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祝南
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新寮中学,广东 湛江524134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初中数学也在进一步的推进,教师要丰富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创新课堂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基础的数学知识,要想提升这时期的学生的学习水平,教育者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做充分的考虑。因此,本文围绕如何培养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来展开讨论。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自主学习
引言:数学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老师要善于运用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其全面发展。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受教育者自主思考,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探究,进而形成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效的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一、增强师生互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初中数学是一门很难理解的学科,教师为了让受教育者提升学习成绩,常常对其施加压力,加大学习任务量,让他们觉得疲惫,从而厌学。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叛逆期,高强度的学习任务,激发其心中的叛逆思想,让其与教育者作对,不同从教导,让师生关系十分尴尬。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拉近师生关系,增强师生互动,鼓励受教育者大胆提出问题,有助于他们对数学问题的思考[1]。教师在这时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平和的态度对待学生,避免言辞激烈的发生,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增加师生互动,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其关怀,拉近双方距离,重视学生提出的问题,精准把握学习中的短板,给出合理适当的建议,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比如,在学习八年级数学“勾股定理”时,教师运用提问的方式,问:“谁知道三角形有什么特点?”引发学生积极回答“具有稳定性。”、“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等,再提出一个假设,设立三角形的短边为“a”、“b”,斜边为“c”,假设“a2+b2=c2”,让学生通过计算验证结论的成立,学会相关知识,这样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拉近师生关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二、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兴趣
传统的课堂教学枯燥乏味,让受教育者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对所学知识不能很好的掌握。初中生心智发育还不成熟,对新鲜事物拥有强烈的好奇心,但是初中数学内容大多以理论入手,知识点繁多,让其无法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利用受教育者的特点,改变教学策略,提升课堂效率,通过情境教学这一新颖的教学方法,创设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融入课堂,注重其素质水平的提升,预留多一些的时间给他们思考,利用自主讨论,激发其灵感和,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升学效率[2]。
比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一课中,教师可以这样设立情境:同学们知道两组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那么在生活中有发现什么东西是由平行四边形组成的呢?学习门口的电动门是吗?载重汽车的防护栏是吗?现在小组讨论。之后老师让学生举手回答它们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是?这样有利于让同学们学会分辨什么是平行四边形,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的情境教学,能够激发受教育者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让他们对学习数学更感兴趣,增强其自主学习的能力。生动活泼的课堂互动,能够吸引受教育这的眼球,让其学会带着问题去思考,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引导其进行独立自主的思考。
三、以课前预习入手,培养学生自主意识
平时的教师发布课前预习任务都是临时起意,大多比较随意,因此学生对待课前预习也十分随意,几乎都在应付。因此,教师要想让学生拥有自主学习能力,就应当从课前预习下手,第一步是要将课堂所要讲解的内容告知学生,合理科学的安排课前预习的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受教育者会发现学习中的重点难点,将这些问题带到课堂上参与集体学习,有目的的参与到学习之中,提高其注意的集中,更容易掌握课堂知识,难点问题也会不攻自破[3]。学生通过自主预习,了解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涉及的联系,以及与之后学习内容的联系,分清楚重点和难点,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多问为什么,提高自主学习意识。例如,在学习“数据的分析”一课中,教师让同学们回去预习通常我们获得信息时都用什么方式去进行统计的,然后让学生去了解什么是中位数、众数和方差。这样的课前预习,会让学生带着问题去了解所学内容,激发他们对知识的兴趣,提升其自主学习的意识。
四、运用激励方法,增长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
教师应该因材施教,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不同的受教育者提出不同 的教育目标,针对比较优秀的学生,可以制定高目标,防止其骄傲自满,对于成绩较差的同学,可以用谈话交流的方式,疏导其心理状态,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提升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有些受教育者在学习的时候会有偏激行为,老师需要对他们进行激励,提升其学习动力,让他们独立思考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针对性教育,改正思想观点,克服学习困难,增强自主学习的信心。例如,在学习“函数”一课的时候,老师提问一辆汽车以50km/h的速度运行,路程为80km,时间为5t,通过讨论以及相关的计算,得出时间、速度、路程之间的函数关系。得出的结论多且正确的学生,老师予以奖励,没有得出或得出结论缺失的同学,老师给予语言鼓励。教师合理运用激励教学手段,可以增长受教育者的自主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中,教师要增强师生间的互动,学会创设情境教学,合理安排课前预习,善于运用激励方法去引导和把控学生的学习节奏,让其在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下独立自主的学习,提升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卢建玲.初中学生数学认知特点与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9,06:226-231.
[2]王芳.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分析与培养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20.
[3]刁庆.信息技术对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的效应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