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理论下小学高年级数学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8期   作者:刘展希
[导读] 伴随全国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愈加深入到日常教学中
        刘展希
        福建省福安市穆阳中心小学     355002
        摘要:伴随全国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愈加深入到日常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而需要改变教学模式,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本文从小学高年级数学高阶思维能力培养中进行相关对策分析,旨在为培养学生数学高阶思维能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阶思维;理论培养

引言:对于现代教育来说,学习成绩已无法作为衡量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更多的是对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小学数学来说,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因而,在教学活动中,需要立足于数学的具体学科特点,进而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与综合素养,提高素质教育的水平。
一、引导学生扩展思维发展
        数学的教学特点在于逻辑的严密性,新、旧知识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新知识能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扩展与延伸。因而,小学数学教师在讲授新知识时,要注意将旧知识及时融合在教学中,利用旧知识对新知识展开与铺垫,通过两者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进行扩展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多边形的面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三角形的面积这一课时,在课前通过导入对正方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过程,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思维,进而继续学习三角形的面积,能否将三角形转化为之前所学过的正方形、长方形或者平行四边形?教师可以将正方形的纸进行对折并向同学进行提问,正方形的纸如何对折能够成为两个相同的图形,这两个相同的图形是什么?通过学生的亲自动手与回顾思考结合,唤起学生对正方形、长方形以及平行四边形认知后,再通过亲自的折叠或裁剪的方式,能够通过正方形得到两个相同的长方形及两个相同的三角形。另外,通过多媒体微课教学,将长方形在屏幕上进行演示,选择长方形两个斜角边进行动态的拖拽,在动态的演示过程中斜角边逐渐由90°变为越来越小,此时的图形即为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有哪些物体为三角形及平行四边形,引发学生思考并进行踊跃回答,在知识的扩展中对三角形与平行四边进行更好的认识,帮助学生架构的知识框架。
二、巧设提问提高思维能力
        数学的学习为避免枯燥无趣,需要在提问环节进行巧妙的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课本教材中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因材施教,由浅入深,在课堂中注意问题的引导,尽量选择对学生有启发作用的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细胞,转变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1]。
        例如,在学习正负数章节时,教师可以首先在黑板前写出几组数字:7,89,-24,6,213,-88,1让学生进行分组,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对于负数具体表示的含义究竟是什么的问题,可以向学生进行提问:学生都帮助过爸爸妈妈买东西,当自己的手里有30元时,通过正负数是如何进行表示的?当买了一包纸巾后花了5元钱,这5元钱通过正负数如何进行表示?家里的温度计通常以0为基准,0°以上是正数而0°以下是负数,那么0是正数还是负数呢?通过向学生展开的进行提问,由简单向深入的递进,引发学生思考,通过生活实例与教学内容的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好奇心,进行讨论学习,最后由学生发言教师进行补充。使得学生对负数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高阶数学思维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通过课堂的层层递进式的提问,帮助学生深化思维,轻松学习新知识。
三、提高学生课后反思能力
        良好的思维能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课后的反思复习则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反思主要在于对知识的再度思考。通过反思,能够使强化思维能力,总结不足。学生的课后反思可以对每天所学知识以日记的形式进行记录笔记,包括重点知识点、难点以及学习心得,在每周的周日进行总结知识笔记,进行总结学习收获,在复习中获得哪些新的思路与方法,及时与老师进行沟通。学生的反思离不开教师的帮助,教师在课后向提出问题:是否存在三个内角都小于90°的三角形?为什么?进而帮助学生复习一个图形如果是三角形的情况下,那么内角和无论是多少,都需要满足三个内角和为180°的必要条件,如果内角和都小于90°,那么三个内角无法满足加在一起为180°的条件,因而,不存在三个内角均小于90°的三角形,使学生能够在反思中教会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增强课后反思能力[2]。
四、思维过渡提高知识水平
        数学教学不仅要求严谨的逻辑思维,还要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而小学生由于缺少相应的社会与生活经验,在对于数学的学习中,很容易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或者在学习数学时花费时间长效果差的情况。因而要从思维上加强学生对数学概念及基本公式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形成基础的思维定式。对于抽象化的知识点与概念,教师要通过直观具体化的转化,使学生能够顺利理解抽象化的知识概念,在对基础概念有了较深的理解后,再转化为抽象概念,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例如,对于分数的认识这一章节,由于平时在生活中学生很难遇到与分数相关的实际内容,此时,就需要帮助学生将抽象的问题进行具体化的分析与掌握。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动态展示熊大有2罐蜂蜜,熊二有4罐蜂蜜,此时若想要熊大和熊二手中的蜂蜜一样多,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呢?此时熊大和熊二手中的蜂蜜是多少呢?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转化,将手中6支铅笔进行分成相等的两份,此时看一下每一份是多少?学生很容易理解此时每一份是3支,同理,熊大熊二每人手里的蜂蜜也各为3罐。那么将6份分为2份的过程应该如何表示呢?加强对分数初步的认识。
五、营造宽松氛围培养学习兴趣
        数学教学模式要避免呆板首先需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才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此时教师需要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调整,调动课堂气氛,较强交流,积极引导学生开阔思维。例如,在学习小数乘法运算中,可以在课堂中设置情境,一项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需要一份长为2.5米,宽为2米的钢板,此时工程项目中钢板的面积是多少?如何进行计算?引导学生通过自我思考回顾乘法运算方式进行回忆,与同桌进行讨论的形式积极展开讨论,分享各自计算方法。在课堂中,教师不要急于将题目答案提前公布,解题步骤也启发学生自己得到答案,全班学生进行讨论总结,形成宽松的学习氛围,探索结果都是不同思维方式的表达,在列式过程中,学生能够在亲自操作、共同探索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获得展示自我的机会。能够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新形式的培养,让学生的思维在学习中得到升华,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结论:小学的学习课堂教学更要注重实践性、创新性与开放性的教学模式,通过高阶思维的创新培养,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能够从多角度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素养。
参考文献:
[1]何文学.恰当运用多媒体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求知导刊,2021(22):18-19.
[2]龚志云.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江西教育,2021(15):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