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管理策略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月第7期   作者: 张仕斌
[导读]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引导者、管理者和组织者,在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
        张仕斌
        四川省青川县姚渡镇中心小学校  628102
        摘要:班主任作为班级的引导者、管理者和组织者,在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心理健康的完善、学习能力的提高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班主任作为班级教学管理工作的核心,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的管理理念,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找到适合自己班级和学生的管理策略。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工作;管理;策略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和教师的影响,并且,初中生正处于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不断发展和逐渐成型的时期。因此,班主任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就要重视有效管理模式的创建。同时,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了解学生的想法和意见,为学生构建和谐平等的班级氛围。
        加强家校的有效合作。学生的教育,不仅需要班主任的管理和学校的培养,还需要家长的支持。除了学校,家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非常敏感,他们很容易受到各种环境的影响。所以,为了促进学生的素质教育,提高管理工作的成效,班主任就要重视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当然,这种沟通是以电话、短信为主的,而不是轻易让家长到校。这样的形式,既解决了学生的问题,还保护了学生的自信心。同时,班主任要注重家长会的开展,让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学校和教师的管理模式,争取家长的配合的支持,从而实现真正的家校合作,共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
        良好的品质感染学生。班主任对于班集体的建设和形成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班主任就要树立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理念,并且,教师要尊重和善待每一位学生,给予学生同等的机会,用良好的品质影响和感染学生。同时,班主任要热爱管理工作。首先,教师要不断学习,积极进取,这是班级管理工作成功的前提。其次,教师要注重德育教学的开展,严以律己,以身作则,這是班主任管理工作开展的基础。然后,班主任要健全班级管理制度,尊重学生的意见和想法,给予学生发表自身意见的机会,因材施教,这是班主任管理工作成功的基本手段和原则。最后,教师要注重团结合作、互帮互助团体精神的培养,这是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生长点和创新点。笔者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每开展一项工作都会询问学生的意见,并以此为基础,开展日常活动。这样的形式,给予了学生被尊重的体验,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和班级活动的积极性自然就会提高。同时,笔者会特别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规范自身的行为,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初中阶段正是学生成长和发育的关键时期,学生正处于懵懂的阶段,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未形成,可塑性非常强,并且,这一阶段学生的行为品质会对其今后的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而班主任在其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实践证明,班主任在进行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摆正自身的位置,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才能够更好地融入到学生中去,教学管理和班级管理工作才可以有效开展。因此,教师在日常管理的过程中,就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和学生形成良好的关系,用自己的真心帮助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让学生能够清楚地认识到班主任不仅仅是老师,也是管理者和引导者,更是他们的“朋友”,能够随时解决他们的问题,为他们点亮人生的灯塔,指引他们通往正确的道路。同时,教师要发挥自身的积极性,用饱满的激情去面对学生,做好班级管理的工作。笔者在日常管理的过程中,会公平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并且,笔者会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区别开来,因材施教。对于学习能力较差,自我管理意识薄弱的学生,笔者通常会耐心地为他们指出问题和缺点,并及时帮助他们纠正和改过,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和学习观念。而对于学习成绩较好,能够自我约束的学生,除了表扬和肯定,笔者还会教导他们秉持谦虚谨慎的态度,让学习较好的学生能够主动帮助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从而构建一个和谐的班集体,营造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班级氛围。
        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想要进一步创新,需要有专门的班主任管理制度。古人云:“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班主任管理工作也应当设立专门的培训基地,只有让班主任了解其中所潜在的学问,经受过相关的训练,有足够沟通技巧以及管理经验,才能从根本上履行好这一职责,才能让初中学校管理的活力不断释放。与此同时,班主任管理工作还需要有专门的人员执行成为固定的职业,从而能不断提高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效率。同时,学校的专职班主任需要本着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作为自身工作的根本,并且与任课教师共同合作,制定一个合理的学生发展计划,完善教育目的,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创新初中班主任管理,应重视与学生的交流。新时代的学生由于受到网络和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学生与外界沟通能力强,对于学习的状态也各不相同,同时与教师相处、对教师的态度也有变化。新课程改革的发起,让教师逐渐与学生平等相处,而又因为初中生固有的特点,导致其根本上认知能力极差,对于社会众多问题认识不是十分清晰,因此容易产生逆反思维、极端想法,而对于该类学生,班主任应当适当进行注意,同时班主任需要进一步改进班主任的管理方式,给予学生正确的指示,引导学生走出误区,平等对待学生,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主动沟通,为学生日常生活的问题排忧解难,让学生能充分感受到班主任对学生的关爱,让学生体会到学生是主体、中心,让班主任的作用进一步发挥。
        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是一项艰难而又复杂的任务,班主任在日常教学和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从学生的基础状况出发,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用自身的品质感染和影响学生,同时,要加强家校合作,从而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