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文视角下的档案学分析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第7期   作者:柳小刚 于晨
[导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人文的研究不断深化并逐渐渗透到信息管理学科
        柳小刚   于晨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  河北省  061001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人文的研究不断深化并逐渐渗透到信息管理学科、人文学科等各个领域。档案学与数字人文的不断融合,使档案学研究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本文着重分析了数字人文与档案学的逻辑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数字人文、档案学、学科研究

引言:作为新的理念和形式,数字人文受到了各个学科的关注。在数字人文视角下进行档案学的研究和分析,有利于增强档案学方面的研究理论,促进档案事业发展。将数字人文应用到档案学的研究中,是对档案学理论创新的一次有益尝试。
一、数字人文和档案学的关系
(一)数字人文有助于进一步明确档案学的研究定位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使档案学的研究也在处于变化之中;由于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变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档案学的研究理论、研究领域以及技术应用领域,都缺少显著的研究成果和优势,档案学的研究急需一个突破口。数字人文有助于进一步明确档案学的研究定位,根据急剧变化的市场需求和信息技术成果,明确档案学的研究重点,更新档案学的定义和范畴。数字人文的重点主要是数字和人文,在二者中档案学可以发挥良好的中介作用,在管理应用、项目开发等方面发挥充分的能动性,能够利用数字人文不断加强和创新档案学的研究,创新相关的理论,最终凸显出档案学的研究价值,服务于人文领域,从而促进档案学的持续发展[1]。
(二)数字人文有助于活化档案馆藏内容的开发利用
        传统的档案学研究中对档案馆藏内容的开发,主要是针对于人工的管和用,是在遵循一定的规章制度的前提下,根据相关的基础理论进行实践工作,采用分类、鉴别、归类、描述的方法来分配和管理资源,并通过定期的检验、举办展览等方式,为社会提供利用服务。在数字人文的背景下,进行档案学的研究相较于传统的研究有了更多的优势,可以充分发挥数字工具的特长和优势,将人文学者解放出来。利用数字工具收集整理各学科的相关信息,发挥数字人文的本质和价值,满足数字人文研究者的各自需求。
(三)数字人文有助于增强档案学学科影响力
        传统的档案学研究只专注于本学科领域,很少有涉及到跨越学科边界的研究内容。数字人文是一种新型的跨学科的研究体系,可以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通过大量的调查、调整、检验,不断形成科学的研究内容和科学的阐述,丰富档案学的研究定义,同时还可以将档案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进行跨学科的研究,使档案学与其他学科可以进行多领域的对话交流。

其次,数字人文可以将档案学和历史学、文学等学科进行深入地融合和联系,帮助档案学的研究渗透其他各个学科的领域,进一步完善档案学的研究和相关理论,从而扩大档案学学科的影响力。
二、促进数字人文视角下档案学研究的可持续发展
(一)工具维的思辨
        在数字人文背景下的档案学研究,处于数字和人文之间,包含着大量的资料内容,为数字人文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实践场所。档案学的研究人员应该认识到档案学在数字人文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密切数字人文与档案学的联系,不断促进档案学的发展,去掉档案学工具化的标签,不断丰富和完善数字人文的技术方法体系,丰富档案学的研究内容。在数字人文视角下进行档案学的研究,能够保障档案学研究理论的真实性和连续性,数字人文能够利用计算机技术转化,保证相关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因此,在数字人文视角下进行档案学研究,采用工具维的思维方法,建立统一的标准,增强档案学的扩展性,增强其关联性,促进档案学研究的可持续发展[2]。
(二)需求维的思辨
        在数字人文背景下进行档案学研究时,要以人文研究者的需求作为主要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抓手,收集个性化的数据,辨别人文研究者的需求类型,从而根据人文研究者的需求进行档案学的研究工作。此外,在数字人文视角下进行档案学的研究,还要充分了解到档案学已经成为了数字人文研究中重要的一部分,要通过数字方法重构档案学的知识背景和学科体系,满足研究技术的需求。因此,每个人文研究学者要充分了解和认识数字人文技术以及档案学知识之间的逻辑,了解两者之间的理想状态,采用折中的方法建立良效的合作机制,为相关的研究人员提供一个舒适的合作环境和合作氛围,建立匹配机制,从需求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工作,保障档案学的研究能够满足社会需求[3]。
结论:综上所述,在数字人文的视角下进行档案学的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面对数字人文视角下开展档案学研究问题,应当正确认识数字人文与档案学的关系,不断提高创新意识,从需求以及工具技术的角度出发,进行档案学的研究和分析,总结在数字人文视角下进行档案学研究的方法和措施,从而促进档案学研究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雪芹,党昭,李天娥.数字人文视角下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问题与对策[J].北京档案,2021(01):18-22.
[2]周欣然,闫石,徐拥军.基于数字人文视角的高校档案馆档案服务体系构建[J].档案与建设,2021(01):24-30.
[3]牛力,高晨翔,张宇锋.发现、重构与故事化:数字人文视角下档案研究的路径与方法[J].中国图书馆学报,2021,47(01):88-107.


第一作者:姓名:柳小刚,出生年月:1981年12月,性别:男,民族:汉,籍贯:甘肃省庆阳市,毕业院校:中共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毕业专业:经济管理,学历:专科,工作单位:河北水利电力学院,职称:助理馆员(档案系列)单位:河北水利电力学院,研究方向:档案学,学校省份:河北省,邮编:061001

第二作者:姓名:于晨,出生年月:1986年10月,性别:男,民族:汉,籍贯:河北省沧州市,毕业院校:齐齐哈尔大学,毕业专业:设计艺术学,学历:硕士研究生,工作单位:河北水利电力学院,职称:馆员(档案系列),单位:河北水利电力学院,研究方向:档案学,学校省份:河北省,邮编:0610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