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焱云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摘要】小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新课标要求小学生的阅读总量为145万字,显然是很难完成,不排除很多是囫囵吞枣的应付性阅读和功利性阅读;特别在互联网和微时代,学生严重缺乏纸质阅读的兴趣,学生对影视和动漫和手机游戏的兴趣远远高于课外阅读;小学生课外阅读水平整体不高。本文以先进的教学理论为指导,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指导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几个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部编版 课外阅读 策略 习惯
小学语文教学经过了多次的课改,2017年正式将课外阅读纳入课内教学系统,可见国家对学生课外阅读的高度重视。通过课外阅读,能发展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同时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而且优秀书籍里面蕴含的精神力量,能够帮助小学生初步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7全国开始实行部编版统一教材,教材减少课内阅读的篇目,加大课外阅读的比重。
一、激发课外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学校是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场所,个别学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设施建设还有待提高,无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场所。部编版教材明确要求要培养学生读书兴趣,养成读书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在互联网时代,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为孩子选择趣味性、知识性、文学性统一的课外读物。比如儿童天生喜欢童谣故事,因为故事能够给孩子无限大的想象空间,教师就可以从童话故事入手,再如孩子天生喜欢大自然,就可推荐《昆虫记》让学生阅读。学生的课外阅读是个性化的阅读,经典著作年代久远,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一定距离,除了部编版推荐的作品,要教给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图书,允许学生读“闲书”,读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作品,扩大阅读面。
小学生最容易受父母、同伴的影响,要引导家长协助孩子阅读,让孩子在大人陪伴下无压力阅读。同伴共读,也能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可在班级建立读书角,师生一起阅读。教师要引导学生能分享自己所读的故事和阅读心得,同时要对孩子阅读行为适时鼓励,让孩子在阅读中获得成就感。此外,要在班级树立典型,评选“阅读之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竞争局面。
以听促读,推荐学生观看《朗读者》《中华诗词比赛大会》等节目,让学生感受经典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古诗词、阅读经典的热情,同时还能提高学生朗读和阅读的水平。 培养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贵在长期坚持。教师要硬性要求学生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完成课外阅读的任务。因为只有广泛阅读,提高阅读的速度,才能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二、上好“和大人一起读”内容
家庭是影响孩子阅读的重要因素之一。实际上,由于不少家长对小学生的课外閱读认识不到位,不主动购买书籍,也不对孩子阅读提出明确要求,更无法践行亲子阅读,这些势必接影响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部编版语文教材“和大人一起读”十分重视亲子共读活动,一年级上册共安排了八次,目的是让家长直接参与学生的课外阅读,协助教师把课外阅读落到实处。因此,语文教师一定要充分挖掘这一板块,强调家长养成读纸质书籍的习惯,通过微信等方式把阅读篇目、读书方案发给家长,指导家长辅导孩子阅读,以提高读书的实效性。
家长陪伴阅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要和孩子共同选择课外书,为孩子准备充足的书籍,以满足孩子的阅读需要。此外,家长要让孩子感受到阅读的快乐,而不是强迫孩子阅读,避免孩子把课外阅读当成一种压力。
三、切实开展好“快乐读书吧”的教学
小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但心智尚未成熟,很难自主选择恰当的课外读物。
特别是在浩如烟海的课外读物中,良莠不齐的课外读物更增加了学生选择的难度。部编教科书设置“快乐读书吧”目的是为了避免课外阅读的边缘化,让课外阅读走进教材,并对学生课外阅读进行全方位的指导。
“快乐读书吧”与语文课堂教学同步,教材要求每个学期组织两次活动。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读书活动中,爱上读书。以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笑与泪,经历与成长》为例,教师要精心设计整个教学活动,比如提前让学生了解《童年》《小兵张嘎》《草房子》三部小说,引导学生学会运用预测策略,通过看封面,读目录,猜测相关内容。上课可以通过播放三部电影的经典片段,出示一些名家对这三部小说的点评,激发学生的看原著的兴趣。引导学生阅读《外祖父和外祖母分家》《塞烟囱》《夏天里的奇想》等经典片段,体会成长中蕴含的笑与泪,与同伴交流读书感受,分享阅读的快乐。课后要求学生制订阅读计划,争取每天看几个小节,半个月完成课外阅读。要求学生至少要掌握三种阅读方法,通过博览、通读、精读,能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之间关系。
为了配合“快乐书吧”的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还出版了“快乐读书吧”丛书,供师生在课堂上阅读交流使用,这套丛书涵盖古今中外名家名篇,体裁十分丰富,帮助一线教师解决选择什么书籍的以及怎么读好书的难题。
四、做好阅读1+X的教学
部编教材明确把延伸阅读纳入教学中,几乎每一单元都有相应语言水平的课外阅读篇目,对课内教读课文进行补充,旨在构建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有效提高课内外阅读效益。
1+X是教学的创新点,要求完成教读课文之后,要拓展延伸,把课内与课外阅读有机统一起来,通过课内外阅读的相互渗透,实现阅读迁移。当下出版业发展迅速,由线下延伸到线上,但是却很难找到適合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优秀作品,人教社出版的《语文素养读本》,为教师指明了阅读的方向,可以作为师生课外阅读的选本,让学生在大量阅读中不断提升语文素养。教读好一篇文章后,要进一步打开学生的阅读空间,教师要链接到有相似风格的其他作品,让学生通过对比阅读,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并让学生读思结合,读写结合,进行仿写。
例如,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读课文是民间故事《牛郎织女》。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民间故事魅力和其中蕴含的情感,在此基础上,课后要指导学生阅读《一千零一夜》《列那狐的故事》等古今中外优秀民间故事。
阅读是分层次的,阅读首先理解字面上的意思,大概了解书籍的内容,然后深入理解作者的意图,分析观点和归纳出作品的结构,还要学会比较阅读,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阅读能力的形成是由浅入深,呈螺旋上升的阶段,学生阅读内容要由浅入深,低年级适合阅读图文并茂的绘本,主要阅读童谣、儿歌及简单的儿童故事为主,旨在养成读书的好习惯。中年级推荐阅读短篇的文章,并初步接触《西游记》等长篇小说,中高年段要让学生学会精读,要让学生学会阅读整本书的方法,引导学生去欣赏、品味作品,赏析段落和分析篇章结构,真正地理解作品。课后可以鼓励学生多读书勤动笔,认真写读书心得。此外,为了保证阅读的有效进行,教师要积极探索具体可行课外阅读的检测标准,检测学生阅读效果和对学生的阅读态度、阅读过程进行跟踪评价。
总之,在统编版教材理念的指引下,教师为学生埋下热爱读书的种子,并让这种好习惯伴随学生的一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读书的快乐,成长为一个富有人文素养的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顾艳梅.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引导[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2,28(4).
[2]陈秀美.小学生课外阅读引导策略[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7(5).
[3]殷汪洋.部编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浅探[J].语文天地,2018(10).
[4]樊丽丽.浅谈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指导的策略[J].甘肃教育,20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