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孝轩
云南工商学院 云南 昆明 651701
摘要:黄炎培先生是中国职业教育理论的奠基者、倡导者、推广者和实践者。其经世致用的职业教育思想和奋斗终身的职业教育实践,打破了中国脱离社会活动和生产劳动的传统教育模式,开创了中国职业教育服务于人民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实现了教育与职业的衔接贯通培养,对云南工商学院应用型大学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启迪和经世致用价值。
关键词: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启示
一、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
20世纪20年代,黄炎培先生针对当时中国民族实业发展缺乏应用型人才的现实和学生所学非所用、所用非所学、毕业即失业的社会现象,慨叹职业教育严重脱离社会实际,学生学而不得、学未致用,踏入社会尚需从头再来。于是发出“今青年学生毕业于学校,失业于社会,比比皆是。如果长此下去,教育愈发达,失业者愈多”的感叹。
首先,职业教育应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了寻找解决途径,黄炎培聚焦职业教育改革,提出了“沟通教育与职业”的实用性职业教育办学思路,发出了“脱离社会无教育”的呼吁,他坚持“职业教育只有突破旧教育论的狭隘圈子,主动与社会保持沟通与联系,努力体现社会性的特点和社会化的作用,才可能形成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在培养目标上,先生倡导培养适用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有效解决受教育者个人的谋生问题,是检验职业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
其次,职业应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更加解决人民百姓之生计的现实问题。在他看来,生计问题不仅仅是个人问题,也是国家问题。从小处说,职业教育是为解决个人生计问题;从大处说,是为国家和社会贡献人才与智力,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助力。为此,他着重阐述了职业教育的三个目的:第一,职业教育是为个人获得谋生技能的准备,倘若青年学生没有谋生之手段,故毕业即失业;第二,职业教育也是为个人成年以后实现服务社会做准备,人在成年以后,假使没有真才实学,服务社会就是一句空话,故而学生在毕业之后应有一技之长适应于社会发展之需要;第三,职业教育为提高国家和社会生产能力培养后备军,推广职业教育,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
通过黄炎培先生的职业教育思想让我们认识到,强调服务社会的功能,提倡“敬业乐群”的职业观和价值观,从而达到“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的职业教育目的,培养具有一技之长、服务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是中国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
二、对应用型大学职业教育的启示
(一)办好应用型大学职业教育,要着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能
在黄炎培先生指导的中华职业学校“普通学科+职业学科+实践教学环节”的课程体系中,充分体现了他对实践活动的重视。教学模式的创新、对学生进行多样化考核评价至今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应用型大学的职业教育职能有其自身发展特征,其人才培养直接指向人的发展,间接指向行业的发展需求和社会需要,与黄炎培 “大职业教育思想”高度一直。一方面,云南工商学院在建设应用型本科大学的实践中,应将黄炎培 “大职业教育思想”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专业、教学、课程、实习、实训条件“五位一体培养标准和工学结合、理实一体教学模式,把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无缝对接融入实践教学。另一方面,通过设立学科群对接行业大类,在每一大类中设定若干小类,将每一个小类划分成若干个方向,将方向职业化、类别行业化,从而建构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良好的职业素养,从而奠定高品质就业的技能基础,从而形成“理论只是+专业技能+职业素养”人才培养教育模式,突出办学特色。
(二)办好应用型大学职业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
黄炎培先生批判“人不能尽其才”“才不能尽其用”的社会现象,他将“谋个性之发展”作为其职业教育最根本的培养模式,批评忽视人的个性差异化、多样性的倾向,强调教育要重视人的个性化和全面发展。在办学实践中,云南工商学院秉承先生职业教育精神,更加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学生的个性和全面发展不断作出努力,通过学生个人综合素质和各项能力的有机组合提升职业素能,从而形成职业素质与技术技能的基础与核心。基于此,学校的职业教育一直强调重视学生综合素质与全面发展。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职业教育担负着传承技术技能、培养多样化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做强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职业教育。《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要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学徒制,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让职业教育“长入”经济、汇入生活、融入文化、渗入人心、进入议程。其出发点是传承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注重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在职业教育的新起点上云南工商学院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新科技考评总书记关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为引领,把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作为持续性动力。
(三)办好应用型大学职业教育,要深化人才培养改革培育办学特色
黄炎培先生“大职业教育思想”所阐发的职业教育的“社会性”特点和“社会化”作用,是职业教育生存与发展之基、改革与创新之道,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为加快适应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云南工商应用型大学建设应科学定位,把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保障高品质就业作为专业设置的出发点和课程改革的落脚,制定差异化人才培养方案,聚焦产业端人才需求动态调控优化专业结构,全链路对接长三角、珠三角就业资源,以OBE教学理念推动学生高品质就业,全方位打通人才培养和实习就业立交桥。
(四)办好应用型大学职业教育,必须加强组织能力建设
“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建设高质量本科教育”“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体现了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思维新目标新视野。云南工商学院既要准确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新”字,又要突出强调组织能力建设的“实”字,加快补充新鲜血液。以充分就业为根本,以精准定位为原则,以凸显特色为导向,以改革创新求发展,全面深化专业改革,推动构建学科交叉、特色互补的优势的专业群,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总之,黄炎培先生的职业教育思想为云南工商学院应用型大学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诸多有益的思考和借鉴。在黄炎培先生职业教育思想的引领下,从2008年起,学校每年开展一至两次对先生职业教育思想的研究,并以“精彩课堂”的形式将其职业教育思想和思政课堂结合起来,让师生从中汲取精华和养分,提高学生守正创新、勇担使命、笃定实干、开拓未来的精神和能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吴雨.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教学思想的缘起、内涵与现代价值[J].教育史论,2018(22).
[2] 钱彩琴.黄炎培对中国职业教育的倡导与实践[J].人物志,2018(11).
[3] 安远.黄炎培职业教育观对现代教育的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11(05).
(作者简介:李孝轩,男,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工商学院执行校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