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前置式随文识词听力课堂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8期   作者:刘素娟
[导读] 目前在高中英语的听力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的听力课堂上采用的都是比较单一的教学模式
        刘素娟
        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校  四川 攀枝花 617063
        摘要:目前在高中英语的听力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的听力课堂上采用的都是比较单一的教学模式:放音频-做练习-对答案,这种单调而机械的听力课与其说是在进行听力教学,不如说是在进行听力测试。我们在进行了大量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高中英语听力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反思和研究,希望能用前置式随文识词法将学生的听力词汇问题提前解决,达到消除其心理障碍,树立信心的目的;同时我们尝试将传统的单一的听力教学课堂模式向多元化、多模态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以激发学生英语听力的兴趣,再辅助以听力学习策略与方法的指导,从而提升学生的听力水平。
        关键词:高中英语  听力教学  听力课堂教学模式
        听力是语言交际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它是理解的技能又是语言学习的重要手段。2003年,教育部首次印发了《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实验)》,将高中阶段听力教学的目标阐释为:“学生应通过大量的听力专项训练和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形成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为真实的语言交际打下坚实的基础”。而目前在高中英语的听力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大部分听力课堂上采用的是单一的教学模式:放音频—做练习—对答案,教学活动的设计基本上以选择题为主。这种单调而机械的听力课如同走过场,与其说是在进行听力教学,不如说是在进行听力测试。
        为了解英语教师以往的听力教学模式是否能适应新课程改革中对于听力的要求,了解学生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改进听力教学工作。先后在学校的不同年级投放了调查问卷,并对相关回收数据进行了汇总分析。
        一、发现了学生在听力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语音、词汇障碍问题:很多学生反映,有的时候,听到材料中的某个单词的时候觉得特别“耳熟”,但就是想不起来它的中文含义,好不容易想出来的时候,后面一段材料都已经播放完了;也有在做听力练习的时候,没看到听力原文前,云里雾里,完全听不明白材料在说什么,可一看到听力原文才发现,几乎都看得懂。
        (二)听力题目中的干扰项影响:听力测试题中,正确答案有些是直接给出,也有为数不少的答案是通过同义转述,简单计算,归纳总结才能得出。在答案选项的设置中,部分选项还会出现语音或语义进行干扰,如果学生不具备一定的理解判断能力和抗干扰能力,也无法正确理解材料。
        (三)语法和听力策略问题:从调查表中反映出的另一个问题则是学生缺乏听力策略的指导,由于普通中学的学生英语基础知识不扎实,所以听力材料中出现的语言知识也是阻碍学生听力水平提升的另一要素,这为英语教师需要改进听力教学方式提出了要求。
        因此,要想在听力教学中真正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教师应该巧妙地设计学生的课堂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成为听力课堂的主体,给他们以足够的思考、分析、讨论、质疑和表达的条件和机会,把听力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并上升为较高层次的知识系统,从而真正促进知识与能力的协同发展。因而,在听力课堂上,尝试着将传统的单一的听力教学课模式向多元化、多模态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努力使沉闷单一的课堂变得灵活,使用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探索,以提高的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效果。
        下面是尝试制作的听力课堂教学模式:
        
        (省略教学内容、要求、目的、重难点…等)
课前准备:
教师的准备:
        1. 教师提前准备好听力材料和与话题相关的一首英语歌或一段英文视频中,将材料中的实词,语块归纳总结并设计成导学案并印发给学生,要求学生自主预习。
        2. 教师提前对听力材料中各小节、长难句、答案句内容的MP3进行分割处理,为听力教学作好铺垫;
        3. 教师将听力材料改编成听写、填空、选择、问答、辨别正误等练习题型。
        学生的准备:
        预习听力材料中单词、语块,自主预习并扩展有相关的单词和语块,做好语言知识的导入。


        教学步骤
                    教学活动            活动目的
步骤1
导入    1. 组织教学
2. 以播放英文歌曲功英文视频的方式引入教学,以听为主,尝试完成填空练习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入英语学习情景
步骤2
听前    1. 用PPT呈现与听力材料有关的实词及语块
2. 用英译汉、汉译英、英汉匹配、音频辨音、看图填空等多种方式检测学生对词汇的掌握情况            解决词汇难题,为听力做好知识准备
步骤3
听前    1. 留2分钟时间让学生浏览听力的题目、题干,标注出题干及选项中的关键词。
2. 预测话题 并对比选项异同            指导学生排除杂念,集中精力,为听力做好心理准备,学会听前抢读、辨别关键词
步骤4
 听中            第一次听材料,完成选择练习            学会边听边记,果断放弃。在没有听懂的题目旁边,做好标记
步骤5
 听后    1. 第二次听材料,完成编后的听写、填空、选择、问答、辨别正误等练习题型
2. 指导学生核对答案            处理材料中的特殊用法或结构,总结考题的设置方式和答题技巧
步骤6
 巩固            邀请学生模仿对话或朗读独白,注意语音语调及语气的应用            学生有机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真实场景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步骤7
 小结    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得的知识和答题技巧           
步骤8
结束            重放英文歌曲或英文视频,提供完整歌词或字幕            放松心情,欣赏至下课

二、听力课堂教学模式的相关说明
(一)课前准备步骤中“教师对语块、 实词的准备”。
        对于听力训练材料,如果不解决掉词汇问题,那么无论听多少遍看多少遍,问题都会始终存在。前置式随文识词法的核心即是教师提前对听力材料中的实词、语块等语言基础知识提炼出来,设计成导学案交由学生自主预习,并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掌握情况的摸底。前置式随文识词教学能够有效地解决学生在语言基础知识方面的缺陷。如果学生的基本功不扎实,音标不过关,拼读单词能力较弱,发音不准,识别不出连读、弱读、爆破等语音变化;如果学生的词汇量贫乏,语义的判断能力差,语法结构和句型的识别能力弱,无论教师花多少时间对他们进行强化训练,效果都差强人意。
(二)课前准备步骤中“教师对听力材料的MP3的处理”。
        使用音频剪辑软件GoldWave或Mp3splitter&joiner可以很轻松地将每一道小题、材料中的长难句和答案句进行音频的剪切分割,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方便教师在课堂上视学情来确定所需要的播放次数和播放内容,以便突破听力中的重难点句子。另外将成套听力试题剪切为单个的小题,也便于听力试题的讲评和将话题相同试题型集中在一起进行专项训练。
(三)听前听中“要求学生必知的注意事项”。
        听之前,务必要要求学生浏览听力的题目、题干,标注出题干及选项中的关键词(关键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题干中的关键词是考查对象,选项中的关键词则是比较点),并默读三个选项,预判话题,对选项进行比较;听的过程中,要求排除杂念,集中精力。听力一旦开始。就要开始边听边记。学生需要迅速捕捉与关键词有关的信息,并快速记在相应的选项旁边。要告诉学生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决不能患得患失。在没有听懂的题目旁边,做好标志。不要纠结于没听清或已经错过了的信息。
        (四)听后“对听力考题的设置方式和答题技巧”的指导。
        不同考点的题的有不同的设题特点。和学生们一起分析试题的设置方式并指导其答题技巧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 解决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类型题的关键是要特别注意捕捉短文开头和结束时的一两句话,也就是短文的主题(TOPIC)。再比如说, 听力考试常出现以Where提问的问句,需要考生要通过对话的具体情节和背景判断对话发生的地点。而特定场景的用语和关键词是基本固定的,所以掌握场景词汇,在遇到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之类的问题时,就会派上用场。
        (五)切勿忽略步骤6中要求“学生模仿对话或朗读独白”的重要性。
        在英语活动中,学生对语言听力材料的记忆是短时的,只有“听”的活动,学生很难准确无误地辨别出所听到的文字材料。通过阅读,学生更容易解别出同音词、近音词,也可以领会到连读、失去爆破、升降调等话音知识所带来的效果,从而加深对材料的理解。大声的明读和积极的背诵不仅有利于形成语感,对于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和听力水平都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 徐定霞.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策略研究[J].科学导报.学术 2018(22)
        [2] 周昱.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的策略研究[J].新东方英语:中学版. 2018(000)006 .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