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有效之路 提升阅读能力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7期   作者:张勇
[导读] 随着我国“全面阅读”活动的持续推进,大家对阅读的各个方面越来越重视
        张勇
        邻水县八耳镇中心小学  四川 广安  638500
        摘要:随着我国“全面阅读”活动的持续推进,大家对阅读的各个方面越来越重视,在学校学习则主要体现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本文笔者结合自身教学情况,旨在通过多种途径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
        关键词:部编版 小学生 提升 阅读能力  探索  有效之路
   现阶段我们使用的教材是全国统一的“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和以往不同,现阶段的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具有其鲜明的时代性的特点和教育理念,重在落实核心素养的新架构。作为新时代的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努力改变原来阅读教学低效的状态,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们在阅读学习中获得知识、培养性情、汲取营养和前进的力量,提升阅读能力,切合实际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兴趣爱好“引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生天真活泼,好奇心强,对好多新鲜事情都是非常感兴趣的,我们可以从这点出发,让学生通过阅读去感知书中的知识,感受书本中一些有趣的事情。比如在课前设置一些跟课本内容相关且很有趣的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课文内容,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依着老师提出的这些问题,带着去探索的精神去阅读课文,兴趣大增,从而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配上一些幽默风趣的语言,丰富的肢体动作拉近与学生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敢于发言,畅所欲言而不再害怕老师,从而推动阅读教学的效果。在教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手指》一文时,摇身一变为手指自述,以自己为蓝本,通过声情并茂的介绍文中大拇指“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人家有两个关节,他只有一个,且为中国制造”等幽默言语,拉近了学生间的距离。除此以外,还通过简单的有创意的手指操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二、时刻关注“养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老师、同学、家长的共同坚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是一蹴而成的,是一种积累、一种坚持。“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语言文字,读书行文也是如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推荐一些适合小学阶段各个年级阅读的书籍,让学生选定一本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制定适合自己的阅读计划,准备阅读记录本,每天抽出二十到三十分钟的阅读时间去阅读,阅读的同时记录里边的好词好句,写出自己的阅读感想,这样在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同时也积累了很多好词好句,这样就以后的写作积累了很多语句素材,从而也不再那么害怕写作文了。想想我自身的教学经历,从一年级开始带到如今的五年级,路行致远,且为通畅,关键在“养”。可以说,我无时无刻不关注孩子们的阅读,注重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从一年级我给他们购买了拼音版绘本,二年级便购买拼音版的一些小童话故事,再到三年级购买了整本书但有独立小故事的儿童小文学书籍,到了四年级购买整本书故事较长一点的儿童文学作品,每个年级每段时期都关注着他们的阅读,不同层次不同级别,一步一步潜移默化引导他们爱上阅读,培养着他们的良好的阅读习惯。
         当然,还可以开展亲子阅读活动,让学生和自己的爸爸或妈妈一起阅读,根据家庭阅读内容的不同,设定相应的阅读作业,让学生和家长共同去探索,这样既增加了亲子感情,也有助于学生的阅读收获。这样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努力,积极推动阅读教学的发展,拓展学生思维,从而让我们的阅读教学更有深意。


三、阅读方法“铺路”,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学习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在阅读内容的设计上非常具有新意,注重精读课文方法的梳理,注重自主阅读课文方法的指导,更注重学生探索式学习的过程。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探究与互相讨论,总结出阅读方法。这样既能增加了学生阅读学习的自信心,又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也能增加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这样的自我总结归纳中学习更多的语文知识。比如在教授《赵州桥》一文时,第二自然段描写赵州桥雄伟,怎样突出雄伟,可以引导学生抓长、宽、形状等方面理解,同时渗透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些清楚的方法,既是阅读之需,又是写作之要。又如在教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肥皂泡》时,可以记住生活中大家到公园里吹泡泡的生活实例,帮助学生梳理课文内容,让学生带着生活中的乐趣,去阅读课文,理解这个“肥皂泡”和自己在公园中的肥皂泡有什么不同,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总结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在教学中不断引导学生总结自己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情感。
         四、现代化手段“领路”,丰富语文阅读教学内容?
        语文阅读教学除了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解,还应充分借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同时,也让学生对阅读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的直达重点,突破难点。平时,每上一节新课,课前我都要做充分准备,精心设计课件,依托希沃白板整合资源,把与本课阅读教学内容有关的图片、视频、音频等进行整理,将丰富多彩的阅读内容更加鲜活地展现给学生,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在讲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一文时,尤其是讲解课文第三自然段,指导学生了解火烧云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茄子紫等各种各样颜色变化时,纵使讲它千百遍,不如多媒体图片过一遍,通过火烧云颜色、形状图片的展示,化抽象为直观,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能快速辨识出火烧云的各种颜色。
        五、课外阅读“通路”,积累丰富的阅读素材?
        新课标要求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应更加重视学生阅读的积累和拓展,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系。表面上,课文篇目总数虽是降低了,但是课外阅读的正式进入,学生实际阅读量要求更大了,针对于此,为了扩展学生的课外阅读,学校增设了图书馆,安排各个班级每周二到三次的阅读课程,学生们可以到图书馆尽情的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学生都很享受在学校的阅读时光,在图书馆里放眼望去每位孩子都在安静的阅读,这样的阅读氛围老师倍感欣慰。同时还可以在自己班级里设置小小读书角,让学生们把自己喜欢的书籍带到班级里,放在班级读书角,供大家阅读分享。这样的阅读氛围更促进学生的阅读学习。还可以根据部编版教材阅读方向的设定,推荐学生们阅读一些书目,如:《稻草人》、《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克雷洛夫寓言》、《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供学生课外阅读。        
        言而总之,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在阅读内容的设计上,更加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作为新教育时代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同时,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学习,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阅读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课外阅读,在阅读中积累好词好句,让学生爱上阅读,学会阅读,树立终身阅读的思想,让快乐阅读伴随孩子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许友东.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J].《华章》,2015(21).?
[2]柏榜秀.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16(10).
[3]古敏.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24)
[4]李米雪.初探部编版语文教材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2019.09(02). |?
[5]陈影.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微[J].《教育教学刊》.2012(04)?
[6]侯猛.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讨[J].《中外交流》.2016.(29):1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