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伟
温州市龙湾区第一小学 浙江温州 325000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生活质量提高,人们对教育模式的创新要求不断提高。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在班级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班级管理存在班级凝聚力、向心力不足、班级文化氛围不够浓厚、班集体建设不受重视等问题。小学班主任要做好班级管理模式的选择工作,开展多样化活动,锻造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创设良好的班级文化,构建和谐的班级氛围,做好班干部的选拔和培育,打造班级管理小团队,以此促进班级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关键词:小学教育;班主任工作;价值观教育
引言
班主任是在学校教育中负责一个班知识、思想、学习和生活的教师,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小学班主任的工作与其他科任教师的工作不同,班主任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以及日常学习生活的管理。班主任在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完成学校教学计划,保持家校联系等学校教育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没有班主任,教育方针、政策的上传下达就会受到较大影响。在这一背景下,班主任工作俨然已经成为一个热点话题。
1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与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小学生智力和思维发育处在整个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正在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作为小学生的班主任,担负着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优秀道德品质的重要角色,需要协调整个班级,令小学生听从教学指挥、跟上教学步伐、完成教学计划,并在此过程中维持和谐融洽的班级氛围,建立高效积极的课堂环境,培养健康端正的行为习惯,使得教育教学工作得以顺利有序地进行。
2小学班级管理的困境
2.1班级文化氛围不够浓厚
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呈现给大家的整体印象和表征,是一个班级的灵魂,为每个班级所特有。班级文化对全体学生有调节、约束的作用。然而,不少班主任忽视了班级文化氛围的营造和建设。从教师方面来说,部分教师不团结的行径消解了教师集体的影响作用,无法形成教育的合力和一致性影响。从学生方面来说,学生本应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主体,却经常被忽略,致使其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常常缺位。部分班主任常下达各种指令或进行各种灌输,缺乏良好的价值导引和理念嵌入,导致形成不良班风。从制度建设来看,班级缺少良好的制度规范。小学生个性活泼、自制力较差,如果没有制度规约,他们这一天性就会严重影响教育的效果,使班级的发展目标、群体利益受损。
2.2家长配合度不高
家庭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与班主任互通情况,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学生发展,是实现教育目标,培养一名优秀学生的必然途径。特别是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家长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压力不断增加,许多家长忙于工作忽视孩子的成长,认为把孩子交给学校便可以什么都不用管,对家校合作造成了很大阻碍。即使学校组织了家长会,但效果并不理想,大部分时间都是班主任在讲,家长并不主动参与其中。虽然会有少部分家长与班主任进行交流沟通,但能够把班主任的指导落到实处的几乎没有,班主任工作开展困难。
3小学班主任管理中渗透价值观教育策略
3.1共享信息资源,让班主任“忙”得有意义
信息资源不能共享,会导致各职能部门缺少沟通、政出多门,让班主任把很多精力投入到意义不大的重复工作中。以上报学生信息为例,学校多个部门都需要学生的信息,如果各个部门征集学生信息的模板设计存在差异,仅就这一项工作,就会让班主任在多头填报材料中忙很长时间。
因而,应构建合理的数据共享体系,让各个管理部门之间以提高管理质量为宗旨,相互协调与配合,让班主任“忙”得有意义。
3.2加快完善班级制度,提高学生自主参与意识
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制度拟定的过程中,班主任要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制定符合学生德育水平、心理特点的规章制度。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开展的实践活动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应该鼓励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而不是用刻板、粗暴的制度去限制、约束学生言行。同时,班主任可以在班级内部开展多种多样的制度教育,教育引领学生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具备自我约束、明辨是非的能力,逐步提升其道德品质,通过勤奋进取不断获得自我进步。
3.3提升德育管理情感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如何去爱护学生,而德育管理教育也应当如此,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工作中,应当充分融入日常生活,加强德育教育与情感教育的管理工作。例如,小学生普遍面临着升学的压力,此时就需要班主任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能够理解学生,以情感作为主要沟通媒介,加强班主任学生之间的沟通,进而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尽量与学生以朋友的身份交流,促使学生提高对班主任的信任,可以倾诉自身的烦恼,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融入到班级中,处于这样的学习氛围中,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树立起健全的人格。在与学生拉近关系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对自身的言行举止进行规范,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情感不稳定状态,但是能够清楚的认识到班主任是否出于真心对待,为此教师在平时管理工作中应当做到表里如一,充分利用情感因素去鼓励、教育学生,这样学生才能够用心去体会教师,进而实现教学目标。
3.4在评价共同体中协同育人
学生发展评价涉及班主任、学科教师、学生、家长和专业评价机构等相关群体。班主任实施增值性评价时不应自己包办、单独进行,而应联合学科教师、学生群体、家长和专业评价机构,共同组成评价共同体,对学生发展实施增值性评价。在评价共同体中,班主任是学生增值性评价的组织者和主导者,通过了解学生发展需求,依据教育目标、学校资源和文化、教师能力等要素,以立德树人为指引,与学生本人、家长和学科教师一起调研学生发展需求,邀请第三方专业评价机构共同设计学生增值性评价系统,并协调评价的运行及进行后期的反馈与反思。学生在评价共同体中是不容忽视的角色,学生的声音需要被倾听。增值性评价强调以评价育人,因此,学生的发展需求、学生前置的发展条件及学生后期增值的空间等都需要纳入增值性评价方案中。家长与学科教师在评价共同体中共同负责帮助学生了解学生自身个性、条件和发展需要,以帮助评价共同体成员更好地认识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家长及学科教师应该努力提供学生发展的相关信息,帮助班主任关注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及学生发展的优势所在,以保障增值性评价的顺利进行。在增值性评价后期,家长与学科教师应根据学生发展增值性评价报告,共同反思学生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及问题,以评价结果的反思促进学生的改进和更好的发展。专业评价机构在共同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增值性评价作为专业性较强的评价方式之一,其运用需要较为深厚的统计技术知识。因此,专业评价机构应协助班主任、家长和教师等人员,根据学生发展需要设计科学合理的评价模型或系统,确保评价系统的信效度,并在增值性数据的处理中发挥专业技术优势,保障评价结果的精确性和有效性。
结语
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核心,肩负着加强班级管理工作、实现班集体的导向和教化功能的重要责任和使命。因此,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在班级管理活动中要开展多种多样的渗透德育的主题活动,不断地向学生输入正确的价值观念,促使学生正确三观的形成。要善于组织和协调校内外的各种积极教育力量,发挥教育的整体协同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金有.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融入德育的有效途径[J].新课程研究,2019(13):37-38.
[2]王文德.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德育管理的探究[J].亚太教育,2019(7):32.
[3]李云洁.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4(34):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