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历史教学优化策略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7期   作者:武昭明
[导读] 伴随核心素养在当下教学中的深入推行,其日益成为各个学科的必然培养目标
       武昭明
       四川省旺苍中学
       摘要:伴随核心素养在当下教学中的深入推行,其日益成为各个学科的必然培养目标。在初中历史中融入学科素养培育内容,不单单能够凸显出对学生学习能力的看重,亦是优化教学质量的关键举措。基于该学科中涵盖大量的真实历史材料,涉猎到一定的时间及空间思维的要求,而核心素养即有助于学生开拓思维,能够有效提升他们的探究能力。鉴于此,本文就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优化初中历史教学展开了探究,以期带来价值性的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历史;优化教学策略
        引言
       纵观当下的初中历史教学,还未展现出核心素养培育的理想效果,究其缘由,主要还是因为教师未从传统的授课理念及模式中完好地抽离出来,对该授课理念的运用还不够深入。而该课程,亦是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内容,且是冲次中考的主要学科,故而教师要扭转以往的授课形式,积极容纳先进理念。只有施教者先行更进自己的意识,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自我,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促进其学科素养的养成。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紧抓各种先进授课技术,结合教材内容灵活做出调整,致力于发挥教学效能。
        一、夯实基础、培育观念
       所谓的历史学科素养,主要是指学生此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学习思维及能力,其主要包含历史辩证能力、历史时空观念等。而理论知识是一门学科素养形成的基础,亦是促使学生构建完整知识体系的前提条件,故而在实际教学当中,施教者要加强对学生理论部分的指导,以此为其奠定下扎实的基础。
       譬如,在开展关于《洋务运动》该课内容时,施教者可以引导学生先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及发起时间、主要内容等,以此培养学生的唯物主义思想,从而使其能够掌握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关键能力。然后再指引学生了解后续的“马关条约”,以及洋务运动失败的结果和原因,正是基于此,当时有抱负且有学识的一些爱国人士为了救国,组织了“戊戌变法”,但该运动也因清政府守旧派的反对,亦以失败收场。两个运动之间存在着前因后果的关联性,借此可以培育学生的时空观念观,而这也需要教师引领他们对相关基础知识的掌握,才能梳理清楚两者的关系,从而找出其中的内涵。通过让学生逐一捋顺历史事件中的内涵,明晰各个重大事件的时间及相互间的关系,有助于促使其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继而实现时空观念的养成。


        二、施展问题模式,激发求知欲
       以往的授课模式,皆是由施教者占据主体位置,向学生一味地输出课本知识,课堂氛围单调乏味,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不高,甚至还会有部分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故而,新时期的教学者应当扭转该局面,竭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其可以借助问题来引导他们对探索欲望,提起对学习的自主性。总的来说,问题能够引领学生深入展开对历史知识的探寻和思索,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开拓性思维,故此在是施展这一方法时,施教者要注重选取更加开放性的问题,从而达到良好成效。
       譬如,在开展《明朝君权的加强》该课内容时,老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然后提出一系列问题,以供其展开对本课内容的深入剖析及讨论。首先,教师引领学生了解基础知识;其次,提出问题,诸如:“明太祖为何要实施君权加强的相关制度?这样做的影响是什么?”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结合基础知识,展开激烈的探讨,深入探究相关问题,给予其充分展现主观能动性的空间与权力,有助于激发他们的独立探究思维及能力。然后再引领学生剖析加强皇权的一些措施,然后要求他们说一说这些措施所带来的影响,通过该问题的引领下,又进一步让学生深入到了针对该现象探寻其本质的阶层,从而能够使其更好地理解该课内容的内涵。
        三、结合德育教学,强化家国情怀
       在核心素养背景之下,培育青少年的家国强怀亦是重要的一种素养,加之历史学科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家国方面的人文精神,更加突出了其施展这一培育内容的重要性,这样不仅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亦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水平。但是在传统理念的影响下,逐渐丢失了该学科的原本价值与意义,授课的重心愈发偏向学习成绩,故而导致很多学生采取的皆是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就此,想要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就要扭转这一局面。
       譬如,在开展《难忘的九一八》该课内容时,施教者可以借助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一些与抗日相关的视频,从而引发学生对日本侵犯我国恶劣行为的气氛之情,继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责任感。同时,亦可鼓励学生在空余实践可以去往抗日英雄纪念馆或者烈士陵园,切身感受他们的伟大精神,继而实现对其家国情怀的培育目标。
        总结
       综上,新时期之下的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而这就需要施教者扭转以往的授课方式,积极渗透开拓学生思维及培养学习能力的内容。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一些先进化手段和方法,将课堂主体归还于学生,充分调动他们的自主探知力,进而提高他们的学科意识及学习成效,促进其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亭亭.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历史教学优化研究[J]. 启迪与智慧:教育, 2020, 000(002):P.32-33.
[2] 马兆来.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历史教学优化策略[J]. 国际教育论坛, 2020, 2(2):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