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专业学校语文慕课的建设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8期   作者:黄翠
[导读] 慕课作为一种不同于传统课程的新型网络课程
       黄翠
       江苏省金坛中等专业学校
       【摘要】慕课作为一种不同于传统课程的新型网络课程,为各领域课程的开发提供了丰富而优质的教育资源。通过概述慕课的兴起,分析慕课在国内外发展的现状,以语文课堂中慕课的开发利用为切入点,探讨目前国内语文慕课开发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以期将慕课教育的优势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
       【关键词】慕课 语文教学  优劣势 问题 教学原则 挖掘点 策略
       慕课也即“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早在2001年,麻省理工学院最早宣布将课程免费放到网络上,掀起了第一次在线课程建设热潮。至2008年,由Dave Cormier与Bryan Alexander教授第一次提出“慕课”概念。随后越来越多的教育实体投入到慕课发展研究与实践中。慕课的教学形式在中等教育中比较适合,教材的基本统一性与学生的自身原因,就决定慕课在中等专业学校教育中的不同特点。
       一、语文慕课教学的优劣势
       (一)语文慕课教学的优势
       1.语文慕课课程资源丰富
       语文新课程的理念中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实施机制,不断地自我调节、更新发展。 作为母语课程,资源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因此语文慕课教学的资源是极为丰富,也应该是学生最为喜欢的课程之一。
       2.语文慕课教学形式灵活,贴近学生,更具人性化
       慕课的“翻转课堂”、微课等课堂教学形式,在教学中,教师课前录制一段8——10分钟的学习视频上传网络,班级学生先学习视频,完成视频里的练习,课堂上再聚焦主要问题,互动讨论交流,有针对性地组织学习。有研究表明,中小学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一般不会超过10分钟。微视频10分钟左右的时间恰好在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阶段,视频中呈现的是学习思路,视频结束时会出现检测与反馈,测试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在学习视频的同时,有问题可以及时提问,教师和其他学习伙伴都可以为其解答,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语文课程理念中特别强调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慕课翻转课堂正是秉承这一教学理念。
       3.慕课的评价方式灵活、功能强大
       与传统教育相比,在慕课的评价方式上更为灵活,为了突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慕课的评价平台使用自动化的在线学习评价,学生可适时快速地得到来自同学和老师的学习评价反馈,在师生间形成良好的学习反馈循环。 尤其是对于语文基础知识的检测,客观又高效。
       4.慕课有利于规避和解决教育不均衡性
       从大的教学环境来看,提高质量和避免区域教育不均匀性的困境在于名师资源的稀缺和无法共享,即使是在区域内的一所名校内部,也未能充分地利用他们拥有的名师教育资源。而通过慕课,优秀课程资源由学生自主选择,这就使得优质资源的公平分配和教育均衡成为了一个自然的选择过程,并不依靠行政强制。
       (二)语文慕课教学的劣势
       1.无法满足基础教育特有的要求与形态
       首先,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对象是在自主性和生理心理方面不成熟的未成年人,学生很容易学不了完整的课程而半途而费,这对未成年学生的负面影响是非常大的。第二,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形态是基础知识,带有通识性质,对学生以后人生的影响至关重要。并且教师还要向学生传递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第三,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差异性很大,教师除了传授通识性的基础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还要能够真正地把握好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
       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得到系统的知识架构
       由于慕课背景下的学习是学生在课后自主地选择并学习相应课程的一个个微课视频,此过程中学生考虑更多的是根据自己的兴趣或自我需要进行的。基础教育阶段,没有硬性的与学生本人利益相关的过程评价,学生很容易中途弃学。最终的影响则是学生本人得不系统的知识框架,学到的知识是碎片化的。
       3.更易催生学习诚信问题
       没有面对面的教学、交流和考试,就不能真正保证坐在屏幕前的就是我们的学生本人。也不能真正保证提交的作业是学生本人做的,也不能保证学生没有抄袭或作弊。实际上,就算有完善的制度和强大的技术支持,也不能真正完全解决这一问题。慕课教学中的诚信问题将长期存在。
       二、我国语文慕课开发存在的问题
       随着慕课进入到语文课堂中,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对慕课有了更多地了解,但由于缺乏经验,教师在语文慕课的开发利用上存在一定的误区,这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
       (一)语文教师参与积极性减弱
       慕课走进语文课堂之初,学生出于极强的好奇心,对语文课堂持有很高的期望值,这促使语文教师的教学热情高涨,精心设计每节语文课,依据对课文的分析和对学生学情的把握,将教学每一环节的预设和生成进行精细地分析。教师准备好教学设计后,又开始借助多媒体技术和设备进行视频的拍摄。教师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其希望通过慕课学习到哪些知识,学生会对哪部分的知识感兴趣。录完视频课,教师需要对学生在听课中的各种疑问进行解答,最后还要对学生的线上习题作业进行修改评阅。整个过程会花费语文教师很多时间和精力。一节完整的语文慕课会比平常的一节语文课多耗费几倍的时间和精力,长此以往,教师对语文慕课的激情会减弱。
       以某教师教学朱自清《背影》一文为例,教师认为这篇经典作品在语文教育界对它的解读数不胜数,完全不用浪费自己的时间去录制一节慕课,并且认为自己的教学水平不及网上的名师们,所以就给学生搜集了大量网络资源,结果出现的状况是学生通过网络课程确实学完了这篇课文,但学生并没有和语文教师针对这篇课文中传达出来的浓浓父爱产生任何的情感交流,本是一堂能让课堂氛围呈现浓浓父爱的情感教育课却变成了一节学生和教师脱节分离的语文阅读课,这样的教学效果不符合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理念。
       (二)慕课运作模式单一,课程共享度低
       慕课在我国的发展起步晚,技术开发上与国外相比较为落后,基本都是对国外早期慕课的形式进行模仿,并没有结合我国国情和学情进行新型慕课运作模式的开发,这就导致了我国慕课呈现出“课程运作模式单一”的现象,这与我们网络操作技术有限也有很大的关系。
       经调查发现:在中国精品课程网上提供的课程网址有11.28%是打不开的,在能打开的网址中有一些需要评审平台提供的用户名和密码才能访问,还有一些重要资源信息只有在校内IP范围内才能访问。这给使用者带来了诸多不便,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开放课程资源的可获得性和可利用率。究其原因,大多网络课程的建设者可能考虑到申请的项目基金不足以满足持续的技术支持和管理。但是有研究者认为,导致优质资源共享程度低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网络精品课程建设者的开放共享意识淡薄,其大都只愿意服务于本校学生。这种现象以语文慕课的推广最为典型,每个中学都有语文教学的优秀课堂教学实录,许多学校都会把这些公开课放在学校的内网上,让本校师生共同学习,间接地和外校终止了交流,这导致各个学校的优质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师生的眼界不开阔。假使各学校可以将本校优质语文课程资源放在慕课的大平台上,让各个地方的学生进行学习,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开阔学生的眼界,在很大程度上还可以促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这才是语文课的终极目标。


       (三)课程内容设计不丰富,课程资源重复现象严重
       从许多慕课平台后台数据可以发现,目前语文慕课的注册者数量不少,但是能够完成每节课程学习的人数不多。后台显示多数学习者是将慕课的导学和第一节看了之后就不再跟进学习,这说明这门课程对其没有价值或者激发不了其继续学习的兴趣,这促使语文教师反思自己的课程教学设计。通过走访几所中学的语文教师,笔者发现他们线下的课程设计做得很好,但是却无法用慕课平台展示出来,一些生动的配音和动画效果由于技术限制无法很好地呈现,学生只能听教师讲纯粹的理论的知识,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由于课程教学设计内容不丰富,导致很多语文教师对网络上其他名师进行教学模仿,致使学生看到的慕课都是大同小异。同时,教学资源的重复利用加剧了教师教学设计的依赖心理,教师不愿进行语文校本和地方特色课程资源的开发,这让整个语文慕课学习的资源进入了循环使用,在许多相似的慕课资源中,学生不知道该选择哪个进行学习,大大地降低了学生对语文课的学习积极性。
       三、基于现实的语文“慕课”教学原则
       语文,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文及汉语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中等专业学校语文学科正处于工具性和人文性两翼齐飞,两者过度的时期。
       如何在中等专业学校语文教学中积极运用慕课理念,必须“因材施教,因地制宜”,要充分结合语文教学的自身特点。首先,语文学科的知识点比较模糊,不能明确界定;其次,语文课堂教学极其强调学生的自我感悟、情感的熏陶,课堂中生成性很强;还有,语文教学教师的自身素质和学校的硬件缺失、家庭的层次等现实情况的差异性较大。因此,我认为中等专业学校语文慕课教学应该遵循下面原则:
       (一)辅助性原则
       慕课教学在中等专业学校教学中应处于一个辅助地位,它无论如何也不能替代老师的指导、启发以及学生之间的讨论、课堂的即时生成。因此,语文慕课教学的设计应该本着辅助、实用的原则,充分发挥慕课视频的短、精、准的优势,慕课的设计不用考虑语文知识的完整体系,只要着重一个教学目标,充分解决就可以了。
       (二)学情性原则
       慕课教学要针对中等专业学校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特别是适合中等专业学校生抽象思维能力、心理特征差异较大,不能千篇一律,强调慕课资源的方便性而不假思索统一使用。而且,中等专业学校阶段的学生很容易学不了完整的课程而半途而费,这对学生的负面影响是非常大的。
       (三)学科性原则
       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的两个重要的特性,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只有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因此语文教学的特点与途径与数学、科学学科有很大不同。语文慕课教学因此要把握学科性原则。
       四、基于现实的语文慕课教学的挖掘点
       (一)语文基础知识点的落实
       一般来讲,语文基础知识中的汉字音行义、文体知识、文学常识、语法理解等。这些知识较为客观,或者逻辑性强。我们可以借助慕课强大优势,化抽象为形象,生动逼真地创设情境,落实知识点。(如汉字的构造,我们可以通过慕课生动地展现各种造字法的特点;如上次慕课会议上,顺序和插叙的微视频,形象地阐释了文体知识。)
       (二)群文阅读教学的辅助
       一般的阅读教学中关于文本情感的熏陶,我们语文教学中特别强调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我觉得课堂的感悟交流显得尤为重要,而慕课微视频很难有发挥的余地,不过在群文阅读中,因为阅读内容的加厚加深,就变得不同了。
       群文阅读,就是把一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指导学生阅读,并在阅读中发展出自己的观点,进而提升阅读力和思考力。其实常见的单元主题阅读,就是群文阅读的一种形式。还有我们平常教学中课内阅读带课外阅读,一般老师会选择主题或写作特点类似的文章,这也是一种群文阅读形式。这些群文阅读形式比起一般的阅读教学,内容加厚加深,需要利用慕课技术来链接知识点。
       五、打造高效语文慕课课堂的对策与措施
       (一)加强师生互动,优化语文教学设计
       语文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向语文交流活动,在慕课这样的新型语文学习模式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不应该脱离,而是需要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学校可以通过引进投资,提高本校的网络课程开发技术,使得慕课内部功能逐步完善,让学生和教师更好地实现线上的交流和互动。
       实现师生交流互动,拉动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激发其好奇心,需要教师有一个丰富而优质的语文教学设计。相对于优质的语文学习资源展示,丰富的语文学习活动设计对促进学生的学习更为有效。黄荣怀教授曾指出 :“在数字化学习里学习管理系统(LMS)具有从学习资源管理向学习活动管理变革的趋势。”这就说明无论多么丰富的学习资源都需要学习主体的参与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活动设计时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学生为主体去设计教学活动,才能使慕课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和得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进行慕课培训,提高教师参与积极性
       慕课的推广离不开教师的精心准备和学生的主动参与,更离不开政府和学校的大力支持。要实现语文慕课的推广,学生的参与需要教师来激发,而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则需要政府和学校给与保证。因此,在进行语文慕课开发之前,政府应该给与经费支持,学校应该提供大量的培训机会,为语文教师进行慕课的研发和利用。
       各个学校之间或者同一学校的相关学科教师可以组建慕课制作团队,共同开发课程进行观摩学习。比如,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时,教师们可以交流自己在教学这篇文章的经验,通过大家的合作,最后制作出關于《红楼梦》教学的校本明星课程。这样的形式不仅促进了慕课资源的开发,更重要的是调动了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在阅读教学、写作教学中,尤其在一些综合学习中,集思广益,将各个学校的综合学习活动汇总在一起,形成一套完整的语文综合学习活动慕课,对语文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三)建立跨校联盟,及时更新特色语文课程
       中学语文的名师课堂不应该仅仅局限在本校,应该把精品课程进行推广。同地区的中学可以结成联盟,结合自己学校的具体情况和自身优势,承担语文课程中某一板块的课程开发,把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各个板块的学习资源进行最优组合。结成联盟的学校中的优秀师资可以保证语文课程资源的质量,同时,也能有效避免资源重复建设及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浪费,从而促进各个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每个学校主攻一个板块,大大缩短了课程开发的时间,教师可以在更短的时间里开发出更多优质的语文特色课程,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语文学习资源,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帮助学生拓宽了语文视野。
       总之,我国的慕课教育拥有庞大的潜在学习者,因此,在慕课开发中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到相应的解决对策,对语文慕课在我国的长远发展有着很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袁莉,斯蒂芬·鲍威尔,马红亮.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国际现状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3).
       [2]黄孟遥,MOOC给教师带来的影响[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8).
       [3]贾寿迪,杨洋.MOOC模式带给我国开放课程的启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