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我们在一起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8期   作者:李 晓
[导读] 每每到周五的值班,内心总会有一丝窃喜,与教务主任和总务主任的配合,让自己倍觉轻松。
       李 晓
       衡水市汇龙中学  河北省  衡水市  053000
                                           (一)
    每每到周五的值班,内心总会有一丝窃喜,与教务主任和总务主任的配合,让自己倍觉轻松。
    从孩子们早上起床开始,这一天,每个岗位,都会有多位老师来督护着校园里孩子们的安全。自我加入值班以来,从一开始的心惊胆战和精神骤紧,再到后来的内心坦然和迎难而上,我知道,我在与孩子们的“战斗”中成长着。直到这一天……
    这是2017年12月22日,一个普通的周五,一次平凡的值班,却让我内心久不能平静。
    流感就这样悄悄地在校园里出现,孩子们会有高热,咳嗽的症状,“学生身体状况排查表”在这个时候,凸显了它的作用,我与马主任逐层对学生的身体情况进行排查。
    我自认为很仔细地观察了孩子的身体情况后,却在四楼,借着手机的光亮,寻到了正在为发热的孩子提供推拿的马主任。只见她先是让孩子喝了半杯热水,随即让孩子盖好被子,向上平躺,然后将孩子的一只手放在手心,顺着孩子指尖的方向,逐一捋动,十只手指反复数次后。马主任让孩子背躺,顺着孩子的脊柱向下,一次又一次的推动,还跟孩子说到:“可能会有些疼,但是很有效的退热方法,如果实在太疼,可以说出来哦!”,我看到孩子轻轻地摇了摇头,五分钟,十分钟,就这样,二十多分钟里,马主任为孩子一遍又一遍的推拿着,我在一旁,想着替换她一下,她都摆摆手,“没关系,马上就好。”
    压下内心那股无以言表的感觉,我也再次走向了其他的宿舍……
    记得去年毕业的孩子,给学校写过一封信,具体的内容,记得不是特别清晰了,但我知道孩子在信中,对曾经的班主任马老师,表达了最真挚的感谢。我想,孩子的内心,也和我一样,就这样被马主任的点滴小事感染着吧!
    最好的管理是示范,最好的教育是感染。马主任用她平凡的行为润泽了我的心,每一名孩子的心。这样的陪伴,永久保鲜!
    孩子,今夜,你们与她在一起。
(二)
       这几日,冬的脚印越发强烈,带来了深沉和沉稳。傲然的大地,有着坚贞不屈的性格,洁净的空气中夹杂着寒冷。
一阵寒风吹过,树叶纷纷落下,不禁打了个哆嗦。流感病毒的肆虐,似乎在诉说着,对生命的一种考验。校园里,不可避免的会有那么几个承受不住病毒侵袭,而生病的孩子们。
这个时候,我却由衷地敬佩这样一群可爱的人。她们每时每刻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给了孩子们最无微不至的照顾与关怀;她们有的已经霜染青丝,却不计工作的琐碎而不停忙碌;她们熟悉多个班级孩子的姓名,清晰知道孩子们的身体状况;她们起的比孩子早,睡的比孩子晚,她们打扫各寝室卫生,她们为孩子洗衣铺被,她们夜间不停巡视,她们……
她们是汇龙小学最平凡的生活教师,每天做着普通而重复的工作,但她们却说,她们的每一天都精彩纷呈。她们欣然于孩子们的依赖,她们享受着孩子的进步,她们用每天满满当当的日程为孩子零零碎碎的生活提供着最贴心的呵护。
她们有的时候可能会让人觉得唠叨,但我知道,爱,就在这温柔的叮咛嘱咐中。
“每个孩子,都像自己的孩子一样。”这是她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可能有些人不能真切的感受这句话蕴含的美好,但当大家看到,她们背着睡不着觉的孩子,在寝室一圈一圈转悠的时候;她们在自己的寝室搂着哭闹的孩子的时候;孩子发烧,她们整晚守候的时候;冬至节上,她们教给孩子揉面擀皮的时候;她们说起孩子,脸上笑容不断的时候……大家就会知道,她们对待每一个孩子都像自己的孩子一样。
她们与孩子之间,都是平平凡凡的事情,她们却给我点点滴滴的感动。这个冬天,天气虽冷,流感虽盛,但校园却暖的让人感动!
        孩子,今夜,有她们陪着你!
(三)
       今晚值班,一切都很顺利,孩子们还没有度过假期后的疲累期,早早就都睡下了。
       20点40分,准备再逐层检查一下孩子们的情况,三楼的生活老师却叫住了我,“新来的学生又在哭了。”我问:“孩子在哪个宿舍,我去看一下。”生活老师带我来到317宿舍,寻着孩子的哭泣声,来到她的床边,借助手机的光亮,看清了孩子的脸,原来是昨天刚刚来的一名新生,也是晚饭前因为不会普通话,与老师沟通不够顺利的小女生。
       “孩子,自己决定用几个数,来先止住哭泣,然后我们聊一聊。”我说的话显然起到了作用,孩子不再低声哭泣,但长时间哭泣后的抽泣声却不是一下可以停下的。我握住孩子的手,等着她。
       “我想家,想妈妈。”孩子边抽泣边说道。
       “好孩子,先不哭了,我们聊会天。”我边用纸帮孩子擦眼泪边与孩子说到。
       “老师在这陪着你,等你睡着了,我再离开。”孩子的抽泣声慢慢的小了。
       “老师,还有几天可以回家呀?”孩子问到。
       “我们宿舍其他同学已经睡着了,所以从现在起,我们两个要说悄悄话,不可以影响到宿舍的小伙伴儿哦!”我做了一个“嘘~”的动作。
        孩子的抽泣声虽然没有停止,但她也的确放低了声音,“老师,你多陪我一会儿。”
       “好的,我今天和明天晚上都会来陪你睡着。”我轻抚了孩子因哭泣而有点皴的小脸蛋儿,“但你要答应老师,只给自己两个晚上的机会,从后天起,做勇敢的自己。”
        已经不再抽泣的孩子,在黑暗中使劲儿地点点头,“老师,我答应你。”
       “那我们就不再说话了,很晚了,睡觉吧!”我让孩子调整了最舒服的姿势,帮她将被角儿揶好,然后默默地守着她。
        不知道是孩子哭累了,还是孩子因为我在而感到放心,两分钟后,呼吸均匀,我知道孩子已经睡着了。内心瞬间思虑万千,很庆幸自己走到孩子的身边,很庆幸自己和孩子说了悄悄话,很庆幸孩子在我的陪伴下进入了梦乡。
       一所寄宿制小学,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今晚,孩子有我陪伴,明晚,以及更多的的夜晚,孩子们有很多像我这样的老师陪。我们不曾放下任何一名孩子,我们有多重身份,是孩子成长的参与者,更是一千多名孩子们的妈妈,陪伴着孩子,我们甘之如饴。
        孩子,今夜,我们在一起。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