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霄 2王霜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从简单的跑步运动谈起,讲述了作者村上春树从一九八二年的秋天开始跑步运动,几乎每天都坚持慢跑,每年夏季跑一次全程马拉松,秋季参加一次铁人三项赛。随着时间的推移,村上春树的跑步运动路线也越来越长,参加的项目也越来越多,难度也逐渐加大,他一直在奔跑,他一直在路上。从日本到希腊,从美国的夏威夷的到英国的剑桥。《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是村上春树第一本,也是目前唯一一本只写自己的书。在这本书中,村上春树谈到了许多,他个人在跑步运动中的感悟的人生哲学,这些思想对同样热爱跑步运动的笔者起到了激励的作用。村上春树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中说到,我并不是个争强好胜的人,跑步运动完全是出于自己的喜欢并非是被人劝说;我相信只有喜欢才能长久;我不善与人交际而是喜欢独处等等。同样,村上春树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中从才华、专注、耐力三个方面塑造自己的作家和跑步运动者的形象,我们看到村上春树不仅有纪律和专注,严格且温和。本论文将从《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谈跑步运动的思政价值。
笔者认为,《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此书与其说是在谈跑步运动,不如说是借用跑步运动谈论人生、谈哲学,村上春树将几十年的人生态度和人生感悟以跑步运动的方式具象化到此书中。通过对此书的多次拜读,以及笔者个人的跑步运动经历,使笔者亦对跑步运动中感悟到的“坚强的意志力”“高效的时间观”“自律的学习”“规律的生活”等思政价值有浅显的思考。
关键词:《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村上春树;跑步运动;思政价值;人生哲学
1.奔跑者村上春树
村上春树说,如果有墓志铭,他想写下这句话:“村上春树,作家(和奔跑者),1949-20XX年,他至少一直跑步运动到最后。”跑步运动的意义不仅在于身体健康,而且是一种非健康的生活方式。作为一名奔跑者,村上春树在跑步运动中实现了他的人生哲学。
1.1坚毅的奔跑者
29岁的村上春树和他的妻子经营着一家爵士乐风格的酒吧。夫妻两人为了生存,每天从清晨忙碌到深夜,累的精疲力尽。在村上春树和妻子的悉心经营下,酒吧生意逐步好转,并且盈利可观,如果一直这样走下去,就只会有酒吧老板村上春树,而不会有知名作家村上春树。
1978年的一天,村上春树正在现场看棒球比赛,当一个棒球运动员很快跨过第一个垒,很容易到达第二个垒时,突然一个想法冒了出来,村上春树决心写一本小说来试试。
村上春树说:“不管我做什么,一旦我做了,我就必须把事情做成,否则我就不舒服。”每天酒吧打烊后,村上春树才开始写作,这期间创作了《1973年的弹子球》、《且听风吟》等作品,并被提名芥川奖。
然而,村上春树对此并不满意,他有着强烈的创作欲望。因此,他下定决心要把精力集中在写作上,尽最大努力写出一部他满意的小说。村上春树关闭了酒吧,他对妻子说:“给我两年的自由。”如果失败了,还可以在那里重新开一家酒吧,我们还年轻,可以重新开始。
正是由坚毅精神,村上春树才,成为了一名职业小说家,获得了成功。所以,无论做什么,只要下定决心,就会尽力而为,不在乎风雨,做一个坚毅的奔跑者。
1.2自律的奔跑者
长篇小说创作是一项体力劳动,必须确保自己身体健康。村上春树选择了跑步运动这项运动,保持自己的身体健康。村上春树在书自述,每天跑步运动就像一个救生圈,他不能说他正忙着逃跑,也不能说他正忙着停下来不跑。坚持下去的理由只是一点点,但停止比赛的理由足以装满一辆大卡车。这种高度自律的生活对普通人来说真的很艰难,而且村上春树坚持了几十年。对村上春树来说,跑步运动不仅是一种有益的体育锻炼,也是一种有效的人生隐喻,因为只有足够的自律才能维持良好的生活。
1.3战胜自我的奔跑者
通过跑步运动,我们可以明确自己的“极限”,理解自己的“可以”和“不能”,享受挑战和突破的乐趣,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村上春树说,我们超越的是我们过去的样子,跑步运动有助于我们理解和认识自己。
当职业作家是十分辛苦的,很多作家不但生活极不规律,而且身体健康状况不佳。在奔跑的路上,在创作的路上,村上春树意识到他必须尽可能保持健康,这正是村上春树热爱现实生活的表现。生活中,健康的村上春树,却能处理真正好作品中“不健康的”东西,能在作品中表达一种不存在的虚无感,让受众在看到村上春树作品中和现实中不同的“我”。
奔跑者村上春树,让笔者着迷。笔者向村上春树致敬,曾尝试用村上春树语言风格描绘自己跑步运动的场景:
在颤抖的天气里,我回到家,我打开门,一股热浪向我袭来,温暖舒适的环境几乎让我失去了抱负。于是我立刻穿上初中时买的紧身裤,在外面穿上一条黑色的夏季短袖,在下身穿上一条黑色的运动裤,穿上一年多来一直跟着我的蓝色跑鞋。热身后,我戴上手套出去了。外面的风似乎没有了力气,温暖的身体与路灯没有很好的结合。寒风慢慢地笼罩着耳朵,失去了短暂的知觉。脸是暴露在风中最多的平面,现在估计是红色的。街上的黄色路灯与雾气竞争,看谁能穿透谁,谁能抵挡谁。这有点像矛和盾牌的故事。路灯说我可以穿透所有的物体,雾气说我可以淹没所有的东西。他们的战斗给行人增添了温暖。正是雾气悄悄地散开了原来的垂直光,作为一种保护毯,给人一点心理温暖。远处,一个身影在雾中奔跑,夜里摇曳着,手里牵着一只泰迪,看样子并不是一个长跑运动员,主要是为了遛狗才来奔跑,我甚至有点羡慕泰迪,可以有一个同伴陪着他。穿过这条人迹罕至的街道,到达一条废弃的大街。
2.跑步运动的三个阶段
2.1初级阶段——见自己
村上春树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一书中写道:“对我来说,跑步运动不仅是一种有益的体育锻炼,而且是一种有效的隐喻。通过每天跑步运动或积累比赛经验,我可以稍微提高球门的横杆,并通过超过这个高度来提高自己。在长跑中,如果有对手要击败,那就是过去的我。”那个不断超越自己的村上春树,就是他从“才华”“专注”“耐力”三个方面为自己塑造的作家和跑者形象。
??《挪威的森林》足以彰显作家村上春树的“才华”。我们姑且把跑者村上春树,也分成三个阶段,即是初级阶段——见自己,中级阶段——见天地,高级阶段——见众生。
初级阶段——见自己。刚开始跑步运动的时候,只需要心无旁骛,跑起来就行了。一开始,你不需要想太多,只需要穿上鞋子跑步运动,只要你能跑,就没有额外的心理负担,跑步运动是一个让你放松的过程,也是取悦你的一种方式。当村上春树决定跑五公里,以一定的训练目标和训练量为基础。有些人在比赛开始时甚至三公里都很难达到,但一旦你有了决心和勇气,五公里是一次很好的经历。村上春树一开始气喘吁吁,直到他脸不红、心不跳,五公里是一个很好的考验。
在现在的大学校园里,很多学生长时间呆在教室和宿舍,他们并不是忙的毫无时间锻炼,而是不愿意迈出第一步,不愿意走出自己的舒适区。跑步运动也是大学体育教学中最为基础的一项内容,跑步运动虽然简单,仔细学习体会也包含着系统化的知识。鼓励学生参与跑步运动对于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有联系的,同时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以笔者的实践经验来看,目前大学生所欠缺的一些精神、素质,有相当一部分可以通过参加跑步运动来提升。跑开第一步,就是走出所谓的舒适区,就是让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向操场,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均有裨益。只要大学生开始跑步运动,坚持1个月,就能体会到跑步运动的初级阶段——见自己,遇见更加美好的自己。
2.2 中级阶段——见天地
“除了才华之外,我会毫不犹豫地提到专注,这是一种将有人限的才华聚集在一起,并将他们奉献给最需要的地方的能力。”有效地利用这种力量可以弥补才华的不足和偏见。村上春树每天早上工作三四个小时。村上春树从1982年开始跑步运动,33岁,几乎每年参加一次马拉松比赛;1996年,47岁的他参加了100公里的超级马拉松比赛;2006年,57岁的村上春树参加了铁人三项赛……正是这一场场比赛让村上春树更加专注于自己的创作。
跑步运动的中级阶段——见天地。这个阶段,最重要的就是专注力,通过跑步运动能提升人的专注力,现在很多大学生无精打采,学习生活都是心不在焉,通过跑步运动提升专注力,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效率。任何运动坚持一段时间后,都能慢慢体会到运动中蕴含的规律和方法,跑步运动也是一样的。笔者从跑5公里到跑半马再到跑全马,每一次突破都有不同的感受和体验。
跑步运动,尤其是长跑,跑马拉松是一项艰苦的运动。也是一种突破自我,超越自己的运动,是对意志力的磨砺和训练。跑全马的过程是艰辛的,特别是跑到30公里的时候,这时参加比赛的新鲜感和兴奋感都消失殆尽,身体会产生大量乳酸,这时就需要意志力来对抗身体的疲惫,有时候会下雨、有时候气温非常炎热,还需要同天气斗争,与外部环境斗争,这些斗争的过程,就是磨练意志力的过程。
2.3 高级阶段——见众生
“继专注之后,必需的是耐力。”村上春树认为写小说,尤其是写长篇小说是体力劳动。坐在书桌旁,像激光一样把神经集中在一个点上,用想象力从“虚无”的地平线上创造故事,选择正确的单词,使所有的过程都准确——这样的工作比普通人想象的,要耗费更多的精力。大脑会思考这个问题,但工作和骨骼运动的工作在体内热情的进行,不仅是脑力活动,也是体力劳动。
村上春树作为一名写作多年的专业作家,他必须在脑力劳动和体育锻炼之间保持平衡。写到这里,笔者想到了《平凡的世界》的著名作家路遥,他与村上春树同出生于1949年,但因为大量吸烟,不重视锻炼身体英年早逝,享年42岁。
跑步运动的高级阶段——见众生。这个阶段,村上春树的“耐力”就是把跑步运动和写作当做自己的“家人”。对于村上春树几十年的耐力就像是只过了一天,他每天不间断地写作,专注于工作中的意识,他不断地将这些意识信息传递给他的身体系统,让身体牢牢记住,然后悄悄的一点一点地增加极限值。坚持写作和每天坚持慢跑,强身健体,逐渐塑造跑步运动者的身体形态是一样的,可这种坚持支撑着村上春树的身体足以以完成100公里的超马拉松和铁人三项运动。
3.跑步运动的思政价值
3.1坚强的意志力
关于跑步运动的磨练,村上春树曾说过一句话,笔者认为很有道理。他说:“我内心仍然有一种力量,主动面对风险并战胜它!这种心平气和也许比喜悦更强大。”
继续奔跑,锻造你坚强的意志。这背后的艰辛和无数的挣扎,只有跑步运动者才能感受到。虽然大多数跑步者都没有坚持下去,但真正的跑步者,敢于挑战,永不放弃,挺过了别人无法理解和经历的困难,你超越了别人,你战胜了自己,活出了你自己的生活。大学的学习生活就像一场马拉松,需要坚强的意志力来完成一个个的任务和目标,通过跑步来锻炼意志力能帮助大学生跨越考试、实习等“关卡”。
3.2 高效的时间观
如果想有精致的大学生活,大学生就必须有一个高效的时间观,永远不要浪费一分一秒,过充实、有纪律的生活。精致的大学生活是来之不易的,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养成优良生活习惯。
大学生白天上课,晚上上晚自习,在繁忙的一天里,如果还想安排时间跑步运动,就必须有效的做好时间管理,不要拖延学习,但也不要放弃跑步运动计划。在认真学习和自律跑步运动的同时,将时间紧凑、高效、合理的进行安排,这样大学生可以在一天内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3.3 自律的学习
越有纪律,就越自由。当大学生开始主动支配自己的生活,变得积极,严格地约束自己,就会发现可以控制自己的生活,这是自律的好处。只有自律才能不被学习和生活的琐事所左右。
坚持跑步运动和健康锻炼也能培养了自律精神。跑步运动使你身体健康,让同学们积极行动,消除懒惰的癌症,从被动到主动,开始努力学习和成长。
3.4 规律的生活
萧伯纳说过,自我控制是最强烈的本能。而那些能够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的人,往往生活都是相当健康且有规律的。我们总是在朋友圈里看到别人的美好生活但却没有在意他们生活中的习惯法则和自律精神。
虽然生活不容易,但生活必须继续下去。我们谁也不能预测未来生活的变化,但只要我们坚持自己的价值观,热爱自己的生活,我们就能在反复的磨难中找到生命的意义,过上精致的生活,过上自己的生活。
参考文献
[1]村上春树著.当我在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M].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2]村上春树著.挪威的森林[M].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3]杜松.这个村上有点不像作家-关于《当我在谈跑步运动时我谈些什么》[J].出版广角,2009,(04): 65-67.
[4]曲洁.村上春树作品的语言风格评析[J].短篇小说,2013,(36): 12-14.
[5]林少华. 为了灵魂的自由一一村上春树的文学世界[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