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效果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8期   作者:陈谭丽
[导读] 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新寮镇中心小学,广东 湛江524134
         陈谭丽
         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新寮镇中心小学,广东 湛江524134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现阶段小学生获取知识、进行阅读的手段愈发方便、快捷,这就要就教师能够对小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其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进而有效提升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质量。本文以小学六年级的语文阅读课堂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能够切实提升教学效果的策略,望能给予广大教师一定启示。
         关键词: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效果
         引言:六年级的小学生即将面临升学考试,其语文思维与阅读能力都应该获得一定程度的提升,从而能够更好的面对未来更高层次的学习。因此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带领其进行更有深度的阅读活动,运用合理且高效的教学手段,切实地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思维与各方面与语文能力,进而在全面提升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效果的基础上,促进小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与发展。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正如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言:“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兴趣是最好的桥梁”,小学生有了阅读兴趣,自然就能够有效激发其自身的学习、阅读内驱力[1]。而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并不少,如创设阅读情境、举办阅读竞赛活动等,需要教师依照小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以及学习需求进行挑选与使用。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中的《狼牙山五壮士》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创设角色扮演情境的方式来有效提升小学生的求知欲以及阅读兴趣。如,教师可以将班级内的同学分为若干小组,同时邀请他们在阅读完本篇课文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演绎文中的壮烈场景,同时可以添加一定的竞争机制,即表演最受同学与教师认可的小组能够获得一定的精神亦或是物质奖励。在好胜心与表演欲的驱使下能够使小学生以更旺盛的兴趣以及更严谨的态度投入到阅读之中,而表演的形式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小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进而能够极大程度地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效果,促使小学生获得更优质的学习体验。
         二、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能够帮助小学生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并且能够有效提升其阅读效率,进而有效的提升其学习语文的效率。想要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要求教师能够掌握一定的方式方法,可以鼓励小学生每学习完教材中的一篇课文后,就自行寻找一篇与之有关的优秀文章、书籍开展阅读活动。为了确保小学生能够切实的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教师可以选择在每讲解完一篇课文后便以阅读为题为小学生创设相关的课后作业。例如在学习完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中的《开工大典》之后,教师就可以为小学生布置“自主搜寻红色主题读物,并在阅读过后书写读后感”的课后作业。如此,在教师的引导下,小学生就能够潜移默化的养成学习课文后进行自主阅读并书写读后感的活动,进而达成开拓其视野、巩固课堂知识的学习效果。


         三、辅导学生进行精读
         通过大量的实践我们能够得知,指引导小学生进行浅显、表层的阅读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就需要教师在阅读教学活动中能够有意识的引导小学生细细品味课内文章以及课外优质读物中所运用的语言艺术,使其能够充分感知到语言、文字的魅力所在。同时,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引导其加深对文章结构、写作背景以及写作技巧等方面的理解与掌握。要求教师能够依据不同小学生的文章阅读、理解情况作出有针对性的指导与提点,从而最大程度的保障教学效果。例如在阅读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中的《在柏林》后,教师就可以通过简单的提问来判断小学生是否读懂、读透了本篇文章。如“请问同学们,为什么文中的老妇人会被嘲笑?”,面对这种问题,进行了精读的同学就能够准确的回答出“老妇人被战争的残酷逼疯,在车内作出了奇怪的举动,因此受到了嘲笑。”的答案,因此教师就应该夸赞该名同学阅读态度的认真,并鼓励其进行文章扩写、写作阅读感等巩固性练习活动;而面对无法作出正确回答的学生,教师就应该能够判断出其阅读状态不够认真、由此就应该积极鼓励其带着问题进行阅读,从而在反复阅读中获得正确答案以及一定感悟,达成良好的阅读效果。
         四、多媒体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得益于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使得现阶段的小学语文课堂能够使用的教学手段愈发先进、高明。由此,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播放设备的直观性与互动性,将死板、枯燥的课文以更加灵动且富有趣味的方式展现在小学生的面前,进而达成提升其阅读兴趣,加深其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等教学目标,全面提升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效果,促使小学生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3]。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中的《迢迢牵牛星》时,教师就可以将本文的文本内容转换为音频模式,并且在播放该音频时同步利用投影、电子黑板等设备为小学生播放瑰丽的星空图片、视频,使其能够以身临其境的方式聆听、阅读文章,进一步地提升其阅读积极性;而在讲解《鲁宾逊漂流记 节选》后,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小学生播放《鲁宾逊漂流记》相关影视作品中的精彩片段,意在充分调动小学生的求知欲,使其能够利用课余时间自觉地阅读完整版的《鲁滨逊漂流记》,在提升其阅读效率的同时,全面提升其语文素质能力,进而有效提升语文阅读课程的实效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阅读课堂教学效果并非运用一定简单的教学手段就能够在短时间快速提升的,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引导小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养成你能够一定的阅读习惯,进而能做到天天读、月月读这样充分的阅读活动,从而积累下大量的文学知识,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使得语文文学素养成为他们的基本核心素养,促使其养成内敛、沉稳的气质与内涵。
         参考文献
[1]李忠祎. 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多元化策略[J]. 山西教育(教学),2020,(12):37-38.
[2]段银宝. 基于小学六年级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结构的因素分析研究[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3.
[3]孙志国. 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实施策略解析[J]. 中国校外教育,2018,(31):1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