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8期   作者:何娟
[导读] 在教育体制改革的贯彻落实中,学生的行为主体位置越来越突出
        何娟
        广东省湛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新民小学 524081
        摘要:在教育体制改革的贯彻落实中,学生的行为主体位置越来越突出。现阶段,课前预习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呈现学生能动性的核心构成,但是许多时候没能取得老师和学生充分的关注。对于这个问题,本篇文章开展了探讨和剖析,分析小学语文教学课前预习阶段所出现的难题,纠正学生对课前预习所持的错误观念,协助学生形成优良的课前预习习惯,提升课前预习的有效率。
        关键词:语文;课前预习;方法;有效性
一、语文课堂预习现况
1、内容新多但形式单调
        教学过程中,老师为达到课程教学的目的,对学生提出了很多不合理的要求,导致学生在课前预习的量大、标准高等问题,其中还涵盖了课外赏析、解析、词句记忆、内容、分段等各种任务,这些都大大超出了学生本身的学习量,学生无法完成这些课前预习的作业,这会让他们无法吸收预习的内容。不仅如此,还有的老师会布置一些“阅读、抄写”的作业,这些毫无情感性的预习作业,只会让学生觉得单调、无味,如果长时间使用这种方式来开展课前预习,就会让学生丧失学习兴趣,达不到课前预习的效果。
2、布置任务“一刀切”
        就好像这个世界不会有完全一样的东西,在班集体里也不会有完全一样的学生。这就要求老师在安排课前预习作业的时候,应该是充实且丰富的,而不是一味地用相同的方式对待所有学生。应该按照学生自身的特性和学情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安排,如今有很多老师在安排作业时候,都出现了“一刀切”的状况,这样就使得有一些学生能够得心应手地进行预习,另外一部分学生却无法顺利地开展预习作业。
3、没有科学合理的预习方法
        在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大部分时间都是老师随意安排预习作业。基本都是:“在回家以后将下次要学的课文进行预习,读一读课文内容,认识、标注里面的一些生字词,大致掌握文章主体内容”等。其实从这里就可以看得出,老师在安排预习作业的时候,没有科学合理的方法来让学生进行预习,预习的形式单一,学生无法取得行之有效的预习方法。叶圣陶先生以前讲过,在让学生开展课前预习的时候,不光要让他们熟悉掌握课文内容,最重要的是让他们懂得如何独立自主的思索。因此老师在安排课前预习的作业时,应该多重视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


4、缺少科学评价
        当老师在课堂检验学生的预习状况的时候,缺少了具有合理、系统性的评估机制,导致评价的方式单调,基本是由老师发问、查阅作业来进行的,没能让学生形成主动、积极开展预习的心态。这类单调、低效率的评价方法,会让学生失去课前预习的动力,从而让课前预习的实际效果大大减低。
二、改善课前预习的措施
1、激发预习兴趣
        老师如果想要有效地提升课前预习的效果,就需要让学生对课前预习产生兴趣,让他们养成独立、自主学习的优良习惯。老师可以适当的教育学生,告知他们开展课前预习的益处,同时对一些作业完成得非常好的学生给予表扬,让这些学生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共享。还可以将学生分组,开展小组式的学习讨论,利用这种形式使学生对课前预习有着更加准确、合理的认知,培养预习兴趣。
2、分层安排预习内容
        在安排课前预习作业时,老师可以按照课文难度系数、课文深度等信息来开展分层次的安排。利用这类方式使学生可以由浅到深地开展预习作业。例如,《黄继光》一课,在正式的课堂教学之前,老师可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观看与黄继光相关的影视作品或书籍,使学生可以对黄继光本人以及他的英勇事迹有初步了解,并且也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后续的正式教学打下基础,此外,观看视频或书籍的形式,可以更容易使学生和角色之间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更好地开展学习。
3、授予学生课前预习的方法
        学生在拥有了方法和技巧以后,才能够开展有效的预习,实现教学的目标。老师应该教会学生合理有效的预习技巧,并让他们熟练掌握。例如将预习分为三个阶段来展开:一,知晓创作者与创作环境、时代背景;二,熟悉课文当中的关键语句;三,在预习当中对课文想抒发的情感有一个基础的了解。利用这些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各种类型的课文有着各类类型的预习方法,每一种类型都有自己相对应的预习方式和要求。在这当中,老师可以利用分层次的教学方法,来为各层级的学生安排相对应的预习作业。
4、将预习点评落实到位
        老师唯有做好了预习的点评工作,才可以合理有效地推动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优良习惯。可利用各种形式来开展点评,例如:组队报告、课堂表现、随机检查等。老师要对作业完成较好的学生开展及时地赞扬和激励,对课前预习完成较差的学生予以教育、批评,让班级里的学生进行相互学习和交流。利用这些方法,让学生们对课前预习有高度的重视,培养预习的优良习惯。
结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拥有学习、接受新知识的实力。课前预习的开展能够高效提升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养成优良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水平和创新意识的建立,同时实现老师的教学目标,切实保障教学的实际效果。所以老师需要将上述的方法贯彻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学会如何合理、有效地开展课前预习。
参考文献:
[1]靳爱华.关于小学语文课前先学有效性实践活动的研究[J].学周刊,2017,(09).
[2]刘小凤.小学语文课中怎样实现“学生自主学习”[J].科技资讯,2016,(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