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学校少年宫的特色建设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8期   作者: 刘英 周忠敏
[导读] 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推动了乡村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效衔接
       刘英  周忠敏
       江津区双槐树小学校 重庆 402289
       摘要: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推动了乡村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效衔接,丰富广大农村学生的课外文化生活,促进农村孩子快乐成长。乡村学校少年宫由于受经费、师资、场地、设备等限制,需要潜心调研,精心规划,用心组织,精心设计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项目,整合资源用好乡土师资,利用有限的场馆,做到一室多用,满足2000学生人人参与兴趣小组活动,发挥好育人作用。
       关键词:乡村学校少年宫 特色建设

       为了全面落实《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精神,要把儿童的精神文明建设放到发展的重心上来。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全力推进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有效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促进了教育教学管理,形成了良好校风学风。然而乡村学校少年宫由于受经费、师资、场地、设备等限制,与城市少年宫相比,活动形式规模质量大打折扣。但是,经过潜心调研,精心规划,用心组织,富有学校特色的乡村学校少年宫同样发挥好育人作用,同样可以精彩纷呈。
       一、精心打造 立足乡土特色
       我校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西部唯一的全国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江津区白沙镇。千年古镇白沙的肥沃文化土壤,孕育了双槐树小学校。2014年秋,学校投入近100万元资金建好各功能室,启动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工作。在“心怀天下立德,情怀巴渝树人”的理念引领下,根植家乡沃土,挖掘地域文化底蕴,传承三大抗战、非遗、学校特色文化。
       (一)传承白沙抗战文化
       白沙,抗战时期成为拱卫陪都重庆的大后方,与沙坪坝、北碚夏坝、成都华西坝成为闻名的文化“四坝”。冯玉祥将军盛赞白沙为“最爱国的市镇”、夏仲实将军率领家乡子弟兵出川抗日、宋美龄在白沙修建新运纺织厂、白沙人民踊跃上交军粮建出钱出工赶修飞机场……这些爱国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白沙人!学校少年宫为了传承白沙抗战文化,组建武术、槐花文学社、绘画、书法、表演、小百灵合唱团等这些兴趣小组。槐花文学社参观抗战遗址,讲说写抗战有关故事;书法兴趣小组书写抗战歌瑶、楹联;绘画兴趣小组创造漫画,编写抗战文化故事;表演兴趣小组创编抗战文化情景剧;合唱兴趣小组唱抗战歌曲;武术兴趣小组操练抗战时期白沙武林人士为抗击倭寇而创编的武术套路《满江红》。
       (二)传承白沙非遗文化
       古镇白沙,有着众多特色的风俗民情,其中闹元宵更是堪称“最具魅力的民间习俗”,为“重庆非遗”,看,祭码头、抓龙麟、舞龙狮、烧龙灯,整个场面颇为壮观精彩!听,锣鼓喧天,炮竹震耳!真是铁水火花四溅,人在火中舞,龙在火中飞!少年宫开设舞龙、腰鼓这些兴趣小组,既有原始因素又要赋予现代文化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在深度挖掘白沙非遗文化的基础上,结合学生们个人的兴趣,推荐特色项目,着重于开发个人潜能,让学生能够更加充分学习理解感悟到自己所处的文化氛围并由此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这有助于贯彻落实国家素质教育的总教育方针[1]。
       (三)传承学校槐文化
       双槐树小学已走过八十多个春秋,积淀下优良的办学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学校十分深厚的学校槐文化。学校开设科技、乒乓、排球、篮球、信息技术、绘画、手工制作、剪纸、舞蹈、器乐演奏等学校传统优势项目的兴趣小组,向学生普及艺术体育科技等方面的知识,开阔他们的眼界,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提高广大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整合资源,用好乡土师资。


       (一)利用好本校有特长的教师资源
       在教师方面,教师发展中心向教师们传达少年宫建设的必要性,提高教师热情,并在结合各个教师特点的情况下,创建出一个多元化的,能够组织各类型活动的教师辅导员团队。
       (二)吸纳有一技之长的民间艺人、志愿者
       在社会人士方面,建议有知识的退休老干部、一技之长的民间艺人、青春灵动才华横溢的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到学校的办学行为中,形成专业化的团队为少年宫服务,他们可以利用有创意的思维为少年宫的建设注入创意性的思想[2]。让学生人人有特长,个个有发展。我校位于白沙镇的重庆航天职业学院利用地缘优势,整合教育资源。如: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一批批优秀大学生志愿者进入双槐树小学科技、绘画、书法、手工、器乐、播音、主持、趣味英语、乒乓、篮球、羽毛球、武术、拉丁舞、跳绳等等多个兴趣小组担任课外辅导员,参与学校的“德·能”特色教育活动活动,培养了一批批德能兼备的优秀学子。
       (二)建好家长资源库,特长家长进校园
       学校在“家访到千家”活动中,发动教师广泛收集家长信息,建立好家长信息库。学校根据家长们自身特长和专业知识,在自愿申请、无私奉献的情况下,定期到校服务。杨天翔同学的爸爸是重庆工商学校的体育教师,也是江津区武术学会副会长,武术功底好,在学校抛出“橄榄枝”后,杨天翔同学的爸爸十分乐意担任我校乡村学校少年宫武术教练。肖涵月的妈妈舞蹈基本功扎实,是小有名气的舞蹈家,自愿担任舞蹈兴趣小组辅导员。民警王中兵是学校的家长,为学校师生举行了道路交通安全的讲座。利用家长优势资源,改善学校办学水平,促进学生成长,形成教育合力,一位位特长家长走进少年宫课堂,培养孩子们文化艺术、体育健康、科技创作、知识拓展等方面的兴趣,更大地满足学生多元发展。
       三、一室多用,人人参与活动
       双槐树小学精细统计室内室外场地面积,统一规划,做到精细管理。依托校舍资源,以专用教室为主,“一室多用”为辅,确保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场地需求。
       学校因地制宜、因陋就简装修其他教室作为少年宫功能室,把学校有限的功能室统筹安排,尽量“一室多用”,把功能室的功能多样化、最大化。图书室平时是师生借阅图书的地方,到了少年宫社团活动时间就是文学社活动场地;运动场网格化,满足舞龙、武术、拉丁舞、蓝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少年宫室外社团活动的需要;智能录播室扮演着课堂实录、播音主持训练、英语口语训练的角色;实验室既是科学实验活动室,又是少年宫科技活动室……另外,学校维修改建绘画室、书法室、手工创作室、音乐室等。就这样,“一室多用”满足了乡村少年宫20余个社团活动的需要。
       乡村少年宫的建设为广大农村未成年人提供了接受素质教育,开展实践活动的平台;改变了过去农村未成年人缺乏场地进行课外教学活动的情况,更加促进了教育部的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任务的进程。我校乡村少年宫社团活动全面开展,呈显“以乐促智、以技促能、以读养德”的功能,成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阵地、文体活动平台、科普活动场所,突出品德与行为、文学与创作、艺术与审美、运动与健康、科技与创新。槐小的学生们如绽放的槐花,朵朵芬芳。
        
       参考文献:
       [1]王郡丽. 浅析如何让乡村学校少年宫活跃起来[J]. 中国校外教育, 2019(5):1.
       [2]席海晟. 乡村(社区)少年宫的特色建设与模式创新[J].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8(7):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