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贵池区小学篮球运动现状调查研究—以实验、南湖、城关、城西学校为例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8期   作者:郑霞
[导读] 随着人类发展的步伐,体育运动项目不断演变改进
         郑霞  
         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  230011
         摘要
         随着人类发展的步伐,体育运动项目不断演变改进,为人们强身健体,身心健康起到很大的作用,篮球运动也因此得以充分的发展,成为了现如今世界最受欢迎的三大运动项目之一。为了使篮球运动得到更普及的发展,通过研究调查来提高校园篮球的教学质量,促进篮球运动在小学校园的开展。本次研究主要通过对池州市贵池区小学校园篮球运动开展情况进行调查,主要以实验小学、南湖小学、城关小学、城西小学为调查对象,实地考察走访,了解这些小学体育课程中关于篮球的教学、师资力量、场地设施、学生参与等基本情况,以及篮球运动在校园中开展的阻力和应对方案,未来篮球运动在小学校园体育中的发展趋势。
         1  校园篮球开展意义
         近年来学生的体质不断下降以及中考体育加试的开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体育运动对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且由于随着时代的变化,体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新的教学模式也如雨后春笋纷纷破土而出从而取代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各学校纷纷寻找出校园体育中的特色项目,作为本校传统的体育项目,走校园特色化道路,吸引学生,提高招生率,也将提高锻炼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教育。
    1.2  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相对于枯燥简单的跑步、跳跃来说,篮球运动是一项对行为和意识综合的挑战,而处于小学时期,并且对新鲜事物拥有极大好奇心的学生而言,必然受到极大的欢迎。篮球运动是一种对学生全身运动协调能力有很大帮助的校园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磨炼坚强的意志品质。
         在体育教育新课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小学通过课余篮球和校园篮球的教学影响学生热情的积极参与。各小学有序的进行开展篮球教学和组织校园篮球队的训练,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学生的情绪也得到了宣泄,青少年代表了我国未来的宏图,而小学篮球的发展也影响着我国篮球的未来发展。作为指路灯的教师也要在实践中促督促孩子,让孩子们积极主动的参与篮球活动中从而建立一个具有浓厚兴趣的篮球氛围。
         2  池州市贵池区校园篮球运动开展基本状况
         2.1  池州市贵池区小学篮球场地器材设施情况
    有研究表示,校园篮球场地的基础器材设施情况,将直接影响到校园篮球运动开展的进度。小学校园篮球运动的开展不仅对篮球教练员方面有要求,同时对场地器材方面也有一定的要求,如篮球个数质量,篮球架高度,篮球场地设施和一些基础辅助练习工具。因为学生的运球、球感、上篮等这些基础技术的提高并不是凭空想像就能解决的,必须通过对实物进行反复练习磨合,才能提高技术水平。为了了解贵池区四所小学篮球场地基础设施情况,通过实地考察得出数据,见表3-1。



表3-1  池州市贵池区小学校园篮球基础设施调查表
    实验小学
(3750人)    南湖小学
 (1950人)     城关小学
 (3010人)     城西小学
 (3040人)
场地数量            4             1              2             1   
篮球框数量          9             2              6             2          
    根据表3-1数据可以看出,实验小学目前学校共63个班级,3750名学生就读,其篮球设施较为全面,四块场地中有九个篮球框,其中有五个低篮筐,四个高篮筐;其次是城关小学学校共55个班级,3010名学生就读,校园中有两块场地六个篮球框,其中四个是低篮筐,两个高篮筐;最后是城西小学共60个班级,3040名学生就读,南湖小学32个班级,1950名学生就读,这两所小学均只有一块场地,两个低篮筐,篮球基础设施缺乏,所调查的学校中均无室内篮球场地。由于小学校园年级多,学生也多, 因此对校园中体育运动场地的要求也较为高,由表格可以看出实验小学的基础设施尚能勉强满足学生的篮球运动需求,另外三所小学的篮球基本设施较为缺乏,间接影响了校园篮球运动的开展。
   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来说,由于政策实施家长对孩子在校参加体育运动应当属于支持一方或者是中立状态,然而地理环境问题和城市发展的经济文化水平的差异,导致池州市贵池区的居民不能接受顺应时代的变更,并且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大部分居民认为体育运动仅仅只是一种娱乐消遣,对体育文化内涵并不了解不重视,无法与时俱进,导致落后思想的形成。
         3 校园篮球运动开展存在问题与分析
         3.1  学生学习负担
         校园篮球运动开展中最大的阻力就是学生学习负担和升学压力,课间仅有的课余时间被繁琐的学习压榨干净,从而影响到体育锻炼。繁重的学习压力,很难确保每天都有体育活动时间,更别提校园篮球运动的开展了。而篮球技术技巧的学习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消化的,其次篮球的战术配合和队友之间的默契度也是需要长期的实战经验来磨炼,因此,学生体育运动时间是篮球运动开展的必要因素。
         3.2  缺乏完善的制度体系
         小学时期是学生初步接受教育的阶段,年级多,学生之间的差异较为明显,学生分散,难易系统管理学习,并且小学的学生多,但校园的体育运动场地需求通常不够充足,其次,篮球运动不仅是考验学生的技能技巧,还有队员之间的相互默契配合,小学儿童时期,学生对一切未知的都处于好奇的状态,并且性格情绪波动较大的阶段,队员之间以及教练员与学院之间的关系处理较为复杂,而且在之后的小升初、初升高过程中,由于队员就读的学校相对较为分散,因此需要不断地选择新的队员,培养默契度,以及适应新的教练员的教学模式,对学生持续参加篮球运动的兴趣存在巨大的挑战,一旦比赛没有取得好的成绩,将大大打击学生的自信心。
         4 结论与建议
         4.1校园基础设施较好,但参与情况不佳
         池州市贵池区所调查的四所小学校园中的篮球场地等基础设施相对较为齐全,但学生的参与情况均不容乐观。
         4.2教学师资力量不佳
         池州市贵池区所调查的学校中体育教师资源不充足,篮球课程的教学力度不强,应多举办篮球活动,促进篮球文化的相互交流,教学组织能力均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4.3对篮球运动的重视度不高
         池州市贵池区所调查的小学体育活动中没有课程对篮球进行系统教学,较为重视文化素质教育,忽视体育课程教育。
         2.3建设良好体育氛围
         学校应当引入专业师资力量,提高教学水平,保障学生的篮球运动参与时间,营造出一个良好适宜的体育氛围。
            
         参考文献
[1]张水顺.福建省高中篮球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D]. 福建师范大学 2006.130-131.
[2]张福彩.山东省农村中学篮球运动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 北京体育大学 2006.87-89.
[3]田聚群.北京市中小学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现状调查与研究[J].体育科学.2003(01).111-114
[4]崔朕宾.涿州市中学体育课中篮球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探讨[D]. 成都体育学院 2016,73-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