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解读幼儿身体活动现状与支持策略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8期   作者:叶芬
[导读] 身体活动是幼儿生活、游戏、学习、运动的重要表现形式
         叶芬  
         常州市新北区三井街道河海幼儿园
         摘要:身体活动是幼儿生活、游戏、学习、运动的重要表现形式,是生理发育和心理成长的重要载体。目前幼儿的身体活动状况逐渐减少,成为幼教工作者不断关注的话题。作为幼儿园和学校一定要重视身体活动的作用,为幼儿创造身体活动平台,发挥身体作用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基本运动技能、体能的深度价值。
         关键词:
         世界卫生组织(WHO)把身体活动定义为“由骨骼肌肉产生的需要消耗能量的任何身体动作”,包括:工作、休闲、交通、家务等活动。国内首部《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指南》对身体活动的概念描述为任何骨骼肌收缩引起的高于基础代谢水平能量消耗的机体活动,包括: 职业工作、家务、休闲活动、体育运动以及健身和健康为目的的身体锻炼。而我们所熟悉的运动身体活动的一种具体的类型,指为了改善或维持体适能、运动技能或健康而进行的有规律、有计划、有组织的身体活动。
         身体活动概念自古以来就有论述,原始人类的奔跑、狩猎、祭祀等身体活动是为了生存。可以说,身体活动是人类生活的根本。而随着人居环境的改变,建筑、水泥的充斥,社区、交通等城镇化的加快速度,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体活动。幼儿在这的生活环境中,居住环境密度高,交通便利的条件,教养方式的溺爱、包办等,束缚了幼儿的身体活动,其水平逐渐将下降,
         一、幼儿一日生活中两类案例及解读
         案例一(楼梯事件):中午饭后散步,带小班孩子去二楼欣赏刚创建的美术室,刚刚走到楼梯拐角,小朋友大喊:“老师,婷婷摔倒了。”我急忙发出停止的口令,从中间穿过去,把她扶起来安慰她,询问有没有受伤。婷婷起来后,继续走楼梯。一会儿,前面的2个孩子也摔倒了。然后,在下楼梯的过程中,也有3个孩子摔倒。这一现象,引发了我的思考。幸亏孩子没事,如果摔破或者摔伤,后果将不堪设想。同时,我与孩子进行了对话。婷婷、康康你们怎摔倒的?是身体不舒服吗?我汇总了孩子的回答:没有,我脚累;我没踩上去;我没脚底下;我没看路等。
         案例二(便便事件):有一天,童童妈妈说,孩子从不在幼儿大便,一定要到家里才行。我也觉得很奇怪,老师从来没有说过,不能在幼儿园大便。还说,大便的时候要老师帮忙。于是,我调查了班级的35个孩子,有95%的幼儿不在幼儿园大便,这种普遍现象引起了我的重视。要想了解真相,只能去问孩子。从幼儿的回答分析,半数以上的孩子的原因都是因为蹲在那里太累。
         两个案例都有一个共性问题,腿太累,没有力气。从身体机能的角度来说,幼儿腿部大肌肉的收缩度不够,发育不成熟;从基本技能角度来说,走跑能力不足;从身体素质上,肌肉的耐力和身体的协调性差。于是,我查阅资料和与家长沟通发现,幼儿基本生活动作的练习机会太少,即身体活动减少了。从幼儿生活的环境来看,上楼有电梯,出门有汽车,上幼儿园有小推车,本来可以锻炼幼儿走跑能力的平台,被家长和社会环境剥夺了。
         二、幼儿家庭环境支持幼儿身体活动
         每个个体都身处整个社会网络之中,其活动行为也不可避免的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和支配。

幼儿身体活动的频率和质量与家长环境关系密切,家长与幼儿的互动影响着幼儿行为。家长对身体活动认识和行动,直接或间接成为了一种无形的外部环境,影响幼儿身体活动的行为和意识。澳大利亚的研究显示,家庭收入对孩子的运动参与具有较强的影响关系。父母教育水平越高的家庭,其孩子选择机动车出行的比例也越高,与之相对应的是高收入家庭的子女比低收入家庭显示出了更低的身体活动水平。
         另外,整个社会结构和文化差异对家长身体活动概念的影响较大,家长出于对幼儿安全考虑,会减少或限制幼儿外出的机会,让幼儿在“保护包办”内成长。有研究表明,家长的运动习惯能够起到重要的模范作用,引导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运动。家长与幼儿一起的体育运动,极大促进了幼儿养成的运动习惯。比如幼儿参与团队运动的积极性,空闲时间的身体活动机会,幼儿对自身身体的了解和认知等。总之,家庭营造的支持幼儿身体活动的环境对幼儿身体运动发展至关重要。
    三、幼儿园深刻理解身体活动与健康教育的关系
         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颁布,健康教育与医学、社会学、神经学等学科的交叉渗透,凸显身体活动的健康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成为主流话题和发展方向。幼儿身体活动正是建立在身体动作的基础上进行思维展示的活动过程。幼儿园的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发展幼儿走、跑、跳、投、钻、爬、攀登等基本动作,速度、力量、耐力、平衡等身体素质,还需要一个健康的行为习惯从小养成,终身受益。从幼儿个体发育和成长来说,从流行性病学的角度,保质保量的身体活动更是有效提高个体身体素质降低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改善个体认知功能、调节情绪、提高社会适应力。以此改变肥胖、近视等现实问题。
         幼儿园要创设适合幼儿的有利环境促进幼儿身体活动。从硬件上来说,创设吸引幼儿的运动活动空间,对幼儿园现有场地进行规划,考虑空间性与实用性,并开发球类运动区、走跑区、骑行区,提高孩子基本的动作能力;结合小中班班的幼儿身心发展特点,通过观察发现幼儿的当下需求,满足其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关注运动场地的安全性、适宜性、科学性,对场地器械进行安全检查与维护,保证幼儿安全游戏场的建立。
         从软件上来说,加强教师对身体活的理解和支持。身体活动是幼儿一日生活中的身体表现,不能过分关注运动能力、身体素质。在户外是身体活动,室内更是不可缺少,室内比户外的活动平台更多。教师要克服个人对身体活动的习惯性理解,对幼儿户外活动时间不缩水实施,保证幼儿每天不少于2小时户外活动,1小时体育活动。教师还要对家庭身体活动环境的营造进行干预指导,与家长交流,可在班级群建立“家庭运动日”,上传运动视频或者图片。
         楼梯时间和便便事件,证明了身体活动是幼儿生活、游戏的重要内容,我们应该以科学的儿童观、游戏观、课程观去理解和实施,把身体活动作为健康教育的起点和重点,创设环境和平台,给幼儿身体充分的活动机会,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培红,王梅.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J].中国学校卫生,2016(37)
         [2]郭强,汪晓赞.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研究的国际发展趋势与热点解析——基于流行病学的视角[J].体育科学,2015(07)
         [3]张云婷,马生霞,陈畅等.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指南[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2(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