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思想,引领幼儿音乐教育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8期   作者:邵梦婷
[导读] 音乐教育可以从小发掘幼儿的艺术潜质
        邵梦婷
        昆山高新区前进幼儿园   215300
        摘要:音乐教育可以从小发掘幼儿的艺术潜质,通过演奏、歌唱和创造音乐等方式幼儿将拥有无尽的快乐,而教师在音乐教育过程中的指导对幼儿音乐教学效果的提升作用巨大,目前教师音乐教育中的指导依旧存在不少问题,在音乐教育中引入陶行知先生先进的教育思想,将让幼儿音乐教育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行知思想;音乐教育;教师指导;启发

一、幼儿音乐教育及教师指导的概念
         幼儿音乐教育是指在遵循音乐学习规律和幼儿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下,对幼儿园3--6岁幼儿进行的音乐教育,使幼儿掌握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从而使得幼儿能够得到全方位的综合性发展。音乐教育活动是指利用音乐陶冶人的情感、思想和增长人的知识技能为目的的一种教育活动。教师指导是教师以一定的身份融入到幼儿的活动之中,并对其产生影响,教师在音乐教育中的指导是指在幼儿音乐教育活动中为了促使幼儿能够得到全身心的发展,并且根据幼儿当前阶段的个性发展特点,教师再根据幼儿音乐教育中设定的三个环节所采取的方式方法。
二、幼儿音乐教育教师指导存在的问题
         幼儿音乐活动需要教师的支持与引导,教师指导对于幼儿音乐教育起着重要作用,在现如今的幼儿音乐教学体系中幼儿音乐教育活动教师的指导相对比较薄弱,还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开始部分教师导入方式单一
         一个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导入可以激发幼儿对听音乐的兴趣,并让他们积极参加音乐活动。可是在现实的音乐活动中教师的导入语有时与活动的主要内容衔接性不强,形式枯燥乏味,缺乏趣味性,幼儿的创造力得不到正常的发挥。而小中大班幼儿的经验不同认知水平有差异,导入的形式也应当不同。音乐活动的导入有谜语式导入、故事性导入、歌唱导入、直接导入等,在针对不同的幼儿其导入的形式有所差异。
        案例:大班音乐欣赏活动《龟兔赛跑》导入环节
教师出示兔子和乌龟的图片
教师:孩子们,它是谁呀?你们认识吗?
幼儿:乌龟
教师:谁能给大家表演一下乌龟爬的时候动作是怎样的?
幼儿:做动作
教师:那兔子是怎样跳的呢?
幼儿:做动作
教师开始播放音乐让幼儿判断哪个是乌龟哪个是兔子。
         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教师在进行活动导入时只向幼儿展示了乌龟和兔子的图片,然后让幼儿做动物的动作,由此可以看出教师所使用的导入方式太简单,这样无法引起幼儿的积极学习,幼儿的兴趣也没有得到充分的调动。
(二)基本部分教师忽视幼儿主体地位
         大多数老师认为幼儿年龄小,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容易忽视幼儿作为受教育的主体地位。有的老师认为按照自己预定的计划和预想指导幼儿就能够完活动目标,这样就导致忽视幼儿的感受,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
        案例:中班奥尔夫音乐教育《三轮车》
教师:孩子们,今天老师想把一个故事告诉给你们,这个故事里还有动听的音乐请大家注意听喔!(老师讲故事,故事结束后《三轮车》的音乐响起)
教师:孩子们,音乐中描述的是关于什么样的车呢?
幼儿:三轮车
教师:那它是快车还是慢车?
幼儿:快车,慢车
教师:来,请你们都站起来,我们来玩驾驶的游戏吧,那么游戏开始之前呢,老师先提一个小小的要求,慢车的时候在现在站的位置上走,(教师给幼儿示范),快车的时候大家就跟着老师的节奏一起走,走出原来的地方(音乐第一次播放)
教师:(节奏慢的时候)原地踏步,(节奏快的时候)一定要走出来。
教师:刚才我发现有些小朋友没有跟上老师的脚步。
教师:(不放音乐)大家站在各自脚下的线上,先看着老师走一遍,刚才有两位小朋友没有跟上节拍,那是不对的,一定要跟着老师做。
         此次音乐活动目的在于让幼儿感受速度变化,在于培养幼儿节奏意识,意在培养幼儿的乐感。而在上述案例中明显可以感受到教师的重点不在于培养幼儿的节奏意识,而是要求幼儿按照自己的指令做动作,幼儿只是单纯的模仿教师的动作,按照教师的指令做动作,没有让幼儿明确的感受节奏变化。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幼儿没有自主感受节奏的变化,这与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原则相违背。
(三)结束部分教师对幼儿评价语简单
         在音乐活动结束部分教师会对幼儿进行评价,教师评价常常会出现语言单一,多是你真棒、你真聪明、掌声鼓励有的老师甚至把这种语言当作口头禅。这样单一的表扬形式,幼儿在活动中就会产生不积极、依赖心理,针对幼儿的不同表现,表扬或者惩罚的方式也应当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案例:大班歌唱活动《小人书不要哭》
教师:“今天我们学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小朋友们表现都特别棒,给自己鼓鼓掌把。”
         在音乐教育活动中,经常会听到教师说非常棒,非常优秀这些褒奖之词。这些确实是老师对幼儿的评价,但是这些评价都太概括、不明确、单一,没有根据幼儿的不同特点而采取不同的评价语。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让幼儿刺激产生参与音乐活动的自信,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体验自己的进步。
三、行知理念对幼儿音乐教育教师指导的启发
(一)因材施教,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陶行知先生在一个世纪前便提出教育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这一教育理念运用到幼儿音乐教育教师指导中再适合不过。幼儿教师在音乐教育活动中要树立正确的观念,对于什么时候教,教什么应当有一个准确的把握,教师应当成为幼儿音乐活动中伙伴,而不是让幼儿按照自己事先准备好的教育计划来组织教育活动,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的幼儿采取丰富多样的导入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在音乐教育活动中的指导有正确的认识。
         案例:小班韵律活动《小兔乖乖》
导入:教师的布偶,说:“今天老师走在路上的时候有一个非常可爱的小伙伴说要来我们小二班做客,这就是我们班的新客人—小兔子,现在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向这个新来的客人小白兔打个招呼吧。”幼儿跟随老师听着音乐的节奏一个一个跟兔子打招呼。
         思维具有形象性是小班幼儿典型的思维特征,上述案例中的老师为小班幼儿通过直观的动物形象来表达音乐,老师通过小白兔的形象让幼儿迅速地融入活动之中,极大地激发了幼儿参加音乐活动的热情。
         中班幼儿的知识经验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在音乐活动的导入环节可进行游戏导入的方式,游戏让幼儿更愉快,更放松,更有动力性,当教师在设计游戏时应该根据幼儿歌曲的内容进行设计,为幼儿制定合适的游戏规则,让幼儿在游戏中理解音乐音乐。
         大班的幼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表现能力,教师在设计导入时可以采取歌舞的形式进行导入,边唱边跳的活跃方式更符合大班好动、爱模仿和爱表现的需求。
(二)音乐教育指导中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
         陶行知先生在他的幼儿教育理论中曾经表明,幼儿是受教育的主体,教学活动必须以幼儿为中心二开展。而音乐教育在发展儿童智力、激发儿童自信心、解放幼儿创造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指南也要求我们要为幼儿创设一个可以自由发挥的探究环境,让幼儿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大展身手,通过其自身的生活经验及感受来欣赏美和创造美,因此教师在开展音乐教育指导中必须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在音乐教育活动中教师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和年龄特点,以幼儿为中心,注重幼儿的个体发展。
         例如,在音乐活动过程中教师采取这样的提问方式:(1)你记得吗?(2)要微笑,用美妙的声音歌唱。(3)还有一小节我们唱得不对,让我们再来唱一遍。如果把提问改为:(1)你最喜欢的是哪句歌词?为什么?你唱唱看,让我们听一听,好吗?(2)我们需要怎样唱这首歌才能更动听呢,你有好的建议吗?(3)有没有你还不太清楚的地方,我们可以向好朋友寻求帮助。以这样的提问方式,就会提高了幼儿的主导地位,从被动变为主动。
         从上述的提问方式中可以看出,幼儿教师有针对性的提问可以帮助幼儿教师指导幼儿由教师要求走向幼儿探寻;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要时刻警示自己,是否做到了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地位,是否有让幼儿独立探索音乐和表达音乐,是否从培养幼儿的角度出发等。
(三)结束部分采用鼓励评价激发幼儿内在动力
         陶行知先生在学生犯错后教育过程中都是采用鼓励,表扬的方式让学生自己认识到错误并主动进行改正,可见鼓励教育的魅力。因此在音乐教学结束部分教师进行最终指导评价时需要使评价语言更加地具体化,要使幼儿知道自己在哪个部分做得好,在哪个部分做得不好。教师应该提炼自己的语言在日常生活中,让自己的教学语言更加的精炼,自觉地将自己的评价语言具体化。教师的评价语还应有针对性,学会发现幼儿身上的闪光点。比如一个幼儿今天的节奏比昨天的节奏要好,教师应按照这样的方式进行评价,一个拥抱、一次点赞、一个微笑对幼儿都有很大的作用。在评价时尽量不要把不同的个体放在一起比较,教师应该以幼儿个体的个体表现来评价,并关注幼儿是否在以前的基础上得到了发展,幼儿的自信心和内在学习动力需要教师积极的表扬和鼓励。
         
参考文献:
[1]唐雪婷.陶行知教育理论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实践应用[J].教育界,2021(11):91-92.
[2]李华.陶行知创造性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J].艺术评鉴,2020(22):130-132.
[3]徐心怡.践行陶行知思想  构建游戏化音乐天堂[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8):223.
[4]臧翔翔.陶行知教育思想对当代音乐课堂的指导价值[J].音乐天地,2017(08):8-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