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8期   作者:郑惠
[导读]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郑惠
        肇庆市第十五小学    广东肇庆  526000
   
        摘 要: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理念的有效途径。从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如何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这个方面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语言表达能力、创设情境、仿说句段、角色换位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①由此可以看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小学语文重要教学目标之一。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也是教师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主要阵地。现在的小学教材在每个单元的语文园地都设计的“口语交际”这一内容,所以在平时语文课堂教育中,我们应该以此为基础,把口语交际训练贯穿于整个语文阅读教学中。都说口语交际课堂就是小学生的“拐杖”,如果学生失去了这个“拐杖”,学生就会走歪路。在平时的语文课堂上,小学生通过教师语言的规范的指导,通过课堂口语交际的实践,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便会有一定的提高。
        这几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平时我们学习的每一篇课文都是训练小学生口语交际的好教材,所以我们教师一定要深入挖掘教材,对课文内容进行创新性的拓展和延伸。也就是说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必须立足于阅读教学这块宽阔的土地上,这样才能让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以滋润、丰富和提升。接下来我就抓住阅读教学这一口语交际的主阵地,浅谈几种课堂中口语交际实践的有效教学方法。
    一、创设情境
        李吉林老师曾经说:“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正如朱芒芒先生所说的:“减少口语交际中的理性因素,重点放在设置多样化的口语交际情境,力求把学生引入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语言情境和想象情境,让他们在这些特定的情境中产生表达的欲望,自然而然地进行口语交际。”②可见创设口语交际的相关情境是口语交际教学的关键。
        在阅读教学中,一线的教师们在备课时可根据不同题材文本,选择适当的学生感兴趣的组织活动。例如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课文《葡萄沟》,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描写了新疆吐鲁番的葡萄干的制作过程。由于离学生生活比较远,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这一自然段的时候,应与口语交际相结合,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降低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难度。
        老师(游客):老乡,你们的葡萄干可真是甜啊!你们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
        学生(维吾尔族老乡):首先,我们要建造制作葡萄干所特用的阴房。我们的阴房都建在山上,房子四周留着许多小孔,用来通风,里面钉上一些木架子。
        老师:哦!还真是有意思,就是我们刚才经过时看到的那些像碉堡的建筑物了吧?等会带我们去仔细参观一下吧!那接下来怎么制作葡萄干呢?
        学生:我们把葡萄挂在架子上,利用流动的热空气,把葡萄中的水分蒸发掉,就成了葡萄干。欢迎你们前去参观,品尝!
        老师:谢谢您的详细介绍!
        这案例可见,原本看似枯燥无味的一段话,老师学生之间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口语交流,使课文学习起来变得生动有趣。
        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文本选择不同的方式,如学习《日月潭》、《颐和园》、《趵突泉》等写景的文章时,教师可以放开手,让学生做小导游或游客。在学习《北京奥运会》时,教师可以让小学生扮演成小记者或叫解说员,向大家介绍他所知道的奥运故事、知识。这些方式不仅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增强了他们的好奇心和参与性。教师在教学中,创设适当的情境,学生才会产生真切感,激发他们进行交流的欲望。
        二、仿说句段
        创造必须有一定的范型为基础,所以模仿在语言习得过程中仍然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在平时的语文课堂中,教师们常常会采用仿说句段的方法进行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


        我们都知道“仿说”就是根据课文中出现的优美语句或精彩段落,让学生进行仿说,积累一些语言材料。这种让学生模仿一些规范、简洁、优美的句子进行说话练习的方法也可以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如人教版二年级上的《回声》(片断):
        老师(出示句子): 半圆的桥洞和水里的倒影连起来,好像一个大月亮。
        老师:这是一句比喻句,说说这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
        学生:把连起来的半圆的桥洞和水里的倒影比作大月亮。
        老师:真棒!你们也试试说一句比喻句。
        学生:纷纷举起小手,积极发言(略)o
        像这种在语文课堂中让学生仿说句段的机会很多,只要教师抓住机会,让学生大胆去说,学生的口头语言不仅吸取了课本语言的精华,又有了自己的语言特色。
        三、角色换位
        语文课堂中,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就是让学生以双重身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其中一个身份就是他的社会角色,即学生自己;另一个是他的交际角色,即特定交际情境中担任的那个角色。因此,口语交际训练时一定要培养学生的角色意识。教师可在课堂中一直保持角色创设的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角色扮演、体会文字、激发想象。下面以三年级上册的《北大荒的秋天》为案例说说角色换位这种方法的魅力。
         教师:大豆们,你们现在已经在辽阔的北大荒的原野上生根长叶了。秋天到了,你们正在干吗呢?
        学生(大豆):我们都在尽情地摇动。
        教师:大豆们,你们是怎样摆动的啊?(学生们一齐摇动自己的身体。)咦,你们听到了什么?
        学生(大豆):大豆和大豆都在说话呢?
        学生(大豆):不只是说话,还有笑声。书上说“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哗啦啦的笑声”。
        教师:你们在哗啦啦的笑,你们笑什么呀?
        学生(大豆):因为我们生活在北大荒很开心!
        学生(大豆):我们长得这么饱满,一摇,就哗啦啦的响。农民伯伯一定乐坏了!
        教师:高粱们,大豆在摇,你们可别歇着呀!你们为什么把头都抬起来了?
        学生(高粱):高粱扬起了黑红黑红的脸庞,像在乐呵呵地演唱。
        教师:小高粱们,你们会唱些什么呢?
        这篇课文的教学,我打破了原先停留在文章内容的理解上,通过对让学生扮演大豆、高粱让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没有直接给学生现成的结论,而是通过角色换位引发学生的换位思考,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这样教学目标在完成的同时达到了一定的深度。
        口语交际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它与传统的听话、说话教学有着很大的区别。它是凭借听、说进行交流、沟通、传递信息、联络感情、处理问题。它注重人际交流,培养应对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合作精神。教学实践证明:要丰富口语交际的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必须采取各种各样的教学措施,努力创设各种情境,让口语交际真正融进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是一项长期的教学任务,必须将其融合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之中。教师应注意激发学生敢于表达的欲望,还应刻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在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多动脑思考如何组织完整、表达准确的语言,进而逐步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朱芒芒,((构建中学语文教材创新体系的成功尝试》,载《语文教学通讯》2004年第7一8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