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孙乐
晋江市灵水中学
一、地理区域认知的涵义
区域认知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人文和地理和谐的基本价值观的影响下指导地理实践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区域认知是人们根据相关标准理解并熟悉地球表层的不同种类、不同功能和不同尺度的区域的过程。通过对不同地区区域特征的探索和总结,地理学家了解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分析区域发展的方法和条件,掌握区域间的联系,确保区域间的共同发展和进步,为区域间更好地联系提供科学理论基础。
区域认知能力的培养要满足以下几点要求:首先要了解区域是地球表层的基本单位,能用地理学习中的知识和方法来明确区域的位置,并能总结区域特征和结构。其次要能掌握区域之间的差异与联系,从中找出规律。第三是必须能以动态的眼光分析区域现象和变化,知道区域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最后是要对自己所处的区域和国家有较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能从国家的角度看世界。
二、地理区域认知素养对初中生的意义
区域认知是地理学基本的认知方法,指人们具备的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特点、问题进行分析、解释、预测的方法和能力。学生掌握区域认知方法,就能够形成从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现象的意识与习惯,运用区域综合分析、区域比较等方式,来认识区域特征和区域人地关系问题,形成因地制宜进行区域开发的观念。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地理教育之前,地理区域认知是学生必须在初中阶段必不可少也是学习地理首要接受的环节。学习地理离不开地图、地球仪等教学工具,其上所划分的区域也会是学生首先感知到的。区域的划分大致分为地理学上的划分和人为政治上的区域划分。地理学上的划分标准有着严格的科学依据,发生变化的时间跨度大。系统扎实的地理区域认知,对学习地理知识有着不可替代的辅助作用,帮助学生养成学习地理知识的正确思维逻辑。
三、如何培养学生地理区域的认知能力
1.推行地图学习方法,建立宏观区域意识。
丰富的地图资料是地理教学的一大特色,地图大多根据地理特征、人文特色,以及行政区域等信息,将世界以不同的标准划分为多个部分,小到城市地图,大到世界地图,都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地理知识、提升认知能力的机会。在教学中强化学生对于地图的认识,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规范地观察地图;另一方面,宏观地了解并记忆地图,可以为学生今后的区域认识学习做好铺垫工作。在七年级下册的地理教材中,主要对亚洲的一些国家展开了学习,介绍了与中国邻近的日本,东南亚和印度等国。在开始这一册教材的学习之前,教师可以拿出世界地图和地球仪,先让学生了解七大洲四大洋的大概分布情况,帮助学生找到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的亚洲,接着可以亚洲的经纬度及周边情况进行介绍,再从中国的位置出发去定位周边的国家,幫助学生对亚洲主要国家的区域分布建立较为清晰的认识。
2.引导学生了解地理区域特征。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独有的特点和与其相似的地理区域,形成这些特征的因素经过历史漫长的变化,研究起来较为复杂,也是地理学习中的难点之处。因此教师要正确引导对于区域特征的教学,区域特征也有主要特征和次要特征之分,一个区域的主要特征就像是这个区域的标签,例如说起地中海气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地中海,因此教师就可以因此来根据区域名字,地理位置等进行区域气候特点的对比,带领学生分析区域间气候有何差异,以及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也可以让学生互相谈论自己所了解的其他区域的人文风俗,在互相谈论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在分析区域特点的差异中培养了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借助比较区域间差异性掌握区域间地理性质的联系。虽然各个区域间都存在着差异,但是站在世界这个大范围来看的话,各个区域间或多或少也都存在着一些联系。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差异的同时也要注重比较区域间的联系,这对于加深学生的地理区域认知能力有着极大地推动作用。通过比较区域间的经济、气候、资源的不同来真正的认识到区域间的差异性,例如我国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北水南调等资源跨流域调配工程的建设就是通过平衡小区域间资源的差异来达到整体大区域的资源平衡。又例如,在比较南北方地区的气候差异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自由讨论自己印象中的南北方的差异,北方常吃面,南方爱吃米,北方冷,南方热等等,先从认识南北方区域在经济活动、气候、纬度位置、农业发展、地形、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印象为出发点,使其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南北方各自在地理方面的特征,从区域认知出发,理解和学习相关知识点。引导学生善于比较区域差异,认识区域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认识事物之间的差异性与整体性。
地理区域认知素养的浇灌不仅对初中地理教学十分重要,也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幸福生活影响重大。为了学生的成长,为了祖国未来的强盛,新一代教师应充分发挥现代科技的优势,博采众长、量体裁衣地使用科技;教育经验丰富的老前辈更要有一颗传世之心,顺应课程改革的趋势,使自己知识、经验的果实,通过新技术的应用,灌溉更多学生,使初中学生具备发展所需的地理素养,成为一名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