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 “求真”教学 ——智慧课堂环境下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7期   作者:彭介军
[导读] 随着智慧课堂的普及,智慧课堂如何辅助其他学科教学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彭介军

        安徽省蚌埠高新教育集团第三实验小学 233000
        摘要:随着智慧课堂的普及,智慧课堂如何辅助其他学科教学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如何构建以智慧课堂为主体的多元课堂活动,讨论实践应用的模式,能有效培养学生对知识点深度发掘和质疑能力,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智慧课堂这一媒介,联系师生通过课堂这一枢纽,鼓励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探究意识。学生日常学习和课程掌握的情况,更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设计。在“求真”思路的导向下,教师需要从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操作和实践应用能力出发,结合学习中的实际问题不断提升知识掌握的效率,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兴趣。
        关键词:求真教学;智慧课堂;小学信息技术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核心素养,明确了中小学要培养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学生,这也是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一些软件的基础应用操作能力,但重在能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从而在循序渐进中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应用的核心素养。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以课堂实际教学效果为导向,基于智慧课堂的教学辅助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在师生互动合作交流和实践应用中发挥创造性思维,不断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借助智慧课堂,准确把握学生学情能力
        目前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在开展过程中教学环节不够成熟,许多教师忽视课前对学生学情能力的准确把握环节,导致在课程设计时互动环节和知识进展速度难以与学生认知能力相契合。如何改变这一教学现状,教师可以借助智慧课堂提高对学生的学情分析,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已掌握的知识基础,同时在电子课本软件中设置学生课前预习自测环节,从而提高学生对课堂知识点的预习效果有利于实际教学过程中新知识学生的掌握。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只有准确把握学生学习情况,才能在课堂中更为贴合学生认知习惯,引领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求真务实。比如教师教授《文件管理好习惯》这一单元时,可以通过智慧课堂传递微课让学生提前了解该单元学习的主体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让学生依次了解文件夹保存的位置的重要性,了解如何新建文件夹和查找文件目录的基本知识。首先教师可以在电子导学案中引入案例分析,让学生通过对课本内容的阅读学习,完成查找并将文件移动到指定目录的任务。学生面对这一课前测试时,可以充分融合该单元的主体内容,按照教师提供的知识框架拆解案例任务。这样学生才能思路清晰地完成对问题的分析和操作。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提交的课前作业成绩及学生作业完成度,判断学生课前预习已掌握的知识点和知识盲区,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才能更为贴合学生需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知识薄弱点进行有效训练。
二、设置课程情景,开展求真探究
        小学信息技术是一项以实践为主的应用型学科,因此教师开展知识教授时要避免机械地灌输教学方式。在智慧课堂软件的辅助下,教师可以结合课程特色和学生学习习惯,创设不同的课程情景,通过循序渐进的知识导入环节,让学生在疑问中进行求真探究。这样更能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灵活掌握、运用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比如教师教授《优秀班级照片秀》这一单元时,可以通过多媒体PPT为学生展示班级照片,为学生营造班级海报设计比赛这一场景。教师首先将这些照片分为课内外两部分,教师为每个小组分配不同的学习任务,针对课堂照片的亮度和对比度以及大小尺寸进行合理的编辑;另一小组对课外留影照片中人物和景色的比例及背景色等进行美化。分配任务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首先探探究不同照片的编辑方法,教师参与其中可以引导学生尝试使用“光影魔术手”软件的工具栏,作为了解照片编辑方法的途径。学生尝试了编辑工具栏中的不同项目,了解每项工具的主要用途,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照片特点进行分析,讨论如何进行编辑和处理。此时教师可以在学生合作中导入微课内容,帮助学生以教学素材视频的方式了解照片编辑和美化的常用手段,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学生针对性小组讨论提供有效的方向。这样学生在课程任务设计中,不仅能有针对性地了解基础知识点,同时也可以在教师巧妙的环节设计中充分发挥创造力设计编辑和美化方案。这样借助情境化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层层探究,教师可以充分运用智慧课堂合作软件,让学生将互动想法即时上传,有助于教师了解不同学生合作进展,给出指向性方案,进一步明确课程学习目标。
三、建立多元课堂互动,创设真评价模式
        传统信息技术课程的互动方式主要停留在被动的问答环节,学生面对教师提问的客观问题,难以充分调动个人创造力和思维灵活性,导致课堂枯燥。在智慧课堂的辅助下,教师可以利用软件互动抢答投票和随机抢答等方式拓宽课堂互动环节,通过这样的环节能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互动性,同时也能帮助教师对学生真实学习情况进行动态化评价。
    比如教师教授《键盘指法勤练习》这一单元时,可以充分运用打字游戏作为互动环节,提高课堂学习的趣味性。教师通过智慧课堂资源库为学生提供打字训练游戏,同时通过教师机器的客户终端监视学生电脑,了解不同学生打字水平。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差异,对学生进行异质分组,这样同组内的学生可以进行互助学习、互相激励,逐步提升学生的打字水平。同样在练习的过程中也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设置不同难度的练习,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教师也可以通过智慧课堂软件随机提问模式,随机挑选学生进行打地鼠闯关。由系统给出的成绩,作为学生个人积分,这样在小组间体现出了每个学生竞争意识,学生在单个字母输入的过程中也能提高了对键盘的熟悉度。而对于高水平的学生开展课堂互动时,教师可以从单一的字母输入变为词组或单词输入,借助星球大战游戏,让学生通过在规定时间内输入完整的单词击落敌军战舰。通过形式不一的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也能通过对学生水平差异进行分组练习。此外,教师要创设针对化评价模式。相较于传统大班教学统一的教学环节,此时教师充分运用智慧课程,对学生进行针对化管理。结合课程互动游戏拉近师生沟通距离,也能帮助教师有针对性的了解每个学生课程掌握效果,从而进行精准评价。
结语
        教师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时,需要根据学生课堂生成设置反思训练,增强学生实践运用能力和知识内化效果。借助智慧课堂的灵活运用,教师可以从多元评价标准了解学生学科综合素质,从创新能力、实践操作和思考深度等不同层面出发,设计课堂学习流程,从课程预习到课程设计环节实现全方位覆盖,能有效提高课程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菲,王梦瑶?.?“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与实践分析” [J].考试周刊,2020(11):85-86
[2]黄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研究”[J].江西教育,2019(6):39
[3]杜雪君.“互联网+”时代下高中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J].试题与研究,2020(34):109-110.
[4]李树松.核心素养下的生本智慧课堂构建[N].中国教师报,2020-12-02(0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