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
北京大洋绿都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市,100023
摘要:在当代社会,环境保护工作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而城市中强化园林绿化建设工作,不仅可对生态平衡进行有效维持,还可起到优化区域环境的作用。同时,园林绿化工程之中植物的种类及数量均越来越多,开展科学合理的管理工作也就越来越重要。本文中将对园林绿化施工中的苗木管理技术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用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苗木管理技术;园林绿化施工;应用策略
在城市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园林绿化工程占据重要地位,在其中主要包含苗木的栽植工作以及养护管理工作,若不能为苗木提供科学合理的栽培管理,则可能导致其成活率受到影响,进而则严重影响园林绿化的建设和发展,所以需要积极探讨苗木管理技术在园林绿化施工中的应用。
一、园林绿化施工苗木栽植管理要点
(一)乔木栽植管理
乔木在苗木空间构成中属于上层植物,通常都有较大的冠幅,针对其开展管理工作时,首先应对植株间距合理控制,因为不管是在种类之间,还是在同种类的植株之间,植物均存在竞争,所以若间距过小,会导致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竞争同一片阳光和共同的水分等,也就不利于乔木生长。一般情况下,两株乔木之间距离应为5m以上,同时需注意及时修剪病虫枝、枯死枝、交叉枝、竞争枝、平行枝、下垂枝等,以保持树木的形态并且合理的减少叶面蒸腾,且在开展种植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乔木种植时应根据不同树种的习性选择深种与浅种,种植完成后应及时做好支撑、围堰,并对其浇水。在施工过程中对于不能及时栽植的苗木,则可将其放置于阴凉处,使用遮阳网对其进行遮盖并且适当喷水,必要时要进行假植。同时注意完善养护工作,以便提高苗木的成活率[1]。
(二)灌木栽植管理
灌木在苗木空间构成中占据中间层次,其对于空气及阳光等自然资源的需求也处于园林整体的中间位置。在开展灌木种植工作之前,应首先根据园林工程的整体情况合理进行规划设计,之后确定灌木的栽植位置。对于灌木的种类进行选择,应主要选择完整且生长良好的苗木,起苗时注意避免土球被破坏,同时需开展适当的修剪工作,将病枝、弱枝等枝条清除,以减少水分的蒸发。起苗后要及时进行种植,如不能及时栽植要做好防护措施。对灌木进场以及种植时间要合理安排,避免无法及时种植苗木的情况发生。大部分灌木萌蘖性较强,在后期养护管理中修剪是重点,通过修剪在保证树形效果的同时,保证灌木的通风性,减少生虫生病。另外,在灌木进行种植前,应对土壤进行处理,适当的添加肥料,以保障灌木的苗木正常生长。
(三)地被栽植管理
地被为园林绿化施工中占地面积最大的苗木,地被植物指株丛密集、低矮,适应性强,能以茎叶覆盖地表且可成片种植的植物。种类包括一年生、二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低矮灌木、竹类及藤木类植物。一般采用穴栽、播种以及铺种的方式均可。
在园林工程建设中使用播种的地被较多,因其结籽量较大,完成一个生长周期后,通过其结的籽可以继续形成绿地,循环往复,所以多应用播种栽植的形式。在对其进行栽植时,首先需要合理选种,特别是需要注意对种子的纯度和质量进行控制,以促使种子发芽率得到保障。并且,播种方式还可进一步划分成为混播和单播,如果采用混播的方式,需要对每种种子的出芽效果进行确定,并以此为根据,计算种子用量进行混合。若采用单播的方式,则需根据种子质量及出芽率计算种子用量。
二、园林绿化施工苗木养护管理
(一)养护给水
园林绿化工程之中,应对“三分种、七分养”的养护管理理念进行落实,在苗木生长过程中,水分为最基础也最必要的条件,当植物喝饱了水才能健康生长,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若想保障苗木正常生长,则必须为其提供充足的水分,而若水分过多,苗木的生长同样受到限制,所以必须合理管理苗木灌溉工作,不仅需要合理灌溉,更需要合理排水。所以应定期进行浇水养护工作,若植株种植面积较大,则可应用自动喷灌设施,以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但是自动喷灌系统进行应用成本较高,所以当前仍以人工管养模式为主,也就需要每日、每月对苗木的水养时间和水养量进行合理安排,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科学合理的排水方式。
(二)病虫害防治
苗木生长过程中易受到病虫害的影响,在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时,一般可应用药剂喷洒的方式,同时也可适当应用物理防治如杀虫灯以及生物防治措施如利用天敌等,以促使病虫害防治效果得到提升。由此,不仅可以有效降低病虫害对于苗木生长的影响,还可实现绿色的防控。另外,需要工作人员及时将苗木的落叶和枯叶清理干净,以降低虫害对于生长环境的适应性[2]。
(三)修剪
进行乔木种植工作以及灌木种植工作的过程中,在成功移植之后,应适当修剪。对于乔木栽植工作来说,在其根部恢复之前,在保证树冠冠型的前提下需要适当疏枝,既保证了树冠美观又减小了苗木的蒸腾消耗。对于灌木的修剪,则应注意对其高度进行控制,大部分灌木的萌生能力较强,枝条生长较快,为了保证景观效果,应对灌木进行合理疏枝、修型,保证其高度错落有致。
(四)支撑
完成苗木的栽植工作之后,应及时对苗木进行支撑工作。针对苗木实施固定支撑时,需要在苗木与支撑物之间放置保护层,避免苗木表层与支撑物摩擦引起树皮破坏。完成支撑加固工作之后,工作人员还应定期对苗木的生长环境以及固定情况进行查看,根据苗木的实际生长情况合理调整固定支撑,以保障苗木可持续处于正常生长的状态。
(五)施肥
在苗木生长过程中,适当施加肥料可以促进根系对肥料的有效吸收,进而实现苗木的健壮生长。但是在开展施肥管理工作时应注意,根据苗木种类的不同、生长情况的不同,对施肥时间以及施肥间隔进行合理控制,避免苗木的生长受到不良影响[3]。
(六)防止伤害
完成苗木栽植工作以后,苗木需要对生长环境进行适应,并且因为在此阶段中,苗木的生长速度相对较慢,其根系吸收的养分较少。同时,若受到温度变化影响,苗木的生长速度会受到限制,所以在开展苗木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在不同的环境条件和温度条件下,需对不同的管理要点进行落实。例如冬季气温较低,若植物不耐寒,工作人员则应采取防寒措施,对植物进行保温防冻工作:使用棉布或是稻草对枝干进行包裹,必要时需搭设风帐。夏季气温较高,植物蒸腾作用较强,为了对蒸腾作用进行控制,工作人员则应使用遮阳网对苗木进行适当的遮阴,以控制苗木的水分蒸发,也就更有利于苗木的正常生长[4]。
结束语:
根据上文所述,园林绿化工程为当代我国城市中十分重要的环境保护工程,不仅有利于为城市居民创建起更加优质的生态环境,同时也能对区域环境进行有效保护及改善。以此为基础,在开展园林绿化施工工作时,需要重视苗木的管理工作。针对不同种类的苗木实施不同的管理措施,以提升苗木的成活率,促使其的绿化作用进行充分发挥,从而获得更多的环境效益,也就更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 王章春. 高校园林绿化施工中苗木管理技术浅析[J]. 现代园艺, 2019, 042(017):79-80.
[2] 程德良. 园林绿化施工中的苗木管理技术研究[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9, 000(004):39-40.
[3] 李荣康. 园林绿化施工中的苗木管理技术探讨[J]. 建材发展导向(下), 2019, 017(007):360.
[4] 李建军. 试析园林绿化中苗木种植施工及养护的相关技术[J]. 花卉, 2020, No.373(10):152-153.
作者简介:刘艳 ,女 ,北京,汉族,1986年4月6日,本科 ,园林中级职称 ,园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