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中学,学中玩——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探究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月第7期   作者:张晓鹏
[导读] 近些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体育学科越来越受关注和重视
        张晓鹏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小学  223001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体育学科越来越受关注和重视。玩中学,学中玩是小学体育教学中学校和家长最为关注的问题,体育课能够使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充分得调动身体的机能,有效的增强身体素质,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体育总体来说它的好处不言而喻,从古至今都有体育项目的比赛,包括现在的奥运会,既可以强壮身体,又可以为国争光。虽然在小学体育教育中能真正体现小学生的主体地位会出现许多消极的影响因素,但我们应该积极的去克服困难,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全国小学体育教学的水平。
        关键词:小学体育;体育游戏;主体地位
 
        引言:我国一直将学生向德智体美劳的方向全面发展,所以他们不仅需要学习文化课方面的知识,还要注意德智体美劳的发展,提高综合素质。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对体育运动教学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对体育运动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体育教学中玩中学、学中玩和有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两者中存在着很多问题,这就为体育教学教化带来了很多困难,为了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规范学生体育训练的标准。要求学校和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合适的教学方式,比如通过游戏来教学,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自由发挥,这不仅可以保证体育教育事业朝着积极、稳定、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而且可以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型人才,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创造有趣的游戏情景
        目前小学生的学业压力还是不小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文化课,所以学校尽量通过增加体育课程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然而,体育课堂普遍存在着单一枯燥的问题,而且教育方法落后,学校对于体育课程的不重视,使学生十分被动且容易忽视。现如今的体育课,上课方式十分老套,上课的最多运动就是跑步,而跑完步之后就是让学生自行进行锻炼,不再进行任何的体育活动,活动方式单一,同时也调动不起来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只是一味地跑步只会让学生更加厌恶跑步,对体育课失去兴趣,甚至讨厌。这种传统的体育课教学方式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枯燥无味的。在这种情况大大降低了学生参加体育课的积极性,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在体育课上的参与性和积极性,老师们应该设置有趣的游戏情景,充分发挥游戏化活动的作用,提高小学生的积极性,让小学生们主动融入课堂,体会到上体育课的乐趣。


        二、关于游戏教学方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相关措施
        1、科学合理安排教学课程
        体育课的教学内容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训练效果,老师要在安全的基础上科学合理为学生们安排体育游戏的教学内容,这样也能保障学生在学生在训练时的安全。小学阶段是青少年在成长道路中重要时期,无论是身体的成长和心理的成熟都时刻影响到小学生成长和学习思维,其实他们真实的生活才是锻炼学生身心的源泉。游戏化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枯燥无味的学习中增添了一份乐趣,因为它足够真实和生动,让学生在其中感受到身体素质对于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性,也能更好地磨炼自身意志力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所以在课堂中运用游戏教学法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当然,老师在选择游戏内容时要考虑到游戏方式的多样性、可以有集体性和竞赛性,比如像贴膏药、推火车、蛇行接力等这些有趣的体育游戏。在蛇行接力小学生利用相关场地并站在跑道线上,每隔五米放个标志物,游戏规则要求学生以竞走的方式快速绕过标志物进行和往返,返回后将接力棒传送给下一名同学,想这样的接力游戏,在提高课堂积极性和同时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
        2.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
        大家都知道一想到想要关注度的人第一时间都会想到明星等等,小学生也不例外,他们大部分都是想博得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关注的。但在以往的教学中都是老师说,学生们做,根本没有给小学生们发言权,这就导致学生们失去了上课的动力,他们会觉得自己在课上可有可无,没有了上体育课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们对体育课就有了厌烦的心理,就会让学生们很被动。
  怎样才能在体育课上体现他们的主体呢?首先老师要体会学生们的心理,从他们的角度考虑,把教学方法改为从老师说到从学生说,让学生们在体育课上畅所欲言,积极思考探究,充分发挥他们对体育运动的想象,主动融入到课堂上讨论自己对运动的喜爱,同时老师也要参与学生的讨论,赞同的同时给予他们建议,让学生们成为课堂上的主体,提高小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结束语:
        以上看来,体育游戏对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有着极大的益处,所以在开展体育运动的同时,学校更应该注意教学方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创新教学理念,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希望不仅仅是学校,更希望更多的家长和社会人士来关注学生的体育教学,这样才能促进我国体育事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宇浩.有玩亦有练,强身又健体一-浅谈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J].教育与管理,2018(02):78.
        [2]王百通.低年级小学足球的游戏化教学研究[C].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三卷),2018(05):78-79.
        [3]王磊.小学体测项目游戏化教学对儿童体质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D] .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