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伟娟
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佛冈中学
摘要:笔者以“变式教学在山区县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中的两大切入点概念性变式教学与习题性变式教学为契机,谈如何在课堂上转变教学思维,改变教学策略,使得学生提升数学核心素养与落实新课标的要求,希望能够对山区县高中基础薄弱的同学带来新的改变。
关键词:变式教学、转变思维、数学核心素养
正文:
变式教学的研究虽然落地已久,很多前研的理论也很成熟,在新课标落地的时期,我们需要在新课标为导向的教学中,转变思维,改变策略,目的旨在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最终让课标的要求落到实处,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但是,在招生排位最末端的学校,虽然学生已经筛掉一大半,但是学生数学基础仍让人担忧,特别是乡镇来的学生,思维定势比较严重,计算速度缓慢。因此对于数学素养不高的学生,我们需要的是转变思维,改变策略,变式教学方法成熟,使用宽广,在山区县高中去应用或许可以更快速地培养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关键能力与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顾泠沅先生最早提出变式教学的理论,他详细地阐述与分析了变式教学的试验与研究,提到了变式教学分为“概念性变式教学”与“过程性变式教学”两种模式。根据山区县高中学生的基础与实际,我们对于这两种变式的模式进行了改变与简化,我们在课堂上的变式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思考范围,达到深度学习的效果,也对变式教学的方法在山区县进行应用的一种尝试,以下针对我们的做法进行一一的阐述。
一、构建低起点、坡度高的垂直变式;
概念的获得可以通过归纳学习与演绎学习这两种方式,归纳学习是通过一系列具体的例子识别出某些事物的共同特征。演绎学习即从一个一般概念中形成一个子概念,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我们选择的大多是归纳学习法,因为这种方法起点低,易操作,容易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交融,特别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他们刚刚从初中升上来,抽象思维的形成仍需要时间,对于书本的抽象引入未必能够接受,当然这种方法是需要证明才能严谨,但至少学生对于新概念的模式是清晰的,再证明就没有那么难接受了。
在讲《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时,我们可以先列举几个特殊的例子观察,如下表:
?
再比如讲解《两角和差的余弦》时,我们同样使用以上归纳式的变式引入,如下表:
对于基础的薄弱的学生,这样由具体到一般的的操作很快就能猜想到1,,然后老师再结合相关概念进行证明就严谨了,比一开始就用抽象的方法进行概念证明,学生的理解度高很多,而且通过一系列引入的变式,式子的结构也看清晰了,从特殊角到一般角,这样的式子可以列出无数个。
在新高考与新课标这个指挥棒的带领下,要让学生知识获取的能力、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我们的教学不能只有套路,而没有了知识形成的体系,这样学生很难在新高考的新题型中脱颖而出。
因此我们在讲新课时就必须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抓住本质来解决问题。既提高课堂的效率,也从中可以锻炼到学生的数学抽象、数学计算的素养能力,让素养落到实处。
二、以课本例题为抓手进行习题性变式
课本的例题及习题是经过精心设计的题目,是知识的代表,正所谓万变不离其中,考试的试题来源大部分都是来源于书本却高于课本,因此我们的习题性变式教学主要以教材的例题为主线进行横向、纵向的提高变式与拓展变式,并且新高考新增了多选题的题型,这也是变式的一种方式,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应多角度、多方位地进行更改题目的条件与结论,让学生能够更快的掌握知识点。
变式教学是实现高效教学的助推器,数学教学最希望的培养学生解题的思维与能力,而习题教学就是解题教学的过程,目的是希望学生把学习过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方法进行巩固与加强,并且迁移到不同的问题情境下去解决问题。而我们的习题课分为新概念后的巩固复习,这个课的教学基本还是围绕新概念而展开的,拓展范围不能太广,落脚点必须在新概念上,其次是章节的专题复习课,这个课要求的广度与深度比前一种要大,拓展的范围可以更宽广,但落脚点不能太多,举一反三的题目很多,千变万化,但必须抓住知识的本质,追本溯源才是根本,才能面对错综复杂的高考试题。以下是关于《导数与函数单调性》的习题课教学设计。
例1:以导数法讨论函数单调性及极值问题;
(1)讨论函数的单调性:
变式1:若是R上的增函数,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变式2:若是R上的减函数,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变式3:若在R上不单调,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变式4:若在区间内为增函数,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变式5:若在区间内为减函数,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变式6:若的减区间为,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变式7:若在上不单调,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若函数,求函数的极值点。
变式1:若函数,试讨论函数的极值存在情况。
变式2:若函数,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变式3:若函数与有三个交点,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
变式3:若函数有两个零点,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数学的习题课主要是以学生主动学习与体验为主,教师作为引导者主要是引导学生回归本源去思考问题,以上这两节课的设计是围绕导数法解决函数单调性与极值的问题,核心问题是导数的正负决定函数的增减,单调性也决定极值,左增右减有极大值,左减右增有极小值,因此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去思考他们之间的细微之处,甚至可以放手让学生去改题,他的思维会更加深刻,并且时刻记得触类旁通,调动学生“自己要学”的心态,通过自己的思考与总结得出的知识更加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更加有效,学生从中还可以获得学习的快乐,增长了智慧。
三、结语;
数学知识的传授通过解题,思维的锻炼通过解题,虽然题很多,但是如果我们不对题进行筛选,就会让学生容易陷阱题海战术中不能自拔,因此题不在多,在于精,经过精心挑选的题目,然后进行适当变式,让学生做到“学一类,会一类”,特别在新高考和新课标的要求下,高考的要求是回归本真,追本溯源,重点培养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对于基础薄弱,资源匮乏的山区学校,我们需要转变思路,改变策略,多想办法努力提高学生的基础,锻炼他们的思维,因此,变式教学的路还很长,需要继续坚持与落实,希望能够使我们的课堂精彩又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