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以大学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为例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8期   作者:葛成民
[导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
        葛成民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其主体是专业教师,受众是学生。文章认为课程思政的教育过程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没有固定形式,其核心是“思”。其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地思考并选取思政素材,拓宽教学思路并有效的结合授讲课程,拓展教学思维不拘泥教学内容和形式,才能有效提升课程思政效果。

        关键词:课程思政;价值观;素材;素养;影响

        自中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科技、文化、金融等各方面我国取得了巨大进步。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生活一种常态化影响因素,学生对于网络上的各种价值取向具有不易明辨和易受影响的特点。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具有正确的家国情怀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点内容,“立德树人,课程思政”是进行人生观塑造和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手段。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环节,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将隐性的思政教育和显性的课程教育相结合模式变得越来越符合国家课程教育目标的要求。

一、课程思政要求教师在思想上高举"立德树人,课程思政"一面旗。
        
        目前,许多专业教师经过多年的专业课程教育,已形成自己固定的教学模式,当被要求课程思政内容融入专业课程模块时,不知所措,甚至有认为文科类课程易操作,理工类的不易实施的误解。
        为更有效地开展课程思政活动,首先要求教师要清楚地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知识教学两者之间的关系, 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可以互相促进的,并不是互相矛盾,不能将两者分开来,教师在思想上要深刻认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这样才可能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对专业能力培养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高校教师还应能够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以身作则,以德立人,以德服人,立德树人,能够回答和解决好“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引导学生善于从中国传统的传统美德和劳动模范身上感受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和文化观。
         学校层面,应加强对高校教师立德树人素养的要求,在思想上高举“立德树人”的一面旗。如果把人才培养看成是一场战争,高等教育便是战略制高点, 而教师就是具体实施者,教师的良好思政素养和教师专业技能是战略制胜的根本保证。只有教师具备了深厚的"立德树人,课程思政"的思想意识,专业课堂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才能保证新时代社会主义人才的培养。

二、课程思政要求素材选取应是契合授课内容的先进的最新的事例。
   
        为解答如何将课程内容和思政教学结合起来,从哪个教学环节入手,文章尝试作如下探索。
        
        1.深挖专业知识,以问题为手段,采取层次性强的问题串引导学生就能完成教育目的。
教师设置课程结构时,以课程目标结果为导向,加强以问题为手段,把国家意识、文化自信、人格养成等融入课程内容,充分发挥教育教书育人的作用。

以“The best things in life aren’t free.” 主题为例,可构思问题串--“What are the best things in life? Are they free? When they have them, do you take them for granted?” 根据学生的答案,来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是否是自由享用的或者会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如答案“空气”, 我们可以据此引申为现在能自由呼吸是由于革命先烈经过长时间的革命斗争换来了和平稳定的生活,生活是自由的,对比国际上某些国家,战乱不断、民不聊生,在这种情境下我们才能自由的呼吸空气,以此来引导、激励学生进行价值观的建立。
        2.树立创新思政思维,以先进素材为基础,来支撑和丰富专业课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的科技、交通、航天等领域逐渐走在世界前列。当我们阅读课程涉及到相关方面时,可以自然展现我国的伟大历史性成就。如交通方面,我国的高铁里程是世界长度第一;科技方面,华为自主研发5纳米手机芯片,并自主研发“鸿蒙”物联网系统,走在世界前列;航天科技方面,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导航”和未来国际空间站的退役,我国将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空间站的国家等。这些壮举是中国在受到西方国家科技封锁和打压下,自立自强、自主研发的世界前沿科技。这些壮举也是学生所生活的时代成就,感同身受才会增强意识和说服力。这些事例的融合有什么意义呢?这些宣扬祖国伟大创新、自主攻坚的事例,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高水平科技的自立自强,树立起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这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外语言文字了解相关行业的发展与应用,也符合学习语言是传承文化的应用内涵。

三、课程思政要求教师的授课与考核方式更具时代性、创新性。
    
        机械地在阅读教学环节穿插思政内容不仅使得教学环节不连贯,也易导致授课内容不完整。教师应拓展教学思维,创新授课方式,紧跟时代要求。在保证正常的教学节奏前提下,可以在每节课的完整的教学环节间隙进行课程思政的影响。教师和学生代表不同的时代,每个时代具有不同的印记,在教学间隙教师以深入浅出的语言,通过两个时代对阅读内容的不同事物的碰撞所产生的强烈对比,使学生产生自豪感和使命感。这种两个时代的交流和碰撞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教师再采取以思政目标为导向的问题串引导、激发和促进学生的精神追求和人生价值观的培养,来有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
        教师的言传身教是另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教师不应只拘泥于课堂形式的思政教育,专业教师的职业素养、专业技能也是也是思政内容的呈现形式。从这个种程度上看,教师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是有助于课程思政内容开展的。教师应拓展自己的教学思维和思路,才能发现更多的课程思政和专业课程相结合的教授形式。
        文章认为课程思政是一种教育影响过程,教育影响和学生的思想变化无法通过常规的教育考核来评价,一方面这种变化不易捕捉和量化,另一方面,这种影响变化容易受其他事物的影响。常规的课程考核不足以完整地评价课程思政的影响结果。从这个角度来说,可以创新性地摆脱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采用长期跟踪调查的方式,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习惯、兴趣爱好、生活态度、日常关注及价值取向等进行跟踪,有意识地回应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实践中所遇到的真实问题和困惑,从而对之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结语
        “立德树人,课程思政”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的一个有效创新,对学生树立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地以身作则,提高自己的思政素养,以德树人,拓宽教学思路,拓展教学思维,对提高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问题既解决思路[J]. 思想理论教育. 2018,3:64-69.
[2] 李国娟.课程思政建设必须牢牢把握五个关键环节[J]. 中国高等教育. 2017,15:28-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