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会快乐启航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7期   作者:丁润新
[导读] 刚接新班,一定会有孩子的妈妈说∶"老师,我家的孩子从小没上过幼儿园
        丁润新
        黑龙江省哈尔滨学院实验小学校,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刚接新班,一定会有孩子的妈妈说∶"老师,我家的孩子从小没上过幼儿园,胆子很小,请您多多关照!”“老师,这孩子平时也不太爱说话…”在班级中总有一些孩子比较孤僻,自由活动的时候独自玩耍,像这样的孩子更应得到群体的关注,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群体。
        小双,从小是在爷爷奶奶家里长大的,没感受过集体生活,所以比较孤僻,不爱与人交流,胆子也特别小。家长在第一次见到我的时候就嘱托我,帮忙关注一下孩子,从话语中感受到一位母亲的无奈。
我很在意这事,时时留心这个孩子。孩子很瘦小,一双惊恐的眼睛,时时怯懦地躲闪着。班里的活动,她从不主动参加;上课提问时,也很少举手回答。观察之后,我下决心改变她——因为我发现,她不是不爱说,也不是不会做,而是害怕,她心里有着尚未解开的结。我利用课余时间找她谈话,鼓励她大胆回答问题,并有意识地为她创造机会。一次课间,班级的饮水机没有水了,我就让小双去后勤找老师要几桶饮用水,从小双的眼神中,我看到了胆怯,但是我鼓励她,“加油,你一定能完成任务!”小双怯生生地离开教室,但是许久也没有回来,于是我让其他同学去看看什么情况,结果告知我小双一直在收发室门口站着不敢进去,于是我就对这个孩子说:“你拉着小双一起去找老师吧!你试试让她和老师说明情况,鼓励鼓励她!”这个孩子一溜烟跑出去了。一会两个孩子推着两桶水回来了,小双的脸上还有汗珠,我高兴地对她说;“不错呀,这回咱们班有水喝了,以后取水的工作就交给你了!”小双微微一笑,点了点头,从此她就是我们班的取水小助手了。


        在对小双的教育过程中,我多次找她谈话,目的在于减轻她的害怕心理。除在课堂上提问外,我还在课余时间找她谈话,随便问问她的兴趣爱好及课余生活,在交谈中用柔和的语气和她说话,并利用一些辅助性的身体语言来增加亲切感,如拍拍她的小手、摸摸她的头等,让小双充分感受到老师还是很在意她的,使她消除在老师面前的紧张心理,增大胆量。在课堂提问时,我故意叫她回答,她回答不出时,也不批评,而是叫她坐下再想想,这样她就放松了好多。一旦她回答对了,我就当着其他同学的面夸奖她,并让大家向她学习,让她在同学们面前树立起自信。
        胆小的孩子往往是对自己缺乏信心,认为自己不是最能干的,生怕老师和同学们笑话她,而小双就是其中的一个,想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给她机会表现自己,帮她找回自信,取水小助手这件事不仅给她增添了荣誉感,更重要的是她能感觉到自己是最棒的。有了这样的成功例子,小双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仅胆子大了,人也变得活跃了。
        生活无小事,处处是教育,很多教育行为都是蕴含在生活细节之中的。教师在常规的教学和管理之余,要随时准备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教育契机,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因材施教。有些机会把握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有时候也需要教师耐下心来,静待花开。教师是要与孩子长期朝夕相处的,孩子会一次次给我们许多教育的契机,哪怕我们抓住一次这样的机会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教育,都会使他们终身受益。坚持理想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坚持教育理想就更难了,因为现实与理想之间矛盾重重。更多的真实情况是,学生家长和老师在孩子的培养目标上存在着较大差异。这些不理解与不支持会让坚持理想的教师很痛苦。不仅如此,当下这个时代、这个社会、这个地域还没有对那些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教师给予明确而有效的支持。正是因为这样,那些为了学生而坚持已见的教师们就更令人钦佩了,他们克服重重阻力,顶着层层压力,实施着正确的、负责任的、面向未来的教育,为怯懦增添勇气,做这样的教师内心有多丰盈,不言而喻。
    在教育的路上,让我们彼此结伴而行,祝我们的宝贝健康成长,让他们都能快乐地启航,唱出最美的歌。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