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争琴
陕西省定边县红柳沟镇中学 718600
【摘要】文言文当中蕴含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精神文明价值观。通过文言文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而且可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个人素质,有利于学生形成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今后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然而,目前我国初中文言文的教学效果并未达到理想状态。因此,教师有必要改变这一现状,利用创新的教学办法,提升文言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促使学生拥有较高的文言文素养。本文就优化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必要性与途径进行了以下几点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
引言
新课程改革后,素质教育越来越被重视,而文言文能够通过其独有的文化内涵来影响学生,使学生的个人素质得到提高。由于教师在教授文言文知识时,没有掌握良好的教学手段,加之学生的学习方法欠缺,致使一些初中生在学习文言文时,表现的积极性不高,甚至产生畏难心理。如何提升文言文的教学质量,一直是初中语文教中较难攻克的问题。而文言文在高考当中的占分比例较高,并且学习文言文,能够促使学生的理解能力与个人素养得培养。因此,提高文言文的教学质量,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应摒弃以往的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利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提高文言文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能力。
一、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及优化的必要性
(一)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师在展开文言文的教学时,往往将词语的意义及具体解题技巧,作为文言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并没有意识到创新教学策略,带领学生体会文章内涵与情感的意义。由于教师忽略了人性文化的教育,致使学生无法领略到文言的魅力,达不到利用文言文教学培养学生个人道德情操的目的。这种呆板的文言文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对学习文言文并不感兴趣,无法提升学习效率。由于学生没有学习兴趣,因此不会积极主动的探究文章主旨、无法深刻的掌握相关知识,导致学生的解题能力得不到培养,最终造成成绩的下降。
(二)不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以往教师在展开文言文的教学时,将大量的课时用来为学生讲解词汇的意义与用法,学生只负责在课上记录教师所讲解的内容,缺少了师生间的互动。在这种课堂气氛中,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并且这种被动接受知识的方式会使学生产生依赖心理,无法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与对知识的探究兴趣,最终造成学生学习效率的下降。在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掌握学生的学情,设计出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案。然而,这种缺少互动的课堂气氛,使教师无法及时地掌握学生的学情,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由于学生没有与教师展开有效的沟通,其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就无法得到解决,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无法提升,长此以往,其语文学科综合能力就无法得到培养。
(三)不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教师为学生讲解文章创作的背景及作者资料,才能够使学生体会到作者的心情,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促进学生提高文言文理解能力的有效办法。在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中,教师一般只对教材内容进行讲解,并未有意识为学生扩展知识面。由于对文言文的创作背景及作者资料没有了解,导致教学内容不够全面。这种教学方式直接造成了学习内容狭窄的现象,致使学生不能够深入的理解知识。慢慢的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自信心就会消失,最终导致学生无法保持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甚至是产生抵触心理,严重影响学生文言文的学习效果。
(四)优化文言文课堂的必要性
通过文言文的熏陶,能够促使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三观,可以帮助其今后更好的学习、生活。然而以上几种现象严重影响了文言文的教学质量,学生无法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致使文言文无法发挥出其提高学生个人素质的作用,是不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为提高文言文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个人素质,促使学生能够体会到传统文化的精髓。非常有必要对初中文言文课堂进行优化。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前提,促使学生的文言文能力与个人素质得到培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二、优化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途径
(一)调动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
为提高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文言文的热情,促使其学习效率得到提高,教师应利用有效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体会到学习文言文的乐趣,并愉快的进行文言文知识的探究,使其能够深刻地掌握文言文相关知识。在文言文学习中,做足预习准备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中心思想、挖掘出文章的内涵。教师应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安排学生针对课文内容搜集相关资料。并对课文内容进行初步的翻译,将预习当中所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在课上与教师、同学展开探讨交流。在课上,教师可以利用视频短片或图片来调动学生深入研究文章的兴趣。此时教师可以,针对学生预习过程当中的问题展开讨论,引导学生通过思考交流解决问题。通过这种交流探讨的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可以增加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促使教学质量得到保障【1】。
(二)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效率
若要学好初中文言文,需要学生有较强的思维能力与理解能力。传统文言文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之一,就是学生不能够深刻地掌握相关知识、理解文章内容。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以相关视频与图片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文章内容,促使教学效率的提高。例如:在学习《桃花源记》时,教师就可以在网络上寻找相符的视频,帮助学生体会渔人忽然遇到桃花林和偶遇桃花源的心理变化。促使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中心思想。并且学生集中精力观看视频或图片时,其思考能力与专注力可以有效的锻炼,如此课堂的教学效率方可得到提升。在课后教师一般会以布置学习任务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问题,由于同学与教师都不在身边,学生往往无法攻克难题,达不到巩固知识的目的。此时学生可以利用云计算平台来搜索相关资料或寻找答案,促使学生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2】。
(三)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为改变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现状,教师应创新教学方法,以更高效的学习方法来引导学生提高学习的效率。例如:为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文章内容,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将思维融入到情景当中,展开对文章的理解。在情景当中,学生能够更深刻的体会文章的内涵及作者的情感。这种教学方式很好的确立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的学习,是符合生本教育理念的。同样以《桃花源记》为例,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文章的写作思路:发现桃花源、描写桃花源、渔人在桃花源中做客、太守寻桃花源无果。并按照这个思路引导学生融入到相应的情景中,展开对文章的学习,从而理解作者的情感思想,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3】。
结束语
在初中阶段学习文言文,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应创新教学策略,改变以往文言文教学中的不足。提高学生的文言文学习效率,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学科综合能力,最终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 童晓棠. 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法[J]. 女报:时尚版, 2020, 000(002):P.1-1.
[2] 武晓晖. 浅谈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J]. 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7, 000(009):P.187-187.
[3] 钱定云.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现状与出路[J]. 教育科学(全文版), 2016, 000(005):00162-0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