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探究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月第7期   作者:曾为民
[导读] 随着课程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因此学校对于考试科目愈发重视
        曾为民        
        广州市第八十九中学    510520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因此学校对于考试科目愈发重视,而地理学科作为学生学习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就在于符合高中地理的教学宗旨,而且这一教学宗旨始终贯穿于地理教学的过程之中。而且最近的十年中,地理小组合作教学就成为当前地理学科的教学重点,这是因为地理学科的小组合作教学的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构建小组合作的思维,而这一思维的优势之处就在于将学生所学的地理知识不断的形象化,让学生们更容易理解地理知识中的中重点与难点。本文以此种教学模式为研究对象,由小组合作教学的含义与重要性着手,进一步探讨小组合作思维的应用。
        关键词:小组合作;高中;地理;教学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含义及重要性
        小组合作在当前的地理教学的过程之中,已经逐渐被大多数的教师与学生所接受并认可,而本文就以思维的可视化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与分析,本文具体借助小组合作工具,具体探讨教师是如何利用小组合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对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的反映,来对地理课堂的教学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同时学生也能够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之中,建立自己的学习地理的模式,从而帮助学生提升学习地理的兴趣,从而强化学生的课堂主体性,而在高中地理的教学过程之中,由于地理学科中的内容覆盖面较广,其中的重点与难点的关系与逻辑不清晰,从而导致大多数的学生没有一种固定的方法能够解决上述的问题。因此,教师需要采用系统性的教学方式将地理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有利于教师培养学生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之中,高效化的学习。地理学科的建设的宗旨不仅仅为了让学生们学习地理课本的知识,更加是让学生培养地理的思维模式,让学生们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之中,更加明确自己的当前对于地理的认识,并逐渐接受地理教学的小组合作思维模式,逐渐转变对于地理学习的认识,就能够让学生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之中,不断提升自己对地理学科的认识,将地理小组合作思维的模式应用到其他学科之中,并在未来学习地理的过程之中,发现自己的问题,并借助小组合作的思维,将地理核心素养贯穿于地理学科的学习的过程之中。  
        
二、小组合作探究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调整分组形式
        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之中,学生需要在已经初步具备一定地理基础知识上进行高中地理的学习,教师需要对班级中的学生进行分组形式的调整,因此,这就说明此种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地理知识储备以及地理思维水平具有一定程度的要求,而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之中的小组合作思维,能够将地理中不同类型的知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形成地理学习的知识脉络。


(二)正确实施问题
        教师提出正确实施问题,小组合作思维要求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在大气运动的课堂教学的过程之中,教师在还没有教学的过程之前,就需要向学生先渗透可视化的教学方式,并通过具体的可视化地位的模型演示,就能够让学生们充分了解大气运动的过程以及原理,具体而言,教师先在黑板上借助小组合作思维先对本节课的思维以及脉络进行勾勒,然后让学生对宏观的小组合作思维的框架作以分析,并对小组合作思维中的细枝末节加深理解。瓦片地图其实就是互联网地图后台的工作原理,将一整张地图切成一块块小的地图,就像屋顶上的瓦片。我们在查看的时候就是一级一级的、像金字塔一样去缩放。下面这幅图片就是缩放流程,“4”是代表他的级别;“55” 是代表它的行号,然后“23”是代表它的列号。将这样一个一个256×256的小图片存在这样一个位置里面。
        
        图1 瓦片地图
(三)有效实施评价
        小组合作教学与学生生活相联系,实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加强师生交流互动。对于刚走入高中学校的学生而言,高中地理与初中地理在学习方法与教学方法存在明显的区别,这一点对于学生们而言,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之中,就会感觉到无所适从,高中地理对于他们而言,其中所包括的地球运动、气压以及风向、海水运动、气候带的迁移变化的课堂教学都构成一定的难度。教师需要结合小组合作思维的方式,从教学中的小组合作思维着手,将初中知识与高中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利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之中,有效实施评价。例如,在大气运动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将赤道地区的大气运动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分别以南北纬方向作为延伸分支,就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小组合作思维,从而使低纬、中纬与高纬地区之间形成紧密联系,结合动态的演示文稿,不断深化学生对于大气运动原理的理解。借助小组合作教学,加强知识巩固,在地理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讨论氛围,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以及其他的媒介,将小组合作思维动态化,在高中地理教学的而过程之中,其中包含数量众多的位置、坐标等信息,而单纯通过板书教学的形式,教学效果远远不如预期。而借助多媒体教学的形式,就能够将学习讲述的地理知识以小组合作思维动态化的形式展现在教师与学生的面前,从而将小组合作思维贯穿于地理小组合作教学教学的方方面面。比如混合图也叫blending mode,最出名的当属这幅Facebook的地图,虽然渲染的颜色是蓝色的,但是在美国欧洲这些用户非常多的地方,颜色是非常亮的。如何做出这种高亮的效果? 其实就是一个叠加的作用,可以看到右面列了几个公式,一个是Normal,就是你输的两条线或者两个点,然后谁在前面,谁在上面就呈现出谁的颜色,就像刚飞机航线图。
        
        图2 类别图
结语
        加强学生之间对小组合作思维的认识与理解,促进学生在高中地理学习中的小组合作思维的形成与应用。高中地理小组合作思维的应用是当前地理教学之中的重点内容,需要依靠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学生借助小组合作教学的思维模式对高中地理重点与难点之间的认识与理解,促进学生养成小组合作思维的模式。
参考文献
[1]王建. 高中地理教材如何适应新时代——2019版普通高中地理(鲁教版)教材特点分析[J]. 基础教育课程, 2020, 000(001):39-43.
[2]马义娟, 胡明明, 常瑜. 浅谈高中地理人地协调观及其培养[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0(2):62-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