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玉云
广东省江门市开平市三埠长沙幼儿园 529300
摘要:新课改教育背景下主张以人为本,所以在教育过程中要遵循人人平等的教育理念,特殊孩子一般是指的与正常儿童在各个方面有差异的幼儿,主要表现为智力、情绪、行为等方面,一般3到6岁是幼儿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这时候残障儿童不能融入正常的教育环境将会使他们产生心理落差。新课改理念提出后,幼儿园教师应不断的提高认识水平,转变传统的教学行为,营造平等、宽松的学习环境,为残障幼儿适应幼儿园做出自己的努力,以实际行动来推动幼儿园的融合教育工作。
关键词: 新课改 幼儿园 融合教学
一、幼儿园实施融合教育的意义
1.1有利于维护教育公平
新课改背景下,教育公平成为了教学的重点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促进教育公平涉及到了教育资源分配、教育人员确定等多个内容,很多残障幼儿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会形成隔离区,建立独立的学校或者是区域进行教育,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在幼儿园实施融合教育包括教育公平的维护,能够真正将残障幼儿引入到普通幼儿园中,使孩子都能够在相同的环境下成长,天生与众不同的孩子更为敏感,在幼儿教学中不特殊对待就是对残障儿童最大的尊重,公平对待每一个孩子是幼儿园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实施的教育公平,所以实施融合教育有利于维护教育公平,促进幼儿园教育的发展与进步。
1.2有利于残障儿童的身心发展
我们所定义的特殊儿童总会在心理、性格,或是身体上有一定的缺陷,本身具有一定缺陷的孩子更需要融入班级的大集体中,实行融合教育,将特殊儿童融入普通教学中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之前有一名孩子是从特殊学校转到我们班的,孩子是一名非常漂亮的女孩,叫王莹(化名),她母亲表示孩子患有唐氏综合症,主要表现为智力低下、学习东西比较慢,在送到特殊学校后,当地特殊学校老师表示孩子情绪多次出现失控,拒绝吃饭现象比较明显,孩子转到我们班级之后,我把她和班级里另一名开朗的女孩子安排成了同桌,并鼓励另一名女孩子多多陪伴她,帮助她,像照顾妹妹一样陪她玩,在过了一个月后,王莹虽然接受知识的速度不高,但是情绪非常稳定,在其他同学向她示好的时候,她会笑得很开心。通过我和班级里其他孩子的共同努力,这名小朋友顺利地融入了正常班级,所以我们采用融合教育,将全部幼儿统一看待更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1.3有利于培养孩子尊重他人热爱集体的情感
在幼儿园阶段,孩子属于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关键时期,如果在幼儿园时期就灌输给孩子三六九等的社会思想,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融合教育是幼儿园用开放的态度接纳每一个孩子的表现,而班级吸纳特殊幼儿是教师和全体孩子尊重他人、共同合作的重要表现。两年前同学房一(化名)转进了我带的那一个班,这名小朋友由于受到了家庭因素影响,产生了恐惧症,具有极强的自卑心理,封闭在自己世界里无法自拔,我认为缺乏家庭温暖的孩子更需要来自集体的爱,首先我把他当做正常孩子一样对待,鼓励他参加班级活动,完成班级作业,为了一视同仁,我在早上上课之前和下午放学的时候给班级里每一个孩子一个拥抱,并在拥抱的时候给房一说一些鼓励的悄悄话,除此以外,我还会悄悄的找班里的一些小朋友,教育他们尊重同学、热爱同学,鼓励带着房一一起玩,最后在一次丢手绢的活动中,房一终于主动拿起了手绢,表示愿意第一个做游戏。在那一年我们班是班级活动组织最成功的一个班级,所以说融合教育更能够培养孩子尊重他人热爱集体的个人情感。
1.4融合教育有利于特殊儿童走向社会
给予孩子平等的教育机会有利于儿童走向社会,在幼儿阶段孩子很容易受到家庭因素影响产生心理疾病,在这一情况下孩子除了接受正规的专业治疗之外,还需要幼儿园和家庭的共同配合,帮助孩子树立起自尊心自信心,鼓励孩子自尊、自信、自强,对于特殊儿童我们不要给予特殊关照,更应该做的是找到孩子的发光点,帮助孩子树立起自信心,所以融合教育背景下更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特殊儿童在未来进一步走向社会。
二、幼儿园实施融合教育的具体措施
2.1真正包容接纳特殊儿童
包容和接纳是实施融合教育的前提条件,也是我们在教学中需要培养幼儿的重要素质之一,包容与接纳他人是我们对于特殊儿童的一份理解和信任。在包容的过程中首先我们要从教育实现包容,残障儿童入学难是非常现实的问题,在新课改背景下,虽然提出了融合教育,但是受各方家长以及社会舆论压力影响。幼儿园开设融合教育的机会并不多,而作为幼儿园教师应该端正教学态度。其次我们要与家长实现沟通和交流,真正做到家长包容。在融合教育过程中,很多家长存在着疑虑,认为特殊儿童可能会更加需要照顾,会影响普通班级的进度,所以想要实现融合教育需要教师和家长实现有效沟通,让家长真正支持融合教育。最后是学生包容,在幼儿园教学中我们一直教导孩子要尊重同学、热爱同学、包容他人、尊重他人,其中特殊儿童进入班级后同班同学一定要给予包容,哪怕特殊儿童会影响我们的活动进度、课程时间,那么教师也要给予正确的引导,鼓励学生包容他人共同进步。
2.2主动理解特殊儿童
对于特殊儿童来说,幼儿可能会产生自卑心理,主要表现是自闭,不和其他孩子沟通交流,在真正教育过程中要做到教育平等、尊重差异,最大限度的实现每一个孩子的共同发展。在教学中教师需要主动理解特殊儿童,对特殊儿童的一些特殊行为给予理解,并鼓励其他孩子给予关怀,从而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公平的班级氛围,教师在理解特殊儿童的过程中,应该保护孩子的自尊,不能让他们受到歧视,也不要过于关注,引起其他孩子的好奇心就不好了。特殊教育之所以特殊,就是需要在教育过程中关注幼儿的知觉、注意力、记忆力、语言、情绪、适应力等,我们在融合教育实施的过程中需要主动理解特殊儿童,在制度设计、活动安排的时候选择一些适合全部孩子的课程计划,让特殊儿童与其他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尽可能的避免特殊化关照,从而使每一个学生实现身心的可持续发展。
2.3有效了解特殊儿童
融合教育就是为了让特殊儿童融入到正常的教育环境中来,在幼儿教师面对特殊儿童的时候一定要做到有效了解,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了解孩子的实际状态,并制定出特殊儿童融入教育活动的教学设计。比如在面对自闭心理比较强的幼儿时,教师和孩子之间的交流对话和交往都能够触发儿童的心理,给予孩子一定的关爱更有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成长。在了解的基础上完成融合教育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自闭心理比较强的孩子我们可以多和他沟通交流,而性格暴躁的孩子,我们可以用平和的心态感染他,如果一个孩子记忆力比较差的时候,我们可以夸她长的漂亮,帮助孩子树立起自信心,并放慢教学进度,肯定孩子进步,在了解的基础上关注学生更能够使特殊儿童感受到爱的力量。
小结:
融合教育是新课改背景下幼儿园需要实施的重要举措,同样也是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的有效交流和互助,融合教育需要社会、幼儿园、家庭对儿童有着更深入的接纳和帮助,真正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在校园里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特殊儿童音乐教育特点之探讨.徐培芳.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
[2]自闭症在英国的诊疗.曹倩璐.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
[3]浅谈特殊儿童融合教育的策略.钟远珍.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