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翡
陕西西安交大阳光中学 陕西西安 710043
摘要: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群文阅读教学策略能够有效改善阅读课堂教学的氛围,提高学生对阅读材料的认知与理解,有助于实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此,本文主要探究全文阅读教学策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希望能够为广大初中语文教师提供思路和参考。
关键词:群文阅读;初中语文;教学实践;研究分析。
引言: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群文阅读主要是指教师通过寻找多篇文章的共同点,然后将其整合与归纳,引导学生通过系统性学习从文中总结经验、提高思维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最大优势就是能够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阅读到同一主题的多篇文章,然后通过指导学生对比和分析,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学习能力,因此深受广大教师和同学的喜爱。但是经过实际的教学实践调查可知,当前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一方面是语文课堂氛围过于枯燥,教师对群文阅读教学的认识不够;另一方面则是教师的教学模式不合理,群文阅读教学流于形式,导致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因此,探究有效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的方法应当成为广大初中语文教师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一、确定关联点,选择群文文本
在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主要是由教师选择材料和组合方式,然后对全文所关联的主题进行一个选择和确定,其中选择符合课堂教学实际以及学生学习需求认识特点的阅读文本才是决定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教师一定要考虑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力训练侧重点等内容来确定关联点,然后有目的,有层次的选择群文文本,从而为群文阅读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比如,在教学部编版初中语文《再塑生命的人》这篇课文时,德育目标是指导学生能够体会到沙利文老师隽永深沉的爱心以及高水平的教育艺术;领悟海伦·凯勒好学、敏思、坚韧不拔的生活精神。因此,在群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教学目标设置为“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为盲人和聋哑人的作者对于生命所体现的一种积极的态度,从而让学生更加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结合这种教学目标,教师可以选择具有相同情感思想的阅读文本,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与地坛》和《命运交响曲》等,帮助学生进一步对文章主题情感进行理解和感悟。其中《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讲述了一位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斯特洛夫斯基,凭借惊人的毅力在病榻上克服了重重困难;《命运交响曲》则是全聋的贝多芬在扼住生命咽喉的过程中演奏出来的最强声音,体现了贝多芬敢于与命运抗争的精神;《我与地坛》描述了史铁生先生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形成了对生命全新的一种理解和感悟。通过对相同情感主旨阅读文本的阅读和渗透,能够激发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死观,培养学生形成坚韧不拔的意志,从而实现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和目标。
二、重视主体性,发挥主体地位
在初中语文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主要发挥引导者的作用,是群文阅读教学的组织者,目的在于组织学生进行群文阅读。虽然教师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但是群文阅读教学的主体对象是学生,这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因此在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意识的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创新各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阅读过程当中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当中,教师要及时、恰当的启发和引导学生,但是不能越俎代庖,大包大揽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样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
通过将自主权归还给学生,给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和空间,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阅读兴趣,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和技巧,真正的培养学生阅读的爱好和兴趣,发挥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实现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三、设计疑问点,提高阅读效果
在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过程中,科学恰当的提出课堂问题能够知道学生对群文进行有效的阅读与分析,整体设计群文阅读问题也是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老师可以尝试将问题巧妙地融入到全文阅读教学任务当中,让学生结合问题来进行分析和阅读,从而在完成问题的过程当中实现对群文阅读主旨内容的理解,实现全文阅读教学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全文阅读素材,设计一些具有迁移性、对比性的阅读问题,激发中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主动的探究,在阅读中无形的提升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分析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
比如,在带领学生阅读《猫》、《鸟》、《狼》这三篇有关动物的文章时,僵尸可以逐步的引导学生阅读,并分析其中的共同点,归纳在描写动物时的重点段落,然后深入的去体会和感受作者在写作时,如何将自身的思想情感融入到其中?然后指导学生学习和模仿作者的写作方法,从而为学生日后写作有关动物的内容提供素材积累,奠定良好的基础。由此可见,通过群文阅读,教师能够指导学生系统性的学习了有关描写事物的技巧和方法,同时激发了学生阅读和思考的兴趣,让学生在群文阅读过程当中自主积累语言技巧,提高阅读能力,从而实现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四、整合教学目标,提高阅读成效
在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群文阅读教学相比于单篇的文本阅读教学来讲,教学难度大幅度的提升了,这时教师就需要通过整合全文的具体内容,去设计和整合阅读教学的目标,这样才能够使群文阅读教学和文本教材实现一个有效的结合,从而发挥群文阅读教学的效果和价值。因此,要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教师就一定要在相应的时间内指导学生阅读多篇文本,这个过程也对中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时,教师需要立足于课堂,结合教学目标和群文本的内容特点做好教学引导工作。
比如,在教学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白杨礼赞》这篇课文时,通过带领学生阅读和分析可知,这篇文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就是通过描写白杨树来表达我国中华儿女正直朴素、奋发向上、坚强不屈的精神和意志。因此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时,教师可以将教学目标设置为“通过引导学生开展群文阅读,进一步感受中华儿女的优秀品质以及精神。” 然后结合这个情感价值及教学目标来选择相应的文本,如《土地的誓言》、《社戏》等,通过这种方式,来进一步有效的渗透教学内容的思想情感,提高群文本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对于促进学生形成自身的认知体系和世界观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生能够通过阅读优秀的文章作品来实现自我完善的目的。而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在群文阅读教学实施过程中,应该大胆的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的阅读需求和性格特征不断的探索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以及综合素养的发展,最终实现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余阳. “群文阅读”教学策略在部编本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究[J].教育研究,2013,(02):23-24.
[2] 任伟.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的实践探索[J].教学动态,2021,(02):43-44.
[3] 姚立群.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实践研究[J].数码设计,2013,(122):24-25.
[4] 施冰星. 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读与写杂志,2016,(03):14-15.
[5] 黄凤萍,王顺德.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的实践探索[J].课题荟萃,2016,(02):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