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颖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第十小学,黑龙江省七台河市,154600
摘要:小学语文教育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基础。近年来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开展,教学模式在理论和实践探索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课程改革必须主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基于信息化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是教育工作者主动探索创新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使小学语文教学教学紧贴时代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1小学语文教学信息化分析
小学语文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培养着学生的人文性情,要求小学语文教育工作人员要注重好学生身心发展。从小学语文教育模式来看,传统的教学方法手段过于单一,对于学生的人文教育展开较少,多以书本知识内容进行教学,在课外知识内容的延伸上缺乏相应的手段,授课老师信息化教学手段以及信息化工具的应用也存在着不足。授课老师完全可以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模拟教学情景创造立体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课本知识所表达的深刻意境。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成果,老师在进行教学方案设计的过程中,实现了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的统一,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式,灵活教学方法使课堂氛围变得生动活泼,提升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
2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方面
2.1在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方面
语文教学是继承和发扬我国优良文化传统的重要渠道,应结合时代发展运用信息技术创新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小学语文学习主要是通过文字背记、文章知识学习在拓宽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使得授课老师在教学内容培养过程中显得枯燥乏味。另外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小学生思维活跃善于想象,在教学内容学习的过程中容意脱离实际,使得授课老师难以把握教学内容。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授课老师可将教学要求和课文内容相结合,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例如,在学习《井底之蛙》这一篇课文中,授课老师可以收集有关青蛙的音频课件,制作相应的动画或者以视频播放的方式,增加学生对语文知识内容的了解,同时通过将“小青蛙构思”“小青蛙猜想”等问题穿插至视频播放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展开思维,诱导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另外,老师可以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启发学生用生活实际对比教学内容知识,理解井底之蛙的故事内涵,食道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应用过程中更加灵活高效。
2.2在小学语文教学形式方面
小学语文教学形式主要是立足于课本教材,通过对书本知识内容的创新或者教学方式的变化展开相应的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模式从根本上就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无法从根本上满足现代语文教学的实际要求。对此,利用信息技术融入小学语文教学可以在教学形式上进行创新,拓宽小学语文课本知识的内容,使其更加丰富、对课本知识进一步延伸。与此同时授课老师在展开教学实际活动时,要注意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灵活运用教学组织形式开展符合学生学习特点规律的教学活动。例如,立足于信息技术基础上开展小组活动,以《小蝌蚪找妈妈》为例,老师可以通过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展开网络信息资料收集活动,通过加语文教学内容要求与搜集活动相融合,鼓励学生展开网络信息资料收集,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利用信息技术以视频、动画、图片的方式,将搜集结果进行整理成相关知识点进行汇报。该教学形式能够有效加强学生之间沟通协调的能力,是传统教育方式无法做到的,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进步。
2.3在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方面
在小学语文信息技术运用过程中,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能够有效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频率,提高学习的趣味性,使知识学习更加深入。例如,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利用情景教学的方法、VR体验的方法加深学生的课堂体验。比如在进行《开国大典》教学授课过程中,老师可以提前收集开国大典的影视资料,编辑相关的教学视频并进行播放,烘托出教学氛围,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老师可以通过情景引导,吸引学生的注意邀请学生一起回到1949年的国庆日,体会开国大典的场景;紧接着老师开始播放开国大典的教学视频,老师通过文章描述、学生朗诵的方式体会开国大典中文章所描述的人物感情,并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
3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3.1树立全新教学方式
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理念是激发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容进行联系,有别于传统的教学观念。在信息化教育背景下,需要学生构建起自己的知识组织,在教学过程中忌讳老师使用黑板书写的方式,单一的注重课本知识内容的传授。需要老师在授课过程中,运用投影仪、计算机等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只是传授,拓宽教学内容,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提升整体教学质量。
3.2建立信息化教育观念,抓好课堂教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过程中,学生知识学习主要是被动方式,简单讲就是“你教我学”,老师始终把握着课堂的节奏。由于缺少师生之间的互动,课堂活动主要是机械式的知识传输,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同时在教学知识传输过程中老师通过知识要点的讲解,使得学生缺乏了对知识内容的思考,使得整体教学质量不能满足教学要求。对此,授课老师应树立起信息化教育的观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好信息化教学观念,通过启发诱导的方式,鼓励学生展开思考,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以此提升课堂效率。
3.3构建自主学习环境
构建自主的学习环境,主要是指学生通过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借助外部渠道获取知识的过程。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善于将信息技术手段融入教学环节中,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发挥自身的积极性,通过自身想象用语言表达自身的感情,逐步构建起自身的知识架构。以《海上日出》教学为例,老师通过多媒体软件播放海上日出的有关照片视频,使学生能够真实的体会到文章中所描绘的意境,通过对海上日出的过程播放进行观察,引导学生对课本所提出的教学知识点进行思考,帮助学生培养自身的知识体系。
3.4开阔学生视野
语文教材内容涵盖面相对广泛,是一本微型百科全书,老师的教学过程中,立足于课本教材,难以将文化背景展现出来,部分教师通过静态图像等方式为学生们提供教材中文化背景,增加学生们的感性认识。但这种方法相对于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形象、文字视频、图片内容显得相对苍白,授课老师通过网络资源能够更好的获得教材资料,帮助学生拓宽思维视野,在授课老师的进一步启迪引发下,能够帮助学生探索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的内涵。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小学语文教师应主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引导的方式,培养学生自身的知识体系,使学生们善于思考勇于发言,能够通过自身的知识架构去分析探讨小学语文所包含的文化内容。总而言之,在新时代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必须紧跟时代发展需要主动改革创新,授课老师应大胆实践教学理论,以促进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乙旭.多媒体网络环境下语文教学片制作的视听语言[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2(6).
[2]吴学煌.新高考背景下湖北省的语文教学特点与应试策略[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中旬),2012(5).
[3]刘欣.语文教师综合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的有效整合——评田瑞云教授的专著《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创新》[J].泰山学院学报,2010(5).
[4]时金芳,朱丹.问题研讨与实践探究——“语文教学论”课程教学模式创新实践[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