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佳燕
湖北省利川市汪营镇白羊咀小学 445409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打好各项基础的关键阶段,这个时期的学生心智发展不很成熟,既是形成优秀习惯的时期,也容易形成不良的行为、学习习惯的时候,所以教师一定要严格要求小学生,让他们明白优秀的习惯对他们以后的学习以及生活的重要性。语文是学生理解事物的媒介、是沟通的桥梁,身后的语文功底能够帮助学生更加轻松地掌握知识和与人交谈,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打好学生的语文基础,养成学生良好的语文课堂倾听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 课堂倾听 习惯培养
引言:倾听是进行有效沟通的前提。我国进行新课改之后,小学语文的教学就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让学生能够更加快速、高效的理解别人传达的信息。因为小学生的年纪较小,他们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在一件事物上,自然也就不能高效的理解传递者的语言信息,所以当前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要责任就是学生优秀的课堂倾听习惯。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结合班级学生的性格和学习特点,有目的的运用有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
一、培养学生倾听习惯的目的
倾听是为了更高效的进行沟通,我国是礼仪之邦,倾听也是为了更加融洽的与人相处,不仅是对别人的尊重也能够让自己在倾听中学习未学到的知识,在倾听中成长。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还要让学生在倾听中进行思考,思考别人说话的深层含义、思考自己应该如何回答,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思考中锻炼反应能力、与人和谐相处的能力。
二、现阶段小学语文课堂倾听现状
(1)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
小学生本就处在好动、贪玩的阶段,课堂上是不能长时间及集中在一件事情上的,但是高效的课堂需要教师和学生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学生要倾听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并且提出自己的疑问,再由教师倾听之后作出解惑,这本就是倾听的过程,但是由于小学生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上课开小差的情况频发,就会导致课堂效率完成度低的情况。如果教师滔滔不绝得讲解知识,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学生囫囵吞枣的掌握皮毛知识。
(2)学生经常出现选择性失聪的现象
因为小学生贪玩,所以他们上课的注意力是不可能集中在一件事情上的,就会出现选择性失聪的现象。当教师讲到自己感兴趣的地方时,学生就会集中精神,并且配合教师的提问;但是当他们对教师讲授的知识不感兴趣时,学生就会选择性不听教师的讲解,走神、开小差的情况频发。这种情况有时并不是学生的有意识的行为,反倒是一种不自觉的而心理状态。
三、培养学生倾听习惯的方法
(1)教师端正学生的倾听态度
教师是学生的学习楷模,学生也会更愿意听教师的安排,所以教师就一定端正学生的倾听习惯,让学生明白倾听对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因为家长对于学生过于溺爱,导致学生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与想法,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百害而无一利,所以教师就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倾听习惯,加强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
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倾听的重要性。例如,当语文教师讲解课文时可以提醒学生认真听课,接下来将不定时的抽查,让学生重复教师讲解的内容。当然前提是教师一定要在学生能够接受的轻松地氛围下进行提问,不能让学生对课堂提问产生抵触的情绪,不然长此会让学生降低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倾听的游戏,比赛结束后对表现好的小学生给予奖励,对其他的学生进行鼓励,让学生明白有效的倾听可以得到教师的奖励,那么下次小学生一定会更加积极的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
其次,教师要以身作则。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标杆,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例如当学生之间发生口角时,教师的第一反应不应该是责备其中任何一方学生,而是耐心的倾听他们和旁边学生的说辞,对于发错的学生教师也不能够一味地责罚,而是让学生明白自己做法的错误,跟学生道歉。犯错误的学生在道歉时,双方学生的交流也是一种有效的倾听与沟通的过程。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有效的沟通可以建立深厚的友谊。
(2)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对学生提出倾听要求
小学生好动,在课堂教学时难免会出现打断其他人回答问题的做法,因此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白该有的课堂纪律,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首先教师就要让学生明白课堂上第一重要的是专心,学生一定要专心听讲教师讲解的内容,要转心情听其他学生回答问题的答案;其次是耐心,当其他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时,学生不能不耐烦地打断其他同学的回答,要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最后就是要虚心,学生要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一定要学会学习别人身上的优点,从聆听别人中明白自己应该进步的地方。
(3)根据班级特点,调整授课方式
传统的授课方式主要是“你教我听”的死板模式,虽然这样也能锻炼学生倾听的习惯,但是长此以往只会让学生厌倦这种枯燥的教学方式。所以现阶段教师一定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以及性格特点,适当的转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传统的师生关系都过于陌生,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建立平等的朋友关系,更多的是像上下级的关系,这样只会让学生讨厌课堂教学,因此教师一定要注重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让学生能够在舒服的环境中学习,培养优秀的倾听习惯。例如当讲解完《乌鸦与狐狸》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提出问题:如果再次遇到同样的情况,狐狸和乌鸦还会像现在这样继续这么做吗?如果是你,你又会怎么做呢?类似这样的问题。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之间展开讨论,这样在学生之间就能形成倾听的氛围,可以培养学生之间深厚的友情,当然教师也应该积极的参与到同学之间的讨论中,明白学生的想法,鼓励每一位认真倾听同学的学生,让他们明白倾听是一种美德,是值得鼓励和提倡的。
结语:倾听是进行沟通的有效桥梁,教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优秀的倾听习惯,让学生明白倾听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语文教师费心力的结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设计适合学生同时也能让学生感兴趣的课堂,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主动倾听教师讲课,在听课中培养倾听的习惯。当然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倾听并不一定只能在师生之间完成,学生之间也能进行,善于倾听被人说话既是尊重别人的表现,也能够得到别的同学的尊重。小学生属于培养倾听习惯的黄金时期,教师一定要牢牢把握住,让小学生能够从小就明白倾听的重要性,养成倾听的习惯。
参考文献:
[1]王欣.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倾听习惯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7(1):71-71.
[2][2]李享荣.浅谈培养小学低年纪学生倾听习惯的策略[J].上海师范大学,2017(15):8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