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8期   作者:黄永清
[导读] 数学是一门综合性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始终作为各个教育阶段的重点科目
        黄永清
        福建省永安市西洋中心小学        福建永安        366035
        摘要:数学是一门综合性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始终作为各个教育阶段的重点科目。然而在小学阶段的学习当中,数学对于小学生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虽然小学数学在成年人看来是比较简单的,但是对于年幼无知、理解能力薄弱的小学生来说,抽象性是非常强的,正是因为抽象性较强,才能全面开发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增强他们运用知识的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进一步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提出的根本要求,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教学观念,以及硬性灌输的教学模式,积极把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小学课堂教学
引言
        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也就是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激发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自主探究,增加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互动机会,从而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研究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不仅能从根本上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使他们在自我提升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真正达到用中学、学中用。同时,教师还要把握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的个性化差异,把自主探究教学模式与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充分结合,为学生们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从而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
1.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内涵
        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主要以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意识和主动精神为主,让小学生能够发挥各项感官的作用,实现手脑并用,真正不再依赖于教师的指导,实现教学过程朝着自主学习过程的转变,同时还能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的机会,实现共同探究、共同思考、共同解决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使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在短时间内发生明显的教学模式变化,不仅能让学生从根本上提高课堂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还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1.1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小学生能够自主、积极的参与课堂教学作为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最为明显的一个特征。若是数学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差,或者没有自主参与,而是教师硬性要求参与,那么就无法形成自主探究学习。自主探究式教学最重要的一点内容就是要求教师充分的尊重、理解学生,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探究空间,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和实际情况,把课堂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权留给学生,才能真正意义上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在探究中爱上数学。
1.2突出学生的感悟程度
        学生自主感悟,作为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核心,是此教学方法对小学生自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最有效的锻炼方式。感悟也就是让学生在学习每一课题时,形成自己的感受,学会研究。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大胆的“放”开手,让学生独立的去摸索、去探究,在反复思考和反复出错中寻找答案。值得注意的是,教师需要在恰当时间用合适的方法,把学生朝着正确答案上引领,引导小学生用自己的思路,得出问题结果。
1.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数学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所以一个数学问题往往会存在着多个解决方法。小学生的思维在不同环境下,也会构造成不同的思路,这种思维也称为创造性思维。探究式教学能完全颠覆传统数学教学课堂上的弊端,让学生的思维不再像以往一样必须要跟着教师进行,而是有更多的时间去锻炼自己的思维。


2.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教学策略
2.1与数学游戏相结合
        喜欢玩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如果教师能够把数学知识适当与游戏结合起来,那么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激发小学生的自主探究欲望,为自主探究式教学打下基础。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大部分内容都是代数、计算,这既是小学数学中的重点知识内容,也是小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基础数学知识。针对这一模块,教师就可以采取游戏结合的方式,满足小学生活泼、爱玩的性格特点,使自主探究式教学顺利展开的同时,使学生理清知识脉络,掌握知识内涵,提高自身的逻辑思维和想象力。例如在学习加法运算时,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小木棒或者棉签,注意准备一些不会出现安全隐患的游戏物品,然后根据班级中的人数划分两个小团队,让学生们把加法运算的过程用小木棒摆放的方式来表现。比如教师在说出一个简单的算式之后,学生们可以根据答案,拿出小木棒,然后再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这种方式能够让小学生感受数学规律的同时,还能通过亲自实践的方式,把答案直观呈现自己眼前。这一环节之下,不仅能直接体现探究式教学模式,还能让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小学生集中起注意力,全部放在小木棒的摆放上,同时实现自主观察和思考,展示自身的逻辑能力。
2.2创设问题情境
        小学生的好奇心往往比成年人更加强烈,尤其是对一些没有接触过的新鲜事物,但是激发小学生好奇心的前提,就是使他们对事物产生兴趣,这也是小学生心理成熟、天真幼稚的一种表现。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抛出一些有意思的问题,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形成自主探究。学生在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时,也是数学思维能力在运转的过程,能直接增强他们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主动性。例如教师在教学有关“认识时间”的数学知识时,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个与生活相关的问题,例如:“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知道时间呢?”这时候有学生会说:“手表、手机、钟表、电脑等”,紧接着教师再问:“电子表和手机都是可以通过数字看到时间的,如果我们在游乐场只有两个小时时间游玩,只带了一块小钟表,那么为了不玩超时,应该怎样看时间呢?如果超时,游乐场可能会多收一些费用。”因为大多数的孩子对游乐场有着强烈的兴趣,有些没去过游乐场的学生对游乐场也有强烈的好奇心,这个问题对于小学生来说,既符合认知,又能给他们创设一个生活化情境,随后能积极投入到自主探究中去,并表示想学好认识时间的知识内容。
2.3加强多媒体技术的教学
        几何知识同样也作为小学数学中的重要知识内容,但是几何知识比较抽象,给教师带来了一定的教学难度。因此,教师就可以把几何知识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结合起来,创造探究式教学模式。首先,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为学生们呈现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图形图片,然后让学生们思考过后说出这些图片中蕴含的图形。另外,教师在用多媒体呈现图片时,可以为每个图片设置出不同的弹出声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能对图形概念产生基本认识,调动自主积极性。
结语
        总之,自主探究教学模式不仅能帮助教师降低一定的教学难度,提高教学效率,还能从根本上提高小学生的各方面学习能力,充分彰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促进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真正实现学生是课堂主人的基本原则。
课题名称:农村学校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课题号:YAKT201934
参考文献
[1]梁飞.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中外交流,2019,(3):250.
[2]谷丽.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8,(12):140.
[3]王书奇.合作探究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资讯,2020,18(10):173,175.
[4]吴佩怡.合作探究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文学教育,2019,(28):70-70.
作者简介:黄永清,本科,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教育,单位:福建省永安市西洋中心小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