创业教育组织方式特点相对应。借鉴表1将我国创业教育组织方式划分为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结合高校创业教育政策文件及课程安排,并通过对中国9所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南大学、湖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的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本研究进一步归纳梳理出国内高校创业教育组织方式的分类和具体内涵。通过整理、归纳网上收集的资料及实地调研信息,将学科课程划分为常见的6类,将活动课程划分为常见的10类。具体内容、教授方式和侧重点见表2。
表2我国创业教育的组织方式分类及内涵
学科课程 活动课程
课程内容 理论导向
1)创业及职业规划类课程(创业训练、职业生涯规划等)
2)创业基础相关课程(管理学、人力资源等)
3)创业指导相关课程(创业相关法律、风险投资等)
4)创业财务相关课程(财务管理、筹资等)
5)创业政策相关课程
6)创业实务相关产业课程(商业计划书写作训练) 实践导向
1)创业训练项目
2)创业企业家讲座或经验分享活动
3)创业实习或加入某个创业团队
4)本专业或跨专业有关创新的比赛
5)创业社会调研或实践项目
6)与创新创业相关的社团活动
7)主动了解学校和国家关于大学生创业的政策
8)申请大学生创业基金
9)与科技/科研成果转化有关的活动
10)与创业企业家/创业校友进行私下交流
教授方式 课堂授课;被动式学习 竞赛、讲座、实习、调研、社团、创业基金等;主动式学习
侧重点 强调理论灌输,体现在观察、描绘、理解与预测。 强调亲身实践,体现在行动、决策、发现机会及反馈。
来源:根据我国各大高校创业教育实施情况整理归纳总结得出。
三、创业教育组织方式与创业意向的关系
创业意向是个体是否选择创业的主观态度,是一种心理状态及行为倾向。它不单是简单的二分选项,而是心理感知的强弱程度。Ajzen(1991)提出的计划行为理论论证了意向作为最终行为的单一最佳预测变量,是行为背后更深层次的隐藏原因。[ Ajzen, Icek.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1991, Vol. 50 Issue 2, pp. 179-211.] Li?án和Chen(2009)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提出了影响创业意向的三方面要素:创业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并且提出,这三方面要素会受到人力资本的直接影响。
而创业教育是形成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因此,创业教育对于创业意向的形成具有关键的影响作用。[ Li?án, Francisco, and Yi–Wen Chen. "Development and Cross–cultural Application of a Specific Instrument to Measure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009, Vol. 33 Issue 3, pp. 593-617.]
Thompson(2010)将创业意向看作是个体打算在未来某一时点去实施创业行为的自我承诺信念;[ Thompson, Edmund R. "Individual Entrepreneurial Intent: Construct Clarif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n Internationally Reliable Metric."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009, Vol. 33 Issue 3, pp. 669-694.] 范巍等(2005)指出创业意向作为个体的主观态度,直接影响个体具备创业者特质的程度及未来投身创业实践的可能性;[ 范巍、王重鸣,《个体创业倾向与个性特征及背景因素的关系研究》,《人类工效学》2005年第1期。] 王坤等(2012)也将创业意向看作是一种主观态度,在具体的时间会出现不同结果。[ 王坤、李耘涛,《创业禀赋中介效应下创业教育与创业意愿关系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研究表明,接受过创业教育的学生更愿意承担风险,更善于发现机会、整合资源,更可能选择创业作为自身职业。虽然尚有争议,但大部分学者提倡创业教育积极观,因此本研究认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都有利于大学生创业意向的提升。
但是,由于两类课程内容、方式、侧重点均不同,对创业意愿的影响存在差异。研究表明,相对于其他组织方式,大学生参加创业竞赛更容易刺激创业兴趣,这种积极感知有利于提升个体创业意向。[ 向春、雷家骕,《大学生创业态度和倾向的关系及影响因素:以清华大学学生为研究对象》,《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年第5期。] Chen、Shawna和Mitchell(2018)将解释水平首次引入到创业领域,主要研究创业行为的抽象性(从最初的“思考”到最初的“行动”)在多大程度上与心理距离的感知有关,因此可以从解释水平视角来探讨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对创业意向的作用机理。[ Chen, H. Shawna, et al. "Perceived Psychological Distance, Construal Processes, and Abstractness of Entrepreneurial Action."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18, Vol. 33 Issue 3, pp. 296-314.] 解释水平理论追溯于Liberman和Trope(1998)提出的时间解释理论,认为人们决策与选择的时间效应背后存在一般机制,这种未来预测取决于对未来环境的心理距离,也称解释水平。[ Liberman, Nira, and Yaacov Trope. "The Role of Feasibility and Desirability Considerations in Near and Distant Future Decisions: A test of Temporal Construal Theor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8, Vol 75 Issue 1 pp. 5–18.] 心理距离是指个体以自我(自身直接经验)为参照点,对特定事件或行为在时空上的远近及发生概率的感知。[ Trope, Yaacov, Nira Liberman, and Cheryl Wakslak. "Construal Levels and Psychological Distance: Effects on Representation, Prediction, Evaluation, and Behavior." 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 2007, Vol. 17 Issue 2, pp. 83–95.]
学科课程倾向于高解释水平表征,具有主要、核心、本质等特点。它传达给学生关于创业行为一般的、去背景化的知识,这类课程使学生对于创业的认知始终停留在想象阶段。即便创业蓝图被描绘得再美好,由于没有亲身体验,学生的心理距离依旧遥远,甚至学生会产生如此美好的事件与自身无关的想法。而活动课程倾向于用低解释水平表征,即用次要、辅助、非本质的特点来表征。它传达在具体的情境下学生应该如何化解危机,偶然的、外围的、背景化的亲身经历体验拉近创业行为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直接影响学生创业学习与感知。实践帮助学生了解创业的复杂步骤及过程,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进而提升学生创业意向。因此本研究认为,活动课程比学科课程更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意向。
四、家庭背景(父母是否有创业经历)和控制源的影响作用
家庭背景作为个体成长的土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关于创业价值观的形成,尤其中国以家庭为中心的社会文化传统也决定了家庭背景的重要性。Scott和Twomey(1988)研究表明父母拥有创业经历的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创业作为自身职业,且经济实力雄厚的家庭比其他家庭更倾向于支持孩子创业。[ Scott, Michael G., and Daniel F. Twomey. "The Long-term Supply of Entrepreneurs: Students' Career Aspirations in Relation to Entrepreneurship."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 1988, Vol. 26 Issue 4, pp. 5–13.] 张云川(2011)[ 张云川、周雪敏、方登科,《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武汉高校的调研分析》,《西部论坛》2011年第4期。] 基于武汉高校生的调研及高静(2014)[ 高静、贺昌政、刘娇,《基于SEM模型的大学生创业倾向影响因素研究:来自重庆的实证数据》,《教育发展研究》2014年第1期。] 对重庆市大学生的实证研究均发现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显著影响。由于有创业背景的父母拥有的社会资本及人脉资源更偏向于相同职业人群(即其他创业者、生意往来者),因此孩子周边的伙伴可能都为“创二代”,形成了小规模的创业群体文化。他们更容易理解创业教育中相关理论概念及实践方法,因此会形成对创业行为相对近的心理距离。相比于没有创业经历父母的学生,如果学生父母拥有创业经历,创业教育促进创业意愿的作用更强。
控制源指个体性格与事件结局关系的泛化性期待,即前期成长经验沉淀为对一般行为结果的相对稳定的预期。Roy等(2017)认为控制源是个体对自身技能和对预期结果的核心评价。[ Roy, Rajib, Fatima Akhtar, and Niladri Das.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among Science & Technology Students in India: Extending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and Management Journal, 2017, Vol. 13 Issue 4, pp.1013-1041.] 控制力较强的学生主动性与独立性更强,也更擅长进行复杂思考,因此更可能会追求创业生涯。内在控制认为事情结局与个人努力呈正比,控制源强的学生往往更灵活乐观、求知欲也相对突出,他们更积极的去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不断迎接新的挑战,这种对结果的乐观预估使其对于创业行为的心理距离会较近。因此,相比于控制源弱的学生,如果学生控制源强,创业教育促进创业意愿的作用更强。
五、对于高校创业教育的启示
本研究以我国高校学生为研究对象,从解释水平视角探讨创业教育的不同组织方式与创业意向间的关系。特别的,家庭背景、控制源等因素影响创业教育与创业意向之间的关系,此研究结论为更深入探讨创业教育对创业意向的影响提供了方向。说明创业教育受诸多因素影响,需要重视环境及个体特质因素,尤其营造的创业氛围对大学生创业积极观形成、心理距离缩短、创业意向提升有重要作用。
本研究对高校创业教育有重要启示:
(一)强化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由于两种组织方式分别采用“被动式”与“主动式”的学习模式,导致学生从中形成的对创业行为的心理距离存在差异,教育效果随之不同:对于学科课程来说,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以理论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这种情境下虽然传授了明确的理论知识,但学生们对“创业行为”的感知停留在想象阶段、缺乏实感,因此建议在未来创业教育改革中,充分关注当前略显单调的课程传授方式,开发更多学生喜闻乐见的创业教育方式,增强其趣味性和实感性。有目的引入具有情绪色彩、形象生动的场景,帮助学生理解理论,强调具体情景下如何应对,采取榜样作用、角色扮演、课堂游戏等形式,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和教学媒介促进学生融入场景创设,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激发特定情境感知,最终提高教学质量,拉近学生心理距离,从而完成预期教学目标。
对于活动课程来说,诸多形式均有利于为学生提供接触创业实际的机会,增强大学生对创业的认知与体会、积累实践经验,有利于拉近学生对创业行为的心理距离,帮助学生增强创业意识。因此,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活动课程”体系对于持续提升创业教育质量十分必要。应该将企业家精神贯穿于创业教育的全过程,鼓励创业教师注重创业实践经验的学习与反思,并通过创业竞赛、创业调研、创业团队建立、企业创建模拟等实践方式丰富学生的创业学习过程。
(二)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状态转变的关注。解释水平视角有助于我们从新的角度理解创业教育的不同组织方式影响学生创业意向的路径为什么会存在差异。因此在创业教育过程中,需关注大学生对创业行为的心理距离及心理状态转变。因为个体的选择与其认知水平紧密相连,且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件事情的归因也会有所不同甚至截然相反。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创业教育虽面向所有在校大学生,但并未对所有大学生的创业意向产生显著影响。原因之一即学生对于创业行为的心理距离存在差异。因此在创业教育开展中,应大力提倡推行“创业社团活动”、“创业实践调研”、“社会兼职”等可以拉近学生心理距离的活动方式,引导学生创业心理建设,更全面的了解创业过程,进而提升其创业意向。
(三)注重一切可拉近学生创业心理距离的要素。创业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仅有主体力量高校参与还不够。营造一个宽容失败、鼓励创业的社会环境和氛围,有利于拉近学生对创业行为的心理距离,进而推动创业教育取得更优成效。
The Mechanism of the 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 Organization Modes on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Based on Construal Level Theory
Key words: 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 organization modes; construal level theory; perceived psychological distance;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Abstract: Based on construal level theory, this research considers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as research object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 organization modes and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Both subject curriculum and activity curriculum can promote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Due to shorter perceived psychological distance brought by subject curriculum than activity curriculum, subject curriculum is more able to enhance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than activity curriculum. In addition, students with parents who have entrepreneurial experience and students who have stronger locus of control have shorter psychological distance than others, which promotes the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 organization modes (subject curriculum and activity curriculum) and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This research provides implications to 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 of univers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