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军,刘兮兮,吴冬梅
江苏海洋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 江苏 连云港 222005
【摘要】:产业与教育融合旨在提升教育行业人才培养效果,最大限度满足产业对岗位人才的具体需求。本文通过对高等院校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改革的必要性分析,从课程体系与课程群、教学团队、校企合作及复合型教育队伍几方面探索总结具体的产教融合育人措施,为培育具有创新、创意的高素质应用型设计人才做出探索。
【关键词】: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产教融合;育人模式
1高校艺术设计在产教融合视野下改革的必要性
产教融合是指相关产业与教育进行深度融合发展,在高校内部形成集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科学服务为一体的应用型模式,是高校为提升培养人才水平和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艺术设计创新和改革不仅要课程内容的创新,也要调整原有艺术设计课程结构,将原来处于重合或者分立状态的课程调整为互相合作、统一协调的课程体系,使艺术设计课程设置更加适应与满足企业与市场的需求。
产学研融合发展是艺术设计专业在产教融合背景下的有效措施之一。随着近年来我国服务业的现代化发展日益完善,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扩大了工作门类和实践范围,同时也有利于高校培养一批掌握艺术设计专业知识和实践创作技能的学生。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的目标是产教融合发展,高校艺术设计专业需要融合创意设计、艺术素养与专业培育、产品制作及流通以实现产教融合发展。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在这种模式中实现理论与实践互相促进与协同,可以对市场上竞争发展以及文化创意产业变革进行及时应对和调整。综合而言,高校艺术设计专业需要结合市场变化、人才需求、企业要求等进行改革和创新。
2基于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产教融合育人措施
2.1构建产教融合的艺术设计课程体系
艺术设计学科的教学任务主要是学生掌握核心设计方法和技能,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侧重强调对学生艺术设计能力和素质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为了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目标,设计类院校应紧密结合企业的人才需求,总结并实施具有高度实用性的人才教育理念,从而不断提升艺术设计学科教学活动的适用性。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首先,高等设计院校应结合企业对具体岗位人才的选择标准及相关工作技术的规范,组建课程体系优质师资团队,基于专业课程设置选修课内容,为学生提供更为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其次,高等设计院校需为学生提供各类锻炼平台,如聘请企业内经验丰富的设计人员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指导,参与学生的专业教学活动。此外,设计院校还可与企业共同开展实习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能力锻炼机会,使学生获得实践能力的锻炼和启发。最后,院校若想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高效完成人才教育规划,应在透明性原则的指导下,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共同形成科学有效的育人体系。企业与院校需合理划分教育的职责内容,企业负责为专业学生提供实践平台,让学生亲自参与真实的设计活动,让学生将课堂理论知识有效应用到具体的设计项目中,并向企业展示更新颖的设计理念和素材,从而提升企业在产品设计方面的活力。
2.2利用社会资源,构建“双导师”教学团队
设计类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能力最能反映学校专业特色,是学校核心价值所在。校企双方根据各自人才优势,共建专兼职教学团队,有助于教师了解最新行业发展动态,开阔视野,更新观念。因为有校企协同,企业能接受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到企业参加培训,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使教师不仅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具有职业资格和职业指导能力。另一方面,企业可以派遣有能力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协助相关实践课程的教学。担任部分实践教学环节如认识实习、实验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课程的教学指导工作。只有与企业协同构建能胜任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能力的教学团队,才能培养出高水平、高质量的技术应用人才和创新人才。
2.3建设产教融合的课程群
课程群指课程之间的交叉融合、紧密联系,形成了层次丰富、互相配合的体系化课程集合。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群建构需要坚持几个理念:第一,与艺术设计行业的职业要求紧密联系,设计具备产教融合特征的课程群。
设计课程群需要与艺术设计行业和企业进行深度融合和对接,注重学生综合素养、创业能力、职业操守和实践技能的培养。企业代表可以对课程群的建设、课程内容设置以及实训内容等进行合理探讨和制订,将课程要求、课程群建设更加符合企业要求,根据市场需求动态实时调整课程内容。高校可以根据艺术设计的专业特色,选定课程群的教学负责人,保障建设和改革课程群内容。第二,建构贯穿型课程群,坚持项目为依托,学科竞赛为手段,企业实践为途径。高校要将课程群联合企业共同建设虚拟或真实项目案例,连接其它课程内容,切实让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与市场接轨,将项目案例贯穿到系统化的课程群中,转变传统的教学传授模式,提升艺术设计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的系统性和全面性;第三,延展和拓宽课程群的内涵。现代媒介技术的快速迭代推动着新媒介的不断发展,艺术设计专业在日常教学中要紧跟时代发展,不断更新设计实践课程和教学手段,实行跨专业跨学科融合,融入新型技术。
2.4加大校企合作力度
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在实施产教融合教学模式时离不开相关企业的积极配合,加大校企合作力度,为学生提供实践实训平台,有利于提高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质量。企业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是高校产教融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艺术设计专业中实施产教融合的目的是满足社会相关企业对艺术设计人才量与质的需求,进一步推动企业的进步与产品质量的提升与发展。因此在校企合作期间,相关企业为设计学专业学生提供专业相关的实训岗位,使学生在岗位中学习到更多与艺术设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从而培养更多更优质的综合型人才。
2.5建立专兼结合的复合型教育队伍
在打造设计学专业教师团队方面,可综合吸纳校内外、专兼职的优质人才参与教学活动,进一步解决院校内师资结构不完善、专业技能较低、实践经验不足等问题。高校设计专业教师队伍搭建具体可参考国外先进院校的设置经验,全面整合校内的优质教育团队,加强与相关领域技师和企业设计人员之间的沟通,从而形成具体较高综合性能力的教师队伍。产教融合教学理念更为重视高校设计专业学生双创能力的提升,关注师资力量在教学与科研等方面的专业能力,不但要求教师需具备更为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要求其在实践方面具备丰富的经验。另外,要重点关注专业教师团队能力的形成,如将具有丰富实践能力的社会设计人员纳入教师体系中,构建复合型应用型特色明显的师资力量。在具体开展教学活动时,实际专业教学可以校内专职教师为主、兼职教师为辅,形成理论与实践、校外与校内协同的人才教育教学体系,促进教师不断转化自身角色意识,努力发挥育人功能,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加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高质量设计人才。
结论
随着新技术的飞速变革迭代和人们生活需求的不断变化,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要坚持产教融合的发展视域,紧密结合文化创意行业需求,适应和符合当下时代要求,改革设计学类课程教学内容,建立适应新文科教育的设计人才教学体系、课程体系、教学团队、课程群、校企合作及复合型教育队伍,进而培育市场和企业亟需的具有创新、创意的高素质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肖淮,胡飞.新时代高校艺术设计课程教学的创新探索[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0,36(08):59-61.
[2]黄建军,刘兮兮.基于设计学的跨学科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1(11):77-78.
[3]周大鹏.产业学院:协同育人视角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产教融合的探索[J].高教探索,2018(03):105-108.
[4]聂司羽,赵丽丽,芦鑫.产教融合背景下艺术设计专业探索研究[J].才智,2020(04):180.
[5]黄建军,刘兮兮,吴冬梅.设计学跨学科协同育人模式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09):121-123.
基金项目:江苏海洋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基于应用型高校设计学专业产教融合育人机制研究(项目编号GJ2020-32);淮海工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基于设计学跨学科全过程深融合的创新创业协同育人理论和实践模式研究(项目编号GJ201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