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智慧
重庆市武隆中学
摘要:随着近些年素质教育呼声的不断高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逐渐受到重视。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仍旧偏向理论基础,缺少实践教学。没有将道德与法治课程发挥最大的作用。“体验式”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理论之余,更切身的体会道德素质和法治要求的内在,也有利于对学生德育的培养。本文将就“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作为切入点,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初中教育;道德与法治
前言:初中生正处在思想与品德发展的重要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任务就是要帮助初中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品格修养,普及法治知识,引导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然而,应试教育下单纯的学习道德与法治理论,并不能实现对学生人格的塑造。“体验式”教学,能够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更好的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同时深刻感受自己的行为会造成的后果和感受,培养初中生的德育水平。
一、“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素质教育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有意识且有目的地进行自主学习。“体验式”教学,改变了以往应试教育的制约,教师能够根据学生之间的不停差异进行针对性地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直面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从情景模拟,到思考实践,最后分享和体验。让学生能够在互动中获得知识和感受。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1]。
(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体验式”教学下的道德与法治,能够让学生在模拟情景的过程中形成道德观念和法治规范。学生能够更好地将所学于实际相结合,将到道德与法治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让学生在为人处世中,能够通过正确的道德观和法律基础去看待生活中的万事万物。
(三)为学生塑造正确的三观
“体验式”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三观。初中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发育阶段,容易受到外来事物的干扰。三观未完全塑造。通过“体验式”教学,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学会换位思考,既能够反思自己曾经的所作所为,又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修养。
(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体验式”教学,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色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相比于枯燥的理论知识,课堂上的实践体验会给学生带来一种未知的新鲜感。为课堂营造了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受到吸引。引导学生沉浸课堂氛围。
(五)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相比于枯燥,充斥着说教的理论课程,“体验式”教学,会更加直观具体的教会学生应当怎么做。让学生根据已有的道德观念去为人处世。学生也能迅速了解法治社会的行动底线,做到知法守法。同时学会用法律的手段保护自己。学生根据身体力行,对道德与法治也有着更加深入的理解。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也随之提升[2]。
(六)有利于师生间的良性互动
观看学生们的实践行动,能够帮助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和行事风格,方便教师加以引导。
同时,师生间的互动加深,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二、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现状
(一)未重视道德与法制课程
道德与法治课程有别于语文、数学和英语三大主科,许多教师将其归类为“辅助学科”,对道德与法治教学为提出相应的重视。因此,许多教师在进行到道德与法治教学时,都是照本宣科,对实践操作并不重视。
(二)教学手段单一
部分教师仍采用传统教学手段进行到德育法制教学。利用单纯的讲述或启用多媒体设备将理论知识和考试重难点进行简单的堆叠,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
(三)仍然保留应试教育的影响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教师将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点集中到了“易考点”和“重难点”身上,对于其他部分仅仅是简单地一嘴带过。往往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应用策略
(一)创设情景,角色演绎
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情景,让学生进行分角色演绎,观察学生面对突发状况会做出怎样的行为和举动。例如,在学习《诚实守信》时,教师可以拟定一个情景,学生A借给学生B一本厚厚的百科全书,学生B在阅读时,误将饮料洒在了百科全书上,导致自己模糊不清,书页损毁。百科全书价格昂贵,并不在学生B的零花钱所能承受的范围,学生A要求学生B将百科全书还给自己,那么学生B应该如何表现。教师可以通过学生B 的表现进行适当的教育和点评,人让学生通过切身演绎,感受诚信的珍贵。
(二)开展班级活动,明辨是非
开展相应的班级活动,例如主题板报、主题班会、演讲比赛和辩论会等,让学生根据近期所学的主题,开展活动。例如在学习《责任与义务同在》时,教师可以其设置为主题,让学生自由开展相应的活动。
(三)善用多媒体设备,展现效果
善于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氛围的营造和展示[3]。一方面,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布置背景,拟定主题,帮助体验教学看展;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拓展教学。通过动画、纪录片和歌曲等,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主题教学。例如,在学习《国家利益至上》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纪录片,让学生感受国家利益受到损害经面临怎样的境遇。
(四)推行实践活动,加强感受
教师可以适当地开展一些户外教学,让学生真正做到生活中去,体验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可以通过防暴演习、参观派出所等方式,让学生进行实地感受;也可以让学生体验养老院义工、交通疏导志愿者等工作,让学生面对形形色色的人,观察现实生活中的不道德行为,感受面对不道德行为的后果,通过对他人的劝诫感受道德与法治规范作用。
结论: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对学生的约束和指导时十分重要的。素质教育背景下,道德与法治教学不应该只停留在课本和试卷上。要让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将行为和措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拥有正确的是非观和自我保护意识。这也就要求,教师要模拟适当的情景,让学生在“体验式”教学中,通过实践来学习遇到问题的解决办法,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曹艳瑾.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方法的运用研究——以情感体验式教学为例[J].名师在线,2021(12):64-65.
[2]褚红梅.开放活动,体验生成——运用开放体验式教学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J].知识文库,2021(06):137-138.
[3]李建英.浅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情境体验式学讲课堂的建构[J].学周刊,2021(08):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